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电脑系统存量,苹果电脑系统存量不足
1.做产品一定要懂的JTBD模型
2.存量时代如何突围
3.计算机专业就业面广吗?
4.市值观察丨小米:沦为华为苹果大战的看客 388亿存货压力难解
5.中国手机市场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6.健身两年后,练散打,发现二者几乎不兼容,求建议,怎么改善?
华为已经领先苹果好几年了,不清楚为什么国人还在买苹果。再过两年肯定宇宙第一!立帖为证。
另外本人手持华为mate40pro爱国版[呆无辜][呆无辜]
很多方面落后苹果?提问的人应该是指所谓的国产安卓阵营小米、华为、OPPO这些吧,那我反向问下都有哪些方面超了?充电速度?摄像功能?还是系统?当你拿苹果做比较的时候,你就输了,因为只有做到行业内的顶尖和标杆,才会有那么一众品牌天天拿貌似的某一功能稍好点就当亮点来吹嘘吊打苹果...用户体验决定产品销量,别再用“用苹果就是装X”的话了,苹果贵吗?虽然不可否认苹果也有不足,例如玩 游戏 发烫严重、续航不足、信号差,但依然一览众山小...承认别人的优秀,才能更好的改进自己的不足,而不是在这天天吹嘘已经吊打或超过苹果之类自我安慰的话了!
00W像素的相机,拍视频居然只有4K30帧,而五六年前的iPhone 6splus,1200W像素都可以拍4K60帧的视频。
宣传120HZ的高刷屏,B站看1080p60帧视频都掉帧,4K视频直接图像声音不同步。iPhone 11虽然是60帧屏幕,播放效果贼好。
再提提K30至尊版宣传的双扬声器,一播放声音,那种廉价的音响,一听就是劣质喇叭,而6sp单喇叭效果都比它强。
很多体验不是看参数的,而要看实际体验到底怎么样,安卓发布会更像是噱头发布会,哪怕体验只有30分的功能也能吹成90分秒杀苹果。
这就是为什么这么多年,苹果依旧能站在顶端,它创新确实少了,但是把手机软硬件体验不断深耕优化。安卓现在的顶级旗舰确实体验也不比苹果差多少,但是软硬件体验还是差不少,如果你用过苹果的全家桶,基本上是一进来就回不去了,这就是苹果的魅力,所有设备之间无缝衔接。
虽然这两年iPhone手机在很多方面都被国产安卓手机反超了,但购买iPhone手机的人依然很多。甚至像iPhone 11这样的4G手机,仍然能够拿下去年的单品手机销量冠军。今年的iPhone 12销量也相当不错,远超华为、小米的旗舰手机。那么这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个人认为有以下几点:
1、部分用户对充电等安卓特色功能的要求不高。 虽然现在一些国产安卓手机的充电速度非常快,一些配备120W充电器的手机甚至可以在20分钟内充满电量。但实际上有相当一部分用户对充电速度并不敏感。比如一些公司白领,平时就坐在格子间里上班,随时都可以给手机充电,自然也就不需要快充功能。而这些用户恰巧也是iPhone手机的主力消费者。
2、苹果的拍照并不差。 虽然安卓手机的拍照性能这两年进步十分明显,尤其是一些手机甚至可以拍摄10倍以上的超长焦照片。但是在日常的大多数拍照场景中,苹果的相机是完全够用的,而且部分细节表现更加出色。比如苹果的三颗摄像头都是1200万像素,规格基本相同,所以在广角、超广角、长焦三个焦段间切换的时候,照片的白平衡几乎保持一致。尤其是在拍视频的时候,即使且换焦距也不会导致画面出现抖动或者色彩差异。
最新的iPhone 12系列还可以拍摄HDR视频,这种视频拥有较高的动态范围,即使在光线复杂的环境中也有不错的画面表现。所以iPhone手机非常适合用来拍摄视频,也是目前一些视频创作者、UP主、直播主播的主力手机。
3、苹果的系统粘性强。 虽然苹果的iOS系统存在很多不足,比如没有拼音联系人查找,没有微信双开,没有通话录音,骚扰拦截功能也比较孱弱。但是iOS系统对隐私保护方面做得非常不错,比如所有APP必须通过苹果的审查才能上架AppStore,一旦有APP存在侵犯用户隐私的行为就会被立刻封杀。
最近苹果还出台了一项新规定:要求APP允许用户拒绝广告追踪,虽然这不意味着APP完全没有广告了,但也能够有效降低APP广告对用户的骚扰。这一点在安卓手机上是很难实现的。
4、高端价位能打赢苹果的安卓品牌太少。 现在卖到6000元价位的国产手机有一些,但能够在高端价位战胜苹果的几乎没有。原本华为有这个希望,但由于外界压力,华为手机的产能受到了极大的限制。虽然小米、OPPO、一加也在冲击高端价位,但都没有达到华为的高度,距离苹果就更远了。
而对于一些不差钱的用户来说,像苹果这样的大牌还是更具吸引力一些。国产手机的品牌力和影响力都不及苹果,就算部分功能做的比苹果更好,也很难吸引这些高端用户。
