1.linux系统的作用和意义到底是什么啊?

2.什么是系统它的作用是什么?

3.超级计算机的研制对国家有哪些重要意义?

4.有谁能介绍一下计算机在现代社会的重要性,只要是和这个有关的都可以

系统对于电脑的重要性,研究电脑系统的意义和价值

操作系统的功能是进行处理机管理、( 存储器 )管理、设备管理及文件管理。

操作系统是一组( 资源管理? )程序。

操作系统的目标:

1、方便性(用户的观点):

? 使计算机系统更容易使用。

2、有效性(系统管理人员的观点):

? 提高资源利用率,提高系统吞吐量。

3、可扩充性(开放的观点):

? 便于增加新的功能和模块

4、开放性 :系统能支持世界标准规范。

CPU、存储器、I/O设备、文件(数据和软件);

管理的内容:

资源的当前状态(数量和使用情况)、

资源的分配、回收和访问操作,

相应的管理策略(包括用户权限)。

在裸机上添加:处理机管理(针对CPU) 、存储管理(针对内存和外存) 、设备管理、文件管理;

把覆盖了软件的机器称为扩充机或虚拟机。

合理组织工作流程:作业管理、进程管理

程序接口是程序员在编写程序时利用操作系统所提供功能的方法,可以在高级语言和汇编语言中使用。

软件的开发依赖于操作系统。开发软件必需在一定的操作系统环境下进行,操作系统所能提供的功能支持在一定程度上决定软件开发的难易程度。

单道批处理系统的处理过程:

利用磁带把若干个作业分类编成作业执行序列,

每批作业由一个专门的监督程序(Monitor)自动依次处理。

可使用汇编语言开发。

在计算机系统中安装一个监控程序Monitor,特点:自动性、顺序性、单道性。

监督程序(monitor),它负责完成用户程序的调入、启动运行、输出运行结果等工作。核心内容是给作业分配运行控制权(即CPU的使用权)。

批处理是指系统对作业的处理都是成批进行的。若内存中始终只保持一道作业,称为单道批处理系统(simple batch system)

多道批处理系统概念

内存中同时存放多道程序,交替执行,共享软硬件资源,提高CPU的利用率。

多道批处理系统的特征:用户脱机使用计算机,成批处理,多道程序处理

多道性:内存存放多个作业、宏观上并行,微观上串行;共享资源

调度性:作业调度(后备队列)、进程调度

无序性:作业先进入内存未必先执行结束

优点:

资源利用率高:CPU和内存及io利用率较高;

系统吞吐量大:单位时间内完成的工作总量大;

缺点:

平均周转时间长:作业的周转时间显著增长;

无交互能力。用户一旦把作业提交给系统,直至作业完成,用户都不能与自己的作业进行交互,修改和调试程序极不方便。

多道批处理系统需要解决的问题:处理机管理、内存管理、I/O管理、文件管理、作业管理、接口问题

时间片,各个程序在CPU上执行的轮换时间

分时是指多个用户分享使用同一台计算机。多个程序分时共享硬件和软件资源。

交互式作业直接进入内存

以分配时间片方式实现

人机交互性好:

共享主机:

用户独立性:

多路性:多用户宏观上同时使用,微观上轮转

独立性:用户感觉到自己独占计算机

及时性:快速处理

交互性:用户与计算机之间可进行“会话”

要求:响应时间短,在一定范围之内;系统可靠性高。

实时系统指系统能及时响应外部事件的请求,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对该事件的处理,并控制所有实时任务协调一致的运行。

实时系统的类型

 (1) 工业(武器)控制系统。  (2) 信息查询系统。  (3) 多媒体系统。  (4) 嵌入式系统。

实时任务类型

按任务执行是否呈现周期性来划分

周期性的和非周期性的

根据对截止时间的要求来划分

硬实时任务和软实时任务

CP/M

MS-DOS

单用户多任务操作系统的含义是,只允许一个用户上机,但允许用户把程序分为若干个任务,使它们并发执行,从而有效地改善了系统的性能。

允许多个用户通过各自的终端,使用同一台机器,共享主机系统中的各种资源,而每个用户程序又可进一步分为几个任务,使它们能并发执行,从而可进一步提高资源利用率和系统吞吐量。