5、苹果手机的性能仍然是最强。 虽然国产手机总是吹嘘性能有多强,但论处理器性能,最强的仍然是苹果手机。无论是麒麟还是高通处理器,性能都要比苹果A处理器弱不少。所以一款苹果手机用五年都不会觉得卡,8000块钱的iPhone用5年还是非常划算的。
总而言之,虽然国产安卓手机在各个方面都做的很不错了,但在系统、性能等方面距离苹果手机还是有不小的差距,所以现在愿意购买苹果手机的人仍然非常多。
感谢阅读
作为一个手机维修从业十几年的老司机,我个人理解,任何产品的比较都要基于最终用户的反馈,目前手机两大阵营,安卓和ios阵营(鸿蒙还没有大规模应用,暂且不算),各有各得优势,各有各的缺点,具体的网上各种文章分析的很透彻了,而作为手机维修人员来说,我个人觉得,手机的可维修性以及维修成本也是需要纳入其中的,苹果主板损坏好修,成本相对并不高这是事实,而安卓阵营型号众多,图纸物料不全也是事实,很简单的一个情况,主板摔的板层断线,苹果可以选择搬板保资料,安卓如果搬板,就等于要浪费一个全好的主板,这只是一个方面,具体的只有从业者才能体会得到,也没办法和您一一细说,综合一起看,性能苹果不差,cpu还是第一,信号也不会太差,拍照真实度方面也是毋庸置疑,充电的话对于正常工作来说也是够用的,而安卓的某些特性,满足的是部分有这方面需求的客户,并不能形成一种标准化,其实就我这个快步入中年的使用人群来说,手机稳定,省心,不需要太繁琐的操作就能完成我的需求,这就够了。
我一直很奇怪,为什么所有的国产手机都喜欢和苹果比,不应该和华为比吗?看看苹果手机4年前的老机器都还在卖,其他的呢?你们的老型号是否还在生存状态?[看]
用苹果机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1,省钱啊!我现在是6p用了很多年了,不卡,很神奇,很省钱的
2,安全,不中毒,只为图个安心
3,我愿意
我们国内手机市场的实际情况是:多年以来,“其他手机”仅限于“华Ov米”,苹果手机已在很多方面共同以及单独落后于这 4 个品牌,但又跟 4 个品牌一样也是“仍有很多人购买”,虽然一直排在末尾。
苹果手机在我们国内市场上从早些年开始就已经几乎是唯一一个与我国品牌对战的外国品牌 。后来, 形成了“一对四”的格局 ,即变成主要与华为、OPPO、vivo、小米四大品牌对战, 迄今为止的结果是五大品牌都被我国的很多人购买 ,只是,苹果手机因为定位于高端,买的人一直没有四大品牌多,总是排在老末,这跟我们国人收入少的占比最大很有关系;苹果手机在华为手机受到苹果所在国打压的影响之后、在我国很多人购买时没有考虑美国打压华为和其他国内实体的因素之下,销量才升至第四,当然,在这个特定、特殊的时期里,实际上是高端手机总销量第一,总利润也是第一, 2 个第一都在实际上是遥遥领先。看上去,好像可以说苹果手机比三星手机“幸运”太多了,作为手机用户的我国很多人给予了“区别对待”,其实,三星手机没有在我国手机用户那里享受到跟苹果手机同样的“待遇”并不冤。
苹果手机的确不少的方面或者叫点已经落后于我们国家四大品牌手机 。不止题主在题注中列举的,而且, 自己跟自己以及跟四大品牌国产手机比在创新上早已乏力 ,却的确在我们国内市场上仍有很多人购买,关键在于是作为高端机仍有很多人购买,在华为高端机被买成第一多时是第二多,现在已经升至第一多,购买的国人包括不差钱的以及差钱的,跟在全球市场上的情况类似;还可以说包括爱中国同时唯更高 科技 水平的产品是买的人以及至今仍然“盲目崇拜”苹果手机的人,而唯更高 科技 水平产品是买的国人承认自己国家的 科技 产品尚不如人并不难,“盲目崇拜”的国人却恰好买了一个整体 科技 水平更高的手机品牌。显然,在我们国内市场上,苹果正是在相比四大品牌之下,部分技术落后了以及整体创新乏力了,四大品牌国产手机的购买者和总销量才都后来居上;再后来,其中的华为手机销量剧降则是由于遇到了国外已来的非技术因素,偏偏国内的技术因素还未来,但存量用户却仍有很多,包括高端机的用户。自然, 苹果的落后和乏力是发生在高端机上,在我们国内市场上主要是跟华为高端机的技术进步、创新发力相比。
感谢您的阅读。
为什么iPhone很多方面已落后于其他手机却仍有很多人购买?Android手机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在很多方面确实做得越来越好,甚至超过了iPhone,比如说充电,但是如果您要说拍照,iPhone没有任何优势,这个还是值得商榷的。
近几年有一种现象就是,iPhone上市,网上吐槽的非常厉害,但是销量总是能打脸,比如说iPhone11当时不支持5G网络,在一众5GAndroid手机面前,很多人觉得iPhone已经完全不行了,根本不能和Android PK,但是看看销量排行榜,iPhone11作为一款4G手机,已经连续占据销量排行榜第一,这个现象就能说明很多问题。
虽然很多人可能不承认,但是对iPhone还是有一颗追逐的心,可能嘴里说坚决不买,但是只要价格合适,首先选择的还是iPhone。
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除了品牌价值以外,iPhone在IOS,品控和其他方面还是有不小优势,比如说在拍照/摄影方面,必须要承认iPhone确实有独到的地方。
小结Android做的越来越好,但是就目前来看,iPhone还是有很多地方,需要Android学习的了。
做产品一定要懂的JTBD模型
据媒体报道,台积电的苹果A15芯片订单量超一亿。
这则消息一出,苹果13再次登上了风口浪尖。作为手机行业无法比拟的巨头,苹果无疑备受欢迎。尽管手机系统主要分为安卓和IOS,但是独家使用的IOS凭借一己之力与整个安卓系统抗争,而且在竞争当中处于势均力敌的局面,放在其他手机厂商的身上根本不敢想象。
自从苹果手机诞生以来,几乎每次发布新款手机都会受到国内消费者的追捧。如果说曾经追捧苹果手机是为了面子,那么如今则是为了它的性能。不可否认,即使使用多年的苹果手机依然流畅无比。而这点优势,是目前国内友商无法与之相比的。
第一点:电池容量
可以说这点是苹果手机最大的弊端,相比国内产品动辄几千毫安的大容量电池,苹果手机电池着实不够看。而且现在的用户使用手机频率越来越高,手机电量成为了重中之重。
不过遗憾的是,目前得知苹果13的电池容量只有 3095毫安,甚至不如国产千元机。对于苹果手机电池挤牙膏式的升级,实在让人不爽。
第二点:快充
如果不能匹配大容量电池,那么支持高频率的快充技术也可以让人接受。自苹果12支持20W快充之后,让不少消费者看到了苹果手机想要发展快充的决心。只不过事实差强人意,据爆料苹果13或许支持25W快充。其实这一点对于用户作用不大,体验感并没有得到改善。
其他方面,例如外形。按照苹果一贯的作风,外形方面变化不大,除了刘海屏稍微有所改变。另外,A15芯片的性能也有所提升。不过对于当下产能过剩的情况,性能方面并不是太有吸引力。
另外,根据目前的经济情况以及准备的存量,由此可以分析得出这次苹果13的手机或创新低。为了提供销量,苹果手机也开始登上了性价比的大船。不管如何,这对于消费者来说是个好消息,毕竟多了一个选择。
与此同时华为P50即将上市,不知道最终谁是你的选择呢?不妨让最终销量证明,看看谁是最强王者。
存量时代如何突围
JTBD这个模型是在我刚入职做产品的时候,我师父教给我的,也是他一直很重视的一个用户需求洞察分析模型。
那什么是JTBD模型呢?
JTBD全称是“Jobs?to?be?done”,这个概念由哈佛大学教授Clay?Christensen?在2003年左右逐渐提出形成的,是指待完成的任务,而对于我们做用户需求分析时最本质的思考,就是迫使我们去关注结果,也就是用户要用这款产品去完成什么任务,而不是具体的功能,亦或是细枝末节的体验。
套用Theodore?Levitt的名言:“人们并不是想买一个1/4英寸的钻头,他们想要的是一个1/4英寸的洞。”
01
在这里需要我们首先了解的是,用户的内在核心驱动力是什么。
我们静下心来回忆一下,驱动我们去做改变也好,还是去购买一款产品也好,往往都是内心有所期望或者焦虑现在,从而最终通过达成所愿来满足成就感。
这就比如说,夏天到了,妹子们都开始办健身卡去健身房减肥了,正所谓“三月不减肥,四月徒伤悲”,妹子们办健身卡往往是希望自己再瘦一点,这样就能再漂亮一点,然后就能穿上美美的裙子,拍出美美的照片。
就像国际知名彩妆品牌露华浓(REVLON)的创始人Charles?Revson说过一句话完美的阐释了JTBD(Jobs?to?be?done)的理念:
我们在工厂里造的是化妆品;我们在化妆品店里卖的是希望。
再比如说,像我这样毕业已经好些年的社畜,还会被网课的传播所诱惑,就像“领导力你应该学一下”、“三分钟学会演讲”……然后就经常冲动消费剁手下单,还有像现在这样拼命的码字,还不是因为中年危机,真让人焦虑&头秃?@#¥&#……
好,收!
当我们回想起我们常常会因为内心的期望或焦虑做出改变行动时,通常就会购买产品来达到这样的目的。所以说,我们产品人在开发产品时,需要思考的就是用户想要通过这些产品来达到什么样的目的,完成什么样的任务。
而下一步才是去思考通过什么的方式,能够帮助他来完成任务,以达成目的。在这个过程中,才会涉及到这个产品里应该具有什么样的功能,也就是解决问题的方式。
那么伴随着解决方式,一定就会存在解决的效率和过程中的体验,而这里是我们通常能够做出爽点或者痒点的地方。?
用福特那句流传了一百多年的话来举例,“如果我当年去问顾客他们想要什么,他们肯定会告诉我‘一匹更快的马’。”?那么如果福特照着用户想要“更快的马”去入手解决问题的话,那大概就变成了一个牧马人的故事。
所以说,福特正是洞察到用户需求的背后,其实不是说想要一匹更快的马,而是为了能够更快的从A地到B地。
02
所以说,如果用户购买一款产品是为了完成一项任务,那我们就需要对这个“任务”二字进行深入理解。
需要我们了解清楚,用户是为了完成什么样的任务?达到什么样的目的?