多任务是指用户可以在同一时间内运行多个应用程序,每个应用程序被称作一个任务。

并行:两或多个事件在同一时刻发生。

并发:两或多个事件在同一时间间隔内发生。

进程:系统中能独立运行并作为资源分配的基本单位。

进程的并发:

? 宏观上多个任务同时运行;微观上多个任务在单个处理机上交替运行;

共享:系统中的资源可供内存中多个并发执行的进程共同使用

互斥共享:

一段时间只允许一个进程访问该资源

同时访问:

资源共享性:

宏观上,指多个任务可以同时使用资源;

微观上,指多个任务可以交替互斥地使用系统中的某个资源。

虚拟:多道程序设计使每个用户感觉是独占计算机

通过某种技术把一个物理实体变为若干个逻辑上的对应物(分时或分空间)。

若n是某一物理设备所对应的虚拟的逻辑设备数,则虚拟设备的速度必然是物理设备速度的1/n。

虚拟是操作系统管理系统资源的重要手段,可提高资源利用率。

虚拟处理机 :每个用户(进程)的"虚处理机"

虚拟设备:一台物理设备可以虚拟为多台逻辑设备

空分复用技术---以空间为代价

存储器虚拟

小内存运行大进程。

虚拟内存

多道程序系统中,多个进程并发执行,“时走时停”,

不可预知每个进程的运行推进速度和花费时间

正常系统的判段依据:

无论进程快慢,同样运行环境应该结果相同

--通过进程互斥和同步手段来保证

并发和共享是操作系统的两个最基本的特征,两者之间互为存在条件。

操作系统的·主要功能:处理机管理功能、存储器管理功能、设备管理功能、文件管理功能。

处理机管理要解决处理机分配调度策略、分配实施和资源回收等问题。

多道环境下,处理机的分配及回收都是以进程为单位,因此处理机管理可归结为进程管理 。

进程的控制:创建、撤销、状态转换。一般由进程的控制 原语 (原语:执行的过程不能被打断)完成。

进程同步:协调系统中并发执行的进程

控制它们以互斥方式访问共享资源

协调合作完成同一作业

进程通信:负责完成进程间的信息交换。

类型:直接通信、间接通信

调度:按照一定的算法进行cpu分配

作业调度:从后备队列挑选合适的作业,为其分配必要资源,调入内存建立进程,并进入就绪队列。

进程调度:从就绪队列中选出进程,分配cpu,使之运行。

处理机管理功能:进程控制、进程同步、进程通信、调度。

? 内存分配、内存保护、地址映射、内存扩充

[

?将逻辑地址转换为物理地址

?程序中,逻辑空间-》逻辑地址(相对地址)

?内存中,物理空间-》物理地址(绝对地址)

]

{

?将内、外存结合起来管理。利用虚拟存储技术,从逻辑上扩充内存容量

?系统应有:请求调入功能、置换功能以支持虚存技术

}

设备管理 :

操作系统与用户之间的接口

用户接口:联机用户接口、脱机用户接口、图形用户接口

程序接口:OS提供一组系统调用供用户程序和其它系统程序调用,完成数据传输,文件操作,资源分配等操作。

表现为低级汇编指令和高级语言的库函数

当前比较流行的微内核的操作系统结构,是建立在层次化结构的基础上的,而且还釆用了客户机/服务器模式和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技术

GUI:图形用户界面

操作系统是计算机系统中的一个系统软件,它是这样一些程序模块的集合——它们管理和控制计算机系统中的硬件及软件资源,合理地组织计算机工作流程,以便有效地利用这些资源为用户提供一个功能强大、使用方便和可扩展的工作环境,从而在计算机与其用户之间起到接口的作用。