这里可以结合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来看。
当用户在选择产品满足自己的需求时,通常会涉及到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自我需求中的一种或者几种。而这里面要满足的需求和其实和要完成的任务在一定程度上相差不多。
所以通常会把要完成的任务分为功能性任务和情感性任务,而情感性任务又可以分为内在的满足个人情感和外在的社交情感:
功能性任务:想要完成特定的工作或功能性的目标。 个人情感性工作:如何感受或想要满足自己什么样的感受。 社交情感性工作:想要给他人什么样的感受。而值得注意的是,在同一款产品上,并不是只能完成一种类型的任务,而是可以有一个或者甚至全部。
在之前的文章中,我有提到特斯拉到底是好产品还是坏产品?而就像文章中提到的,好和坏并不是用一个标准概念去评价一款产品,因为对于不同的用户类型,甚至是在不同的情境下,都没办法用“好”或者是“坏”来一概而论。
但可以举一个场景的例子:假设A是很喜欢马斯克人设和特斯拉产品的死忠粉,那么当他开开心心地开着Model?S?出门的时候,在十字路口等红灯变绿灯的瞬间,他一脚深踩下加速踏板,车嗖的一下就冲了出去,脑补着临道的驾驶员崇拜地看着自己。
在这个场景里,开车出门可能是为了解决从A地到达B地的功能性目的,而一脚加速踏板深深地踩下去时,既满足了自己“爽”的体验,又满足了让别人崇拜的社交情感(这里又会涉及到跨越鸿沟中的新技术阶段模型,即不同阶段的用户持有不同的态度,之后专项介绍)。
而这正如《用户思维+》的作者Kathy?Sierra所持的观点:用户并不关心产品本身有多棒,而是关心使用产品时自己有多棒。
所以说,好的产品让用户实现自我成就。就像开特斯拉的人最根本的情感欲望,并不是说为了告诉大家特斯拉有多棒,而是通过大家口口相传“特斯拉很厉害”时,满足自己内心的小骄傲。而这种骄傲,无非就是:“自己这么优秀,在开着大家都觉得很优秀的特斯拉”。
这么来说,特斯拉是不是一款好的产品?至少可以说在这个场景下,它是一款好产品的,满足了用户觉得当自己拥有一台特斯拉时,自己有很棒。
03
Kathy?Sierra还有这样一句话:“请升级你的客户,而不是你的产品。不要打造更好的照相机,请打造更好的摄影师。”
所以说,当我们通过一款产品去帮助用户完成一项任务时,是希望他能通过这个任务去解决自己当下的焦虑,或者实现自己所期待的,从而实现自我成就。
这也是为什么,像苹果、耐克等品牌的广告,不会说自己的产品有多好,而是给你描绘一个场景,当你使用他们的产品时,会成为什么样子。
而说到这里,你是不是想起了可口可乐的广告,咕咚咕咚开瓶畅饮后的你,甩了甩大汗淋漓的头发,不由得“哈~”一声,就连听上去都很爽。
那我们就需要去反思自己所打造的产品,能否帮助用户满足心中的自我成就,还是只是满足了一个功能需求。
“人们并不想因为擅长使用某个产品而变得了不起,他们想要那种因为使用了某个产品而带来的成就感。”
现在再回过头来看,为什么早年在通用推出EV1电动车的时候不能够像特斯拉一样去成功颠覆?苹果手机是在苹果3和4之后才开始风靡的,最早的iPhone用的也是塞班系统,为什么同时期的HTC并没有成为颠覆诺基亚这样的传统手机品牌的产品?并且早期的安卓系统总是被大家吐槽不如苹果的iOS系统好用?
不过这两个案例是从不同维度来支持论点的。
比如说,就算是当时1996年John?McCormick曾高度赞扬过其试驾的EV1,“轻踩踏板时,EV1缓慢移动,只能听到一点闷响的声音从引擎盖下传来,猛踩踏板时,EV1会瞬速反应,此刻你会完全相信通用公司声称百米加速不超过9秒,而且即使将车开到极速,风噪基本也感受不到,这都可以给驾驶者提供了一个相对快速、舒适的驾驶体验”。
但它依然是因为无法满足作为一辆车的功能性需求,或者接近燃油车的最基本的代步需求,就像Top?Gear当年对它非常差的评价那样,甚至充满了嘲讽。
而苹果刚好是在满足了基本的电话作为通讯工具的基础之上,通过极致的体验、简约的设计,以及更科技的功能,来让用户满足自己在使用这样产品时的成就感,很好的彰显了自己的品味、经济实力,以及科技爱好者等标签形象,从而取代了诺基亚的传统手机霸主地位。这也是为什么曾经有那么多狂热爱好者愿意割肾买苹果的原因,自己营造出的虚拟的形象,满足了自己的虚荣心和成就感,浸浴在别人崇拜的目光里。
04
但值得我们注意的是,既然我们已经意识到,用户使用一款产品是为了完成一项任务,那么我们就要知道完成任务的方式并不只有一种。而用户并不在意你提供的解决方式是什么,他们只在意自己能不能借此完成任务,能不能借此完成更多的任务,以更快的速度、更好的质量和更省的成本完成任务。
那么这里,就是我们能够提供给用户更好的产品的创新机会。
但是,当我们试图创造这样的产品来赢得有这些需求的用户的同时,需要注意的是此时在用户心中,你的产品价值并不仅仅是单纯的能够帮助他实现怎样的任务,仍然需要考虑用户的转换成本。
这里有个产品价值的公式:
产品价值=(新体验-旧体验)-?转换成本
如何来理解这个公式?
举个例子说,为什么很多人都这么不认可现阶段的车机,更宁愿在车上按个手机支架,或者执意需要CarPlay?
主要的原因还是在当时的车机体验并不好,比如说卡顿、反应慢、黑屏、界面交互不够人性化等等,而相比于之前用的手机,不见得体验增值,反而更让人头大。另外这个“转换成本”也不仅仅局限在“价格”上,用户同样关注对于新事物的上手是不是很容易,是不是需要很高的学习成本;操作起来是不是很便捷,使用成本是不是很高等等。
所以说,在这种情况下,用户根本找不到不用手机,或者不用CarPlay,反而去采用车机大屏的理由。
而这也是为什么特斯拉、蔚来、小鹏等产品的UI/UX设计,都在一定程度上采用了苹果手机的UI/UX,因为用户早已习惯了苹果的设计风格和操作逻辑,这样一来用户在体验中的转换成本就很低,不需要刻意学习就能很快上手。
写在最后
在汽车行业里,之前还处于增量市场,很多产品开发都由研发导向,开发出来什么样的产品,就总是会有人买单,毕竟求大于供。
然而当市场转向存量竞争时,用户的可选择性就很多了,如何能够进入到消费者的心智里,并且能够吸引到他去购买,就更需要我们以更专业的方式站在消费者的角度去思考,什么样的产品,才能够满足他们的需求,帮助他们更好的完成任务。
JTBD一直是我非常推荐的用户需求洞察分析模型,在一定程度上类同于“第一性原理”。帮助我们产品人从根本上思考问题,而不是一味的对标分析,再去开发自己地产品。
同时,也能在一定程度上说明特斯拉所实现颠覆性创新,不就是从思考如何能够通过更高效、更好的体验等方面入手,让那些早期尝鲜者愿意去购买?甚至还有很多车主在体验过特斯拉之后,都不愿意再开回油车了。
图|网络及相关截图
作者简介:史晓帆,从事多年产品企划工作,目前就职于某合资车企产品管理部门。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计算机专业就业面广吗?
突围——趋势篇
前几天润总在《刘润.突围线下课.趋势篇》课程从趋势,周期,红利,机遇四股风来临时,趋势-技术驱动:永不回头,一直往前走 周期-经济驱动:周而复始(百年企业) 红利-结构驱动:短暂的供需失衡,但最终会回到平衡状态,快速抓住进行短期累积 机遇-商业驱动:直属于你的东西对应技术,经济,结构,商业,技术为一切行业之本,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兴起一部份正态公司变成了幂律公司,剩下的正态公司,挂在幂律公司的树上。
所以我们只有从向互联网公司学习到与互联网公司合作。
但是现实情况不容乐观,因为我们也从过去的增量时代到达存量时代从1949年以来,中国经济从一穷二白走向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尤其是中国在过去的40年经济,中国打开国门,增加出口,引进外资,开放沿海城市,中国GDP总量从1979年的123亿美元到2018年的13.6万亿美元,一路高歌猛进,40年增长了近千倍,国内生产总产值约90亿RMB。
但是近10年以来,中国经济增长缓慢,随着中美贸易战打响,宏观局势成为朋友圈的热点。就连我这种小规模企业,也切身体会到这种经济下滑带来的压力。
那我们应该怎么办?大课现场给出8个锦囊,和建议让我们如何小心的过冬
1 现金为王(现金流,现金流,现金流)
第一个建议是现金为王,现金安全远远大于利润。一些付款难,高利润的项目要少做,否则看上去利润很高,但是最后这些是你不该赚的钱,最终也赚不到。
2 关注短期(把事业,建立在生意的基础上)
关注短期,最近比较火的是来自于亚马逊贝索斯的「长期主义」,让一家亏损20年的企业亚马逊曾经一度成为市值第一,让一个帮助他的股东亏了21年的人变成全球最富的人,因此,我们一般都在说要关注长期。
那,为什么又要关注短期呢,要把事业建立在生意的基础上。首先要让自己活下去。去年年会就连万科都这么说,因此活下去是才有长期。
3 价廉物美(做中国的无印良品,优衣库)
价廉物美,80年代日本遇到经济危机之后,意识到消费者需要价廉物美的商品,因此过规模效应的方法提高效率,生产比当时的市场上更便宜东西,并且品质高的东西,比如无印良品,优衣库。
目前我们也面临经济危机,和一次消费升级的机会,因此我们也要生产出价低并且质量高的产品,做中国的无印良品。比如今天的小米,网易严选。
4 切断长尾(砍掉牵涉精力,收入不佳的产品和业务)
切断长尾,就是砍掉一些非核心业务,没有竞争优势,收入不佳的产品。这样才能把精力花聚焦在核心业务上。
比如,在1997年的乔布斯回到苹果前经营并不好,原因是产品线太多导致失去重心,因此当时乔布斯说了一句非常著名的话,他说我只做一张桌子放的下产品。乔布斯当年的大刀阔斧,才有今日的苹果。
5留住客户(客户价值>现金流>收入>利润)
留住客户,再具体点是留住核心客户。第一点说到现金流大于利润,但现金现金流是来自于核心的客户。但一方面核心客户周围可能团结了更多的难以想象的如狼似虎的竞争对手,想尽一切办法去抢走你的核心客户。二方面经济下滑,核心客户也在控制支出,客户变得越来越少越少。
因此在这种情况下,要经常上门拜访,要利用自己的优势去留住核心客户。
6 深挖壁垒(做自己高利润产品,不受替代品影响)
深挖壁垒保护自己的高利润产品,不受代替品的影响。股神巴菲特说:想要获得超额利润,必须为自己的公司挖护城河。护城河有以下四种:
1)无形资产;2)转换成本;3)成本优势;4)网络效应。
第一点无形资产,比如申请专利,华为拥有世界上大部分5G专利技术,形成了技术壁垒。
第二点转换成本,比如企业ERP管理系统,或苹果的IOS系统,一旦选用后,使用习惯,软件购买,数据等转换成本很高。
第三点成本优势,举例小米,当年出了一款69元的充电宝,是市场价的1/2, 形成对整个市场的绝对性垄断。
第四点网络效应,举例微信,越多人用,越离不开,形成强大的网络效应。
7 谨慎投资<大收益低概率的投资,成功概率进一步降低>
谨慎投资,我们经常听到投资公司说十个项目,只要投中一个项目就赚到了。那些过去大收益低概率的投资,成功概率进一步降低。在经济周期下行的时候一定要谨慎投资。
8 勇于创新只有《创新,才能跨越周期》
马斯克说:“护城河理论很古旧,创新才是保持竞争力的关键”,因此,马斯克把所有特斯拉的技术,隧道技术,甚至火箭技术全部公开,然后自己不断再去创新。
比如美图秀秀,就利用科技的颠覆式创新,把不想去健身房的女孩,拍一张照片就瘦了,这些都是真正科技的成果,创新的力量。
熊彼特说:没有创新的创业,就是“套利”。只有创新,才配叫企业家。
创新,就是将原始生产要素重新排列组合为新的生产方式,以求提高效率、降低成本的一个经济过程。
举例一家印度公司,用流水化的方式做眼科手术,成本是其他国家做眼科手术的千分是1‰,而且感染力还比其它医院更低。这就是一个重新组合生产要素,实现提高效率,降低成本的案例。
只有创新,才能跨越经济周期。 ? 总结 中国从此,可能告别了过去GDP高歌猛进的增量经济时代,像美国、欧洲和日本等国家一样进入了存量时代。这个时候,抬头看路,比低头拉车更为关键。。 ? 并请牢记RAY DALIO 三个建议:
1:不要让债务的增长速度超过收入
2:不要让收入的增长速度超过生产率(因为这样你会没有竞争力所有收入应该等于所有产出,如果收入高于产出意味着增加的收入就全是因为别人借债消费。更多的收入推动更多的支出和负债,债务负担和杠杆就会增加,最终不可持续而崩溃。「不要让收入增长长期不合理的超过生产率」,否则最终回到第一条「无法还债而被债务负担压死」
3:尽一切努力提高生产率
伟大的企业,都是冬天的孩子,