进程是指,程序的一次执行,包括可执行的程序、程序所需的数据和相关状态信息。进程是资源分配的最小实体,在传统的OS中,进程同时也是系统调度的最小单位。

线程是指,程序的一次相对独立的运行过程;在现代OS中,线程是系统调度的最小单位。

多道批处理系统中,为了充分利用各类资源,系统总是优先选择 计算量和IO量均衡 的多个作业投入运行,为了提高吞吐量,系统总是想方法缩短用户作业的周转时间。

推动批处理系统形成和发展的动力是提高系统资源利用率,推动分时系统形成和发展的动力是方便用户。推动微机系统发展的主要动力是计算机硬件不断更新换代。

操作系统是一种系统软件,它负责为用户和用户程序完成所有的与硬件相关与应用无关的工作。

高级语言的编译不是操作系统关心的主要问题。

在操作系统中采用多道程序设计技术,能有效提高cpu、内存、和IO设备的利用率。为了实现多道程序设计需要更大的内存。

在设计分时系统时,首先要考虑的是交互性和响应时间,设计批处理系统时,首先要考虑的时周转时间和系统吞吐量,设计实时系统时,要考虑的是实时性和可靠性。

分时系统的响应时间主要是根据用户所能接受的等待时间,而实时系统响应时间是由控制对象所能接受的时延确定的。

对于批处理作业,必须提供相应的作业控制信息。

在分时系统中,为方便多个用户能够同时与系统交互,系统必须能及时接受多个用户的输入。

1什么是操作系统?它有什么基本特征?

答:操作系统是为了达到方便用户和提高资源利用率的目的而设计的,控制和管理计算机硬件和软件资源,合理的组织计算机工作流程的软件集合。

它具有并发、共享、虚拟、异步性四个基本特征。

2? 什么是操作系统的异步性(不确定性)?

不确定性指在操作系统控制下多道程序的执行次序和每道程序的执行时间是不确定的。

3.影响计算机系统性能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 影响计算机系统性能的主要因素分为软件和硬件两个方面:

(1)硬件方面主要是指构成计算机系统器件的性能和硬件的体系结构,如存储器的速度和容量、多处理机结构、总线结构等。

(2)软件方面主要是指操作系统,因为操作系统决定了硬件是否能被用户使用、硬件的功能是否能发挥出来、其他软件能否在计算机系统上运行。

4.一个操作系统能否管理任何种类的计算机?

操作系统是与计算机硬件关系最密切的软件,负责管理计算机系统的硬件资源。

不同种类的计算机有不同的体系结构、处理器、指令系统及不同的硬件配置,操作系统能够管理的软硬件资源受到一定的限制。

一种操作系统只能安装到特定种类的计算机上

5.分别阐述操作系统与硬件和软件的关系

1、操作系统是每台计算机必配的系统软件。

2、OS是软件运行的基础,软件需OS进行有效的管理。

3、软件的开发依赖于操作系统。

4、操作系统影响软件的生命周期。

5、应用软件是操作系统上的可用资源,是OS的基础。

? OS的运行需要硬件的支持;OS性能的发挥受硬件影响

OS决定硬件是否能被用户使用,功能能否发挥。

OS与硬件的发展是相互促进的

6实现多道程序系统的最主要硬件支持是什么?

解:中断系统和通道技术。

(1)很多进程的切换是由时钟中断引起的,尤其是分时系统。用户程序进行系统调用时通过软中断来实现,如通道和外设的操作也要向操作系统发送中断。

(2)在多道程序系统中,当CPU要求在主存和外设间传输数据时,通过发出I/0指令命令通道工作,通道独立地在内存和外设问进行数据传输,IO操作完成后,通道以中断方式通知CPU,从而实现了CPU计算与I/0操作的并行。

7、操作系统的什么用户接口,一般用户使用的比较少?为什么?

解:一般用户主要通过交互操作界面控制和管理计算机,使用程序接口较少。程序接口是程序员在编写程序时利用操作系统所提供功能的方法,可以在高级语言和汇编语言中使用。日前大多数软件使用高级语言开发,大多数功能可以通过高级语言的语句实现,不需要直接使用程序接口来完成。只有一些特殊功能才需要在高级语言中使用操作系统的程序接门。因此大多数用户使用的是操作系统的用户接口。

8.处理机为何要区分系统态和用户态,什么情况下实现两者的转换?