极致是99份,顶尖高手是90分,优秀大概是80分,但是大部份人,误以为10分就是满分。
2020潜行,把眼睛从天上,放到对面,凝视消费者,静下心来,提高能力,提高效率,走出冬天,迎来盛夏。
AMAZON印刷农民老杨
市值观察丨小米:沦为华为苹果大战的看客 388亿存货压力难解
是的,计算机专业的就业面是很广的,只要与电子有关有用到电脑都有计算机的人才需求。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就业方向网络工程方向就业方向广阔,学生毕业后可以到国内外大型电信服务商、大型通信设备制造企业进行技术开发工作,也可以到其他企事业单位从事网络工程领域的设计、维护、教育培训等工作。
软件工程方向 ,学生毕业后可以到国内外众多软件企业、国家机关以及各个大、中型企、事业单位的信息技术部门、教育部门等单位从事软件工程领域的技术开发、教学、科研及管理等工作。也可以继续攻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类专业研究生和软件工程硕士。
通信方向 学生毕业后可到信息产业、财政、金融、邮电、交通、国防、大专院校和科研机构从事通信技术和电子技术的科研、教学和工程技术工作。
网络与信息安全方向,宽口径专业,主干学科为信息安全和网络工程。
学生毕业后可为政府、国防、军队、电信、电力、金融、铁路等部门的计算机网络系统和信息安全领域进行管理和服务的高级专业工程技术人才。并可继续攻读信息安全、通信、信息处理、计算机软件和其他相关学科的硕士学位。
而所谓的高薪也是从编程开始的,所以想赚大钱的就业面并不宽,有用的东西在大学、社会。 学得好,就业初期也有不如意,因为你没经验,不过没关系,熬个一两年,有些经验时,你会很抢手。
拓展内容:基本上所有大型公司和企业都会有计算机人才,如果这些单位不缺乏的话你就必须非常优秀。
计算机只要能学出来是有很大的空间的。
谷歌微软苹果甲骨文这些世界级的大公司做的事情当然不单单是做软件了。
中国手机市场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凤凰网 财经 《市值观察》栏目出品 NO.5
作者:醉漓 季雅欣
曾几何时,国产手机的标签就是山寨功能机,唯一的亮点可能就是高亢的铃声和超长的待机。
年轻人以使用苹果、三星、诺基亚和摩托罗拉作为炫耀的资本,而对国产手机羞于拿出手。
直到一家公司的诞生彻底打破了这样的局面,它就是小米。
国产智能手机崛起
说小米是中国智能手机的开拓者和领路人并不为过,即便后来崛起的华为、OPPO、vivo,在后期发展过程中多少带着它的影子,格外追求用户体验和硬件配置。
小米掀起了一股智能手机热潮,很多局外人也受其感染进军智能手机市场。比如我们熟知的一位喜欢说段子的英语老师,研发了锤子手机;还有一位喜欢为梦想窒息的互联网大佬,研发了乐视手机,而且还模仿小米开发了一个大生态;还有做空调、做杀毒软件也都曾窥探这一市场。
在IDC发布的Q3全球智能手机季度数据显示,今年第三季度全球出货量排名前五的厂商分别为:三星(8040万部)、华为(5190万部)、小米(4650万部)、苹果(4160万部)、vivo(3150万部),小米、华为、vivo三家中国厂商合计占据近40%市场份额。
《市值观察》还注意到,华为、小米、OPPO、vivo经过多年的努力,不仅能够挤压小众品牌的市场份额,而且还能够不断蚕食苹果和三星“地盘”。短短八年,在小米的带领下中国智能手机厂商已经能够与三星和苹果分庭抗礼。
小米的“铁人三项”初见雏形
雷军在小米成立之初提出了著名软件+硬件+互联网服务的“铁人三项”商业模式。即做具有顶级配置、极致性能的智能手机,搭载高度定制、体验绝佳的系统和应用软件,按成本定价,然后以最高效的电商渠道取代所有中间环节,将产品直接送到用户手中,最后持续提供互联网服务,以实现商业变现。
2017年,雷军根据小米的发展又提出全新的“铁人三项”,即由硬件+新零售+互联网,新零售替换少了此前的软件。其中硬件业务是小米自身三大硬件体系:手机、电视、路由器和外部的生态链智能硬件;互联网业务包括MIUI、互娱、云服务、金融、影业;而全新出现的新零售版块则包含小米商城、全网电商、小米之家、米家有品四项。
从收入来看小米的“铁人三项”已经基本成型,尤其是新零售和互联网业务近些年发展势头非常迅猛,虽然营业收入规模与智能手机有所差距,但是凭借高毛利率已经成为小米主要的支柱业务。
据wind数据显示, 今年上半年小米的智能手机、IoT 及生活消费品和互联网服务的营业收入分别为619.52亿元、282.37亿元和118.08亿元,毛利润分别为 47.43亿元、34.79亿元和69.32亿元。
在“铁人三项”的催化下,小米构筑了自己独有的三条护城河。
首先,智能手机。智能手机是小米生态开启的第一步,在其经营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小米智能手机贯穿整个低、中、高端手机市场,凭借超高性价比俘获了众多用户,而且粉丝忠诚度较高并形成了独特群体,也就是大家熟知的“米粉”。
其次,IoT 及生活消费品。截至 2020 年第二季度,小米已投资300 多家物联网设备初创企业,涉及白电、黑电、小家电、日用品等两千多种产品 SKU,覆盖用户多元化的生活场景,精准触达客户。IoT 在帮助小米不断扩大用户群体时,与手机一同发挥乘数效应,进一步巩固小米商业模式的护城河。
另外, 探索 产业投资。在过去投资生态链企业的打法让小米的商业版图不断扩大。截至到2020年上半年,小米投资的生态链企业已经超过300家,这些公司总账面价值达到了人民币368亿元。
近期,小米生态链又迎来了一家新的上市公司,继华米 科技 、云米 科技 、石头 科技 之后,九号公司成功登陆资本市场。
小米集团不仅是九号公司的股东,还是九号公司重要的合作伙伴。小米集团董事长雷军发文称:“九号公司的成功上市,是对小米生态模式的又一次印证。未来,小米将继续以开放共赢的生态模式,帮助更多的优秀企业,共同推动整个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
进军高端市场失利 388亿元存货待解
在经历多年的发展,小米在取得不俗的成绩同时,也积攒了一些不得不面对的问题。目前最大的两个问题,一个是智能手机进入存量时代,小米在多重压力下有些力不从心。另一个是近些年积攒下来高达388亿元的存货。
全球智能手机市场进入存量期已经成为共识,各大手机厂商已经进入“贴身肉搏”状态,小米的营业收入放缓因此也就顺理成章。2017-2020年6月末,小米营业收入分别为1146.25亿元、1749.15亿元、2058.39亿元和1032.40亿元,同比增速67.50%、52.60%、17.68%和7.87%。
不过令人感到担忧的是小米出现结构性增长失衡,智能手机业务增速下滑,国内业务增速下滑。
小米智能手机2017-2020年6月末,营业收入分别为805.亿元、1138亿元、1220.95亿元和619.52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65.21%、41.26%、7.29%和4.95%,即便是没有疫情影响的2019年,智能手机增速也已经下滑至个位数。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上半年小米在国内营业收入出现负增长4.7%,但是在国外却有26.43%增长,因此将国内市场的负增长不能简单归结于疫情影响。
而据IDC预测2020年,全球5G手机出货量约2.4亿台,而中国市场的贡献将超过1.6亿台,占比约67.7%,在未来5年内,中国也将持续占据全球约一半的市场份额,国内市场是小米无论如何也不能失守的市场。
小米营收放缓一项重要因素是小米手机在高端市场表现乏力,而低端市场却出现萎缩。
据IDC最新数据显示,中国市场低端手机的市场份额正在缩小,中、高端机的市场份额正在逐步放大,而中、高端市场却是小米较为薄弱的地方。过去小米手机一直以来主推性价比高,但是也并非没有想往高端市场挺进的野心,只不过尝试下推出多款机型表现不如人意。
据IDC公布的上半年关于中国手机市场600美元(约合人民币4000元)以上的高端手机销量的报告。今年上半年国内600美元以上的手机总销量为2350万台,其中华为以44.1%的份额排名第一,苹果以44%的份额排名第二,小米仅以4%的份额排名第三,OPPO以2.6%的份额排名第四,三星以2.5%的份额排名第五,其它品牌的份额为2.9%。
另外,在IDC公布的第三季度中国5G手机市场份额,华为、OPPO、vivo、小米、Realme排%名前五。其中华为份额达56.6%超过半边天,小米排在第四位份额仅9.2%。
小米面临着另一个严峻问题是存货压力。据wind数据显示,小米近些年存货大幅攀升,2017年-2020年6月末分别为163.42亿元、294.8亿元、325.85亿元和388.56亿元。
从结构上来看,小米目前近400亿存货中包括133.6亿元原材料、193.54亿元制成品、39.11亿元在制品、备品备件19.73亿元和其他14.34亿元,另外扣除11.77亿元的减值准备。
小米集团发布一季报时,小米集团总裁王翔针对存货出现跌价预期表示“绝大部分存货问题源于2、3月份受疫情影响,生产情况远低于预期,原材料运输也有一定延缓,所以公司产生一些原材料存货。现在随着产能恢复,存货问题已经解决”。但是从二季度数据来看,显然这个问题并没有太好解决。
雷军曾多次跟媒体提及小米误打误撞通过国际化消化库存“2015年初刚组建小米印度团队,因为经验不足产生了高达10亿库存。死磕了一年多,这要命的10亿库存,基本消化了。这次救火行动带来一个意想不到的回报,开拓出来的渠道成了国际业务的先遣队,大大提速了我们国际化的进度。”
根据Canalys的数据,按智能手机出货量计,小米2020年第二季度已在全球总共50个国家和地区市占率排名前五,在25个国家和地区排名前三。
但是,目前小米的存货已经提升至388亿,而全球还有多少市场来让小米来消化,这是一个不得不面对的问题。
小米的尴尬
最尴尬的可能不是输掉比赛,而是没有资格上场。
几天之前,华为发布新机华为mate40,当时曾有媒体做了“谁才是心中最理想的旗舰手机?”调查,其中选项为仅华为mate40和iPone12,小米手机并没有出现在选项中。《市值观察》发现,目前市面上的主流媒体普遍将华为对标苹果,而小米对标的却是华为荣耀。
显然,在华为与苹果的大战中,无论小米想不想,都已经沦为看客。
不过,凡是过往,皆为序章。对于 科技 企业来讲,过去的问题从来不是问题。
小米创造了很多 历史 ,其中一项是“世界上没有任何一家手机公司,在销量下滑之后还能重新恢复增长”,但是小米打破了这个“魔咒”,他们在经历了2016年的“寒冬”之后,2017年手机重新杀回舞台的中央,销量恢复正增长。
而据第3季度IDC最新数据,小米表现出较为不错的复苏势头,尤其是印度和中国的强势复苏,出货4650万台占全球第三的位置,首次以13.1%的份额和42.0%的增长率击败苹果。尤其是一系列新产品成为小米在第三季度市场份额增长的重要驱动力,也帮助小米获得了本季度国内前五大厂商中唯一的正增长。
健身两年后,练散打,发现二者几乎不兼容,求建议,怎么改善?