答:区分两种状态是为了保护操作系统程序。

发生中断时,会从用户态转入系统态,中断结束时,会从系统态转会用户态。

linux系统的作用和意义到底是什么啊?

一、计算:一切复杂的计算,几乎都可用计算机通过算术运算和逻辑运算来实现;

二、判断:计算机有判别不同情况、选择作不同处理的能力,可用于管理、控制、对抗、决策、推理等领域;

三、存储:存储巨量信息;

四、精确:只要字长足够,计算精度理论上不受限制;

五、快速:一次操作所需时间已小到以纳秒计;

六、通用:计算机是可编程的,不同程序可实现不同的应用;

七、易用:丰富的高性能软件及智能化的人机接口;

八、联网:多个计算机系统能超越地理界限,借助通信网络,共享远程信息与软件资源。

什么是系统它的作用是什么?

Linux是一个领先的操作系统,可以运行在服务器和其他大型平台之上,如大型机和超级计算机。世界上500个最快的超级计算机90%以上运行Linux发行版或变种,最快的前10名超级计算机运行的都是Linux操作系统。 Linux也广泛应用在嵌入式设备上,如手机、平板电脑、路由器、电视和电子游戏机等。在移动设备上广泛使用的Android操作系统就是创建在Linux内核之上。

超级计算机的研制对国家有哪些重要意义?

系统啊?就是能把东西读取出来的工具咯,能把文字以多媒体的方式表现出来的工具~~比如说你的手机吧,你下载了QQ聊天工具,如果你的手机系统不支持安装这个聊天工具,你所看到的就没有QQ图像啊,只有一些英文..... 如果你的手机系统能够读取这个聊天工具,于是安装了就可以看到QQ的图像了,还可以上QQ聊天

有谁能介绍一下计算机在现代社会的重要性,只要是和这个有关的都可以

研制成功的意义:

1、对于维护一些机密有着很重要的意义。

如果你用着国外的计算机,有些机密可能会被他们所利用,你不知道这些计算机里面所安装的一些软件是否有问题,以及他们的硬件是否有问题。

2、对于国内的生产企业的进步与发展进行了一定的提高。

3、超级计算机多用于国家高科技领域和尖端技术研、究,是一个国家科研实力的体现,对国家安全、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是国家科技发展水平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扩展资料:

超级计算机的具体应用:

借助于超级计算机强大且快速的运算能力,在实验室实施的亚临界核试验,与真正核试爆的效果是相同的。

美国运算速度最快的超级计算机都安装在能源部各国家实验室,用来进行核武器设计、试验、改进和安全储存的研究,对核爆进行全物理、全系统、真三维的数值模拟,当然也可以进行核能的数值模拟计算。

今年是我国开始实施国家"十五"计划的第一年。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里面谈到要把发展作为主题,把结构调整作为主线,把改革开放和科技进步作为动力,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为根本出发点。这是一个纲。在新的世纪里,标准化工作如何为这个纲服务,有何设想,应该怎样看待标准化,我认为这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在过去的半个世纪里,我国的标准化工作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基本上建立了标准化体系。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我国的标准化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特别是随着我国IAD人wTO的临近,我国的标准化工作如何与国际接轨便成了一个急待解决的问题。我国的标准化工作在新世纪要获得长足的发展,不但要在实际工作中勇于改革,认真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标准化工作思路和方法,而且要进一步加强标准化理论研究,吸纳各方面的有关研究成果,运用科学的标准化理 论来指导和推进我国标准化工作实践。

对新世纪的标准化工作,我想从三个方面谈一谈我个人的观点。

首先,我谈一谈对标准化的本质的一点看法。

人类社会在不断地发展和进步,为保证这种发展变化稳定而有序,人们在改造自然和改造社会的实践中运用科学的理论和方法,对各种事物和概念以及人的社会行为等制定许多人为的约束,并不断地强制或非强制地加以实施。标准和标准化就是其中的一种约束。这种约束有以下几个特点:首先,它是一种人为的约束。标准是人们根据某种需求制定出来的,是人们根据客观需要通过主观作用所产生的结果,显然这种结果取决于对市场和社会需求的正确的分析和研究。其次,这种约束及其实施有利于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发展是硬道理,标准如果脱离了市场和社会的发展,甚至阻碍了市场和社会的发展,那么这种落后的标准就没有任何存在的价值。第三,这种约束必须能够取得效益,这里所讲的效益包括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在现代社会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等高新技术的应用与发展中,更加突现了标憋的重要作用。产品、工程、服务以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需要通过系列化、通用化、程序化、规范化等标准化的手段来建立简化和统一的秩序,从而取得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这种约束为了共同的、长期或短期的目的,需要经过协商来取得基本一致。总之,标准的本质是人为的约束,这种约束是有利于社会发展并能取得效益的约束,是有关各方共同协调的结果;这种约束具有与其他约束不同的方法,如简化、统一化、组合化、程序化和综合标准化等。

从这种观点出发,标准化工作不一定拘泥于"标难制定和实施的过程",广义的。标准"也不一定都要靠政府主管部门来发布。

第二篇~~~~~~~~~~~~~~~~~~~~~~~~~~~~~~~~~~~~~~~

现代经济中广泛存在着信息非对称的情形,比较典型的例子如:保险市场上保单持有人比保险公司更了解自己的财产和健康状况,旧车市场上车主对所交易的旧车比购车人知道更多的信息。如果借用一句通俗的话来表达,就是“买的不如卖的精”,即市场经济主体的一方总是比另一方拥有更多的信息,这就是所谓的信息非对称。在征税与纳税关系中,征税人与纳税人之间同样存在着十分典型的信息非对称:只有纳税人自己才清楚地知晓个人收入的真实情况,而负责征税的税务人员很难准确掌握这一信息。在理论上有内生信息非对称与外生信息非对称之分,本文不涉及税务部门内部上级与下属之间的内生信息非对称(如税务所长对征管人员工作的实际努力程度如何并不能完全掌握),而仅对涉及征税人与纳税人的外生信息非对称予以探讨。

个人所得税以个人收入为课税对象,但如何识别“收入”是一件颇费脑筋的事。理论上的标准是所谓黑格——西蒙斯(以下简称H——S)准则,即一定时期内的收入是个人消费能力的净增长,换句话说,收入是当期实际消费加上潜在消费(即当期的储蓄)。H——S观点认为,个人收入不仅包括以货币形式取得的,还包括以商品和劳务形式取得的。显而易见,H——S收入概念在实际征管中难以完全付诸实施,因为与货币化收入相比,非货币化收入存在更为严重的信息非对称,但是20世纪80年代的美国税制改革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H——S思想,这主要是由于H——S准则能够较好地实现税收公平和效率。

在我国个人所得税被称为“征税第一难”,目前对它的争议主要集中在它不能较好地发挥调节个人收入分配的功能,出现所谓“管住了工薪阶层,却管不住新生贵族”的尴尬。究其原因,笔者认为征管中的信息非对称是产生尴尬局面的关键性原因。税务部门不掌握纳税人收入的真实信息,而纳税人倾向于将个人收入的真实信息隐蔽化、私有化,以达到规避税收甚或逃税的目的。信息不易获取的根本原因是纳税人对个人收益最大化的追求。因为与税负易于转嫁的流转税不同,所得税是直接税,纳税将直接减少纳税人的个人收益,因此理性的纳税人为尽可能增加收益首先选择合理避税,其次在特定条件下亦不排除有选择逃税的可能。在这里个人收入信息公开的程度是征纳双方博弈的关键,信息非对称的实际程度直接影响纳税人的纳税选择和最终收益。如果信息非对称的实际程度强,纳税人更倾向于选择不纳税,相反则更倾向于选择纳税。同时对风险的预期也是纳税人选择纳税还是逃税时的重要因素(即成本收益权衡)。若预期收益大于风险(成本),偷逃税款的可能性就增加;如果预期逃税的风险(成本)小而收益大,例如被税务部门稽查和检查的概率小、遭受惩罚的程度轻微、边际税率较高等情况,则会诱使原来的风险厌恶者和风险中性者变为风险爱好者,由纳税转而选择逃税。如果征税一方不能有效传递类似稽查、惩罚的信息给纳税人,让纳税人切实感受到法律的威慑和逃税的巨大成本,甚至反而受到负向的激励,比如某大腕偷逃巨额税款还依然频频登台演出,那么纳税人就可能受到强烈的暗示而效仿逃税。