5G基站加速布局,为5G手机打下基础
5G比4G拥有更快的下载速度,可以推动车联网、物联网、VR等新兴领域的发展,但需要更强大的基站作为基础。
发展5G是国家重要的战略部署,2019年,工信部向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广电发放了5G商用牌照,根据工信部数据显示,我国新建5G基站数量将在2020年底达到60万个,前瞻预计我国2026年新建5G基站数量将达到44万座。
苹果出货量领涨全球
2020年苹果秋季发布会,苹果发布了其第一台5G手机,有望带动当期全球10亿的手机存量换机。第四季度,苹果手机出货量达9010万台,同比上涨22.2%。第二、三名分别为三星、小米,2020年第四季度分别售出7390万和4330万台,同比分别上涨6.2%和3.2%。
2020年全年,苹果出货量第一,销量达2.67亿台,较去年同期下降9.8%,主要系受2020年上半年新冠疫情影响。全球销量第二、三名分别为三星及小米,销量分别达2.06亿台和1.89亿台,前者较去年同期上涨7.9%,后者同比下降21.5%。
2021年,中国基本摆脱疫情的负担,3月手机出货量达3609.4万部,同比增长65.9%;第一季度销量达9797.3万部,同比增长一倍。
前瞻认为,全球手机销量在疫情影响下同比增长5.9%,2020年仍迎来了换机潮。
5G手机出货量大增,中国市场成为“主战场”
据《IDC全球智能手机跟踪报告》预测,2020年,全球5G手机出货量将达到2.4亿台,其中,中国市场该类型手机出货量将达到1.6亿台,预计未来五年内,中国将持续占领全球约一半的市场份额。
2019年,5G手机开始崭露头角,7月份5G手机销量仅占总出货量的0.2%。而据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发布的数据,2021年3月份,国内5G手机出货量达2749.8万台,占总销量的76.2%,短短不到两年时间,5G新机占比几乎快达100%。
未来两年5G手机销量将持续攀升
随着5G手机行业竞争逐渐激烈、价格不断探底,预计未来两年手机出货量将持续攀升,前瞻预计2023年手机销量将再次遇到瓶颈,5G手机销量或有所下滑。
前瞻按照2020年全球手机销量12.92亿台、2021-2022年手机出货量增速为4%、2023-2026年手机出货量增速为-5%计算,前瞻预测2026年全球手机销量将达到11.38亿。
你好,我是John宋会强
健身和散打,是完全可以兼容的。就像一台电脑可以同时使用苹果和windows系统,帮你分析!
我就是练习健身和散打的,丝毫没有影响(这样说话是不是得罪了散打教练?)
还有,最重要的是,正常人体内的快肌纤维和慢肌纤维,存量都是一半一半的关系,各占50%,很难通过训练来增加或减少。
1、慢肌纤维的特点
(1)直径细,肌浆丰富,肌红蛋白含量高,红色
(2)肌浆线粒体直径大,数量多,周围毛细血管网发达。
(3)支配慢肌纤维的神经元是脊髓前角的小运动神经元,传导速度慢。
(4)肌纤维数量少,肌红蛋白桥小,收缩力小。
一些耐力型的运动员,体内慢肌纤维的数量就相对多一点,比如马拉松,竞走运动,长跑运动员
2、快肌纤维特点:
(1)快肌纤维显多角形,从纤维的厚度来看,白肌纤维最厚。从肌纤维的数量来看,白肌纤维较多。肌纤维的分布是表层有较多的白色肌纤维,深层有较多的红色肌纤维,但中间肌纤维与深层肌纤维无显著差异。
(2)快肌纤维无氧能力高,有氧能力低,收缩速度快(110m/s),收缩力强,抗疲劳能力弱。
(3)快肌纤维中高能磷酸化合物(ATP和CP)含量高于慢肌纤维,与糖代谢有关的糖原、果糖-6-磷酸酯和乳酸含量也高于慢肌纤维。
力量要求比较高的运动,对快肌纤维的要求较高,比如举重运动员。
朋友,不用特别的在意这两项运动,该健身的时候好好健身,在训练中同样可以通过健身器械提高肌肉的爆发力,力量和耐力,一些散打运动员也必须做健身运动才可以满足教练的训练要求。
而至于散打,好好练,付出自己的努力,至于效果就交给时间,没有哪个人可以短时间内练成绝世高手。
加油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