由此看来,征管中的信息非对称问题如果能够得到较好的解决,不仅有助于提高个人所得税的征收效率,而且对缩小当前收入分配差距、实现税负公平意义重大。

二、消除或缓解非对称信息的可能途径

激励与信息非对称问题密切相关。解决信息非对称实质上是一个提供适当激励的问题。税务部门要求获取充分信息,纳税人被要求转移私有信息所有权,实际这是信息交易的一个过程。税务部门是信息的需求者,它作为激励一方,考虑如何确保以较小的成本获取最充分的信息,减弱信息不对称的程度;而纳税人是信息的供给者,它作为被激励一方(或称激励对象),在预期收益大于预期成本的条件下受到激励愿意提供私有信息。

由此需要设计一种激励契约,鼓励纳税人向税务部门提供信息,即纳税人获得激励愿意透露真实的收入信息。而这种制度安排或政策设计,只有满足个人的“激励相容约束”才是可行的。所谓激励相容约束,简言之就是说真话比说假话有好处。要确保纳税人说真话、申报收入时有收益或者说真话多时的收益优于说真话少时的收益。这里的收益既有有形收益也有无形收益,比如未来消费公共物品的间接收益、信誉收益以及作为纳税人的自豪感等。成本也包括有形成本和无形成本两部分,如纳税的直接收入损失、罚款和滞纳金、逃税付出的精神代价以及心理成本等。笔者认为,激励与约束的设计可着眼于以下几方面:

(一)税制公平

①显而易见,这有失横向公平。其次根据纵向公平原则,低收入者应不纳或者少纳税,高收入者应多纳税,量能负担,随着纳税人收入递增而逐渐累进,而实践中存在的所谓个人所得税“只管住工薪阶层却管不住新生贵族”反映的即是与税制设计初衷相反的情形。有悖税收公平原则的税制必然引起纳税人的心理不平衡,进而可能产生对纳税的抵触情绪,因此激励纳税人依法纳税必须确保有一个公平的税制。

(二)惩罚力度

②可见极富威慑力的惩罚对纳税服从的影响十分显著。

(三)检查概率

③以此为依据可以确定我们进行重点检查的对象。

(四)精神与心理因素

纳税人不仅是一个微观经济主体,而且还是一个社会人,受道德、法律以及社会舆论的约束。因此在利益之外,他还有精神需求,重视个人信誉和自我价值的实现。遵守法律规定照章纳税会给个人带来精神愉悦、确立个人信誉等无形的、间接的收益(信誉可能带来收益,如订单的增加或好的工作机会等),而违犯法律铤而走险要付出沉重的精神负担和心理成本,乃至失去融入社会生活的基本权利和机会。

在提供适当的激励与约束之外,还可能采取以下两种方法获得信息:1.发展市场机构。200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之一阿克洛夫(George Akerlof)1970年在其《柠檬市场:质量不确定性和市场机制》一文中指出,经济主体有强烈的激励去消除信息问题对市场效率的不利影响,进而,他认为许多市场机构可被视作是为解决信息不对称而产生的。所以市场机构可在其中消除信息屏障,发挥沟通信息的功能。若这些中介机构和力量得以发展壮大,则对征纳双方沟通信息必有裨益。2.设置信息通道。通过不同的途径,多渠道、多角度获取信息,虽然不能直接从纳税人那里获得信息,但信息传播的渠道和途径不是单一的,在现代社会计算机和通讯手段已成为信息传播的主要载体,完全有可能从纳税人之外寻找突破口获取需要的信息,为此可增设信息通道确保信息通达。

三、结论和政策建议

综上所述,克服征管困难的关键是尽可能减弱信息非对称分布的程度,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具体建议如下:

(一)与激励约束相关的改革和政策建议

1.公平税负,完善个人所得税制度。

⑴ 确定合理的个人所得税率。与国际水平相对照,我国个人所得税的税率不算低,税制改革过程中应尽可能把税率设置在较低的水平上。因为过高的税率强化纳税人的收益动机,容易造成税收收入流失,正如拉弗曲线所表明的,高税率不一定产生高收入;同时对于征税过重引起的效率损失,发展中国家尤需顾及。因此有必要借鉴米尔利斯的倒“U”理论,对中等收入者适用相对较高的税率,对低收入者和高收入者适用相对较低的税率,甚至由于信息非对称的存在,对最高所得的边际税率应当为零。

⑵ 改革分项征收办法。单纯的分项征收人为地形成了不同类别收入之间的不公平税收待遇。今后可考虑分项综合相结合的征收办法,可在年内分项预缴,年度终了汇算清缴。

⑶ 确定合理的扣除标准。按照现行物价水平和一般生活标准,考虑不同纳税人的家庭构成、收入水平和赡养负担情况,规定合理的扣除标准。

2.加大惩罚和检查力度。

严厉惩处逃税者,增大逃税者的预期风险和机会成本,以儆效尤,形成强大的威慑。制定惩罚的实施细则,对逃税者的惩处制度化、规范化,减少人为因素和随意性。其中简便易行而卓有成效的惩罚手段是建立记录并予以公告。加大税务检查概率,尤其要重点检查那些纳税不良记录者。对数额巨大、情节严重的偷逃税案件,按照有关法律规定,移送司法机关立案审查。

3.完善代扣代缴制度。

代扣代缴便于实现从源头上对税款的计征,是个人所得税征收的有效方法。即便是在公民纳税意识较强的美国,雇主代扣代缴仍是个人所得税征收的主要形式。在我国要明确规定扣缴义务人的法律义务和法律责任。若扣缴义务人不履行义务,应给予严厉处罚并追究其法律责任。

4.奖励诚信纳税。

对依法诚信纳税的公民,根据建立的信用记录,确立相应的奖励制度。借鉴税收法制较为健全的国家和地区的做法,将公民纳税与个人利益相联系,比如依法纳税的公民,在养老和医疗等方面享受不同程度的优惠待遇。

(二)规范发展税务代理中介机构

税务代理以中介的立场,依照税法规定,客观公正地计算应税所得,确保纳税人诚实纳税,保护国家利益不受侵害,同时还可在法律许可的范围内帮助纳税人尽可能少纳税款。因此作为独立的社会服务机构,税务代理受到征纳双方的欢迎,能够发挥沟通信息和协调双方关系的作用。今后要规范税务中介机构的业务范围、服务标准和收费标准,真正实现税务中介机构社会化,成为独立的专业化社会服务机构,更好地服务于双方的信息交流。

(三)与设置信息通道相关的具体措施

1.启动现代化征管手段。

多渠道获取信息,利用计算机网络对税源进行监控。在财政、工商、银行、保险、海关、企业和税务等部门之间设立计算机联网,便于信息共享和进行交叉稽核。

2.限制现金结算的范围,严格推行存款实名制。

限制现金结算,对应该采用转账支付结算而不采用的,制定惩罚措施。严格推行存款实名制,居民凭身份证(非居民凭护照)办理存款账户。税务编码和存款账户一一对应,通过银行的计算机网络系统对纳税人的税源情况进行有效监控。

3.建立群众举报奖励制度。

鼓励群众提供信息,举报逃税事实,根据实际贡献给予奖励,并保证为举报者保密,形成协税护税的良好社会环境。

参考文献

(1)张维迎《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2)哈维·罗森《财政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3)钱 晟 《我国税收调节个人收入分配的累退倾向及其对策》《税务研究》2001年第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