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何应对“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实践的考核?

2.win10系统每次打开软件时都会出现这个(看)点了“是”之后才能打开软件?

3.什么是系统分析?系统分析有哪些要素?系统分析的步骤是什么?系统分析的原则有哪些?请结合实际的机电产

如何应对“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实践的考核?

软件系统生命周期中,需求分析阶段解决什么问题-电脑系统提供程序生命周期

《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教学大纲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是个人自学,社会助学和国家考试相结合的一种新的高等教育形式,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是落实宪法规定的"鼓励自学成才"的重要措施,是提高中华民族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的需要,也是造就和选拔人才的一种途径.

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指导委员制定颁行的《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自学考试大纲》是该课程编写教材和自学辅导书的依据与个人自学,社会助学和国家考试(课程命题)的依据,也是安徽财经大学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专升本科,第二学历《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校考课程助学辅导和统一命题考试的依据.校考课程《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由安徽财经大学根据国家考委制定的自学考试大纲组织命题,统一组织考试以及阅卷工作.

一,课程的性质与设置目的

《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是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经济管理类本科专业的一门必修课程.

由于计算机技术的进步和我国"三金"工程的实施,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正向着纵深发展.企业管理信息系统推广应用的实践证明,管理人员不了解计算机应用知识,计算机人员不了解管理,是建立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的主要障碍.因此,向管理人员普及计算机知识已是当务之急.本课程的目的是使管理人员学习掌握一定的计算机程序设计和系统分析与设计知识,使他们一方面在建立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过程中,能切实有效地支持与配合计算机系统开发人员的工作;另一方面也初步具备参与开发小型计算机应用系统的基础.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包括上机实习和作业),要求考生在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应用方面达到的基本要求是:

了解管理信息和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基本概念.

掌握应用Visual FoxPro对管理信息存储,处理和使用的基本知识.

掌握企业管理信息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系统实施的基本原则和方法;了解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基本方法;了解用Visual FoxPro编写应用程序的基本知识,具有使用Visual FoxPro进行表处理的初步能力.

了解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管理与维护的基本内容.

在学习过程中,考生应理论联系实际,出了学习基本概念和基本方法外,必须安排上机实习.应通过上机实习和作业,了解数据库的概念和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基本方法,加深对系统开发过程的认识,为在实际工作中促进计算机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打下坚实的基础.

经济管理类专科专业的"微型机算计应用基础"是学习本课程的先修基础课程."宏观经济管理学","财政与金融","企业管理学"等相关经济管理课程也是本课程必须的先修课程.

二,校考课程《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考核要求

第一章 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概论

(一)信息与管理

1.识记:(1)信息定义;(2)数据定义;(3)信息之间递归定义;(4)管理系统的组成.

2.领会:(1)信息反馈;(2)管理过程实质上是信息处理过程.

(二)管理信息

1.识记:(1)管理信息的作用;(2)管理信息的特点和主要分类方法.

2.领会:(1)管理信息处理的内容;(2)现代企业对信息处理的要求.

(三)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的发展

1.识记:(1)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的发展;(2)经理支持系统;(3)决策支持系统;(4)群体决策支持系统;(5)智能决策支持系统.

2.领会:(1)管理系统.

(四)企业管理信息系统

1.识记:(1)管理计算机应用系统的基本结构类型;MRPII系统的主要功能;(3)ERP的主要特点;(4)商业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主要功能.

(五)企业信息化与管理创新

1.识记:(1)企业流程重组;(2)虚拟企业;(3)供应链管理.

2.领会:(1).电子商务的概念;(2)电子商务的功能;(3)电子商务的类型和特点;(4)企业信息化的含义和内容.

第二章 企业管理的信息化平台

(一)计算机系统

1.识记:(1)软件和硬件的区别;(2)计算机系统的组成;(3)计算机的分类;(4)内存与外存的区别;(5)ROM和RAM的区别;(6)常见的输入和输出设备;(7)媒体的分类;(8)多媒体计算机的分类;(9)多媒体技术的应用.

2.领会:(1)计算机的硬件组成及软件组成;(2)CPU的主要功能;(3)多媒体计算机的组成.

3.应用:(1)计算机性能指标;(2)操作系统的功能,种类和特点;(3)指令与程序设计语言.

(二)计算机网络系统

1.识记:(1)数据通信的概念;(2)模拟和数字数据通信的区别;(3)集中式数据处理的优缺点;(4)局域网和广域网的基本特点;(5)分步处理的特点;(6)计算机网络的特点与构成.

2.领会:(1)数据通信的基本功能;(2)常见通信设备的功能特点;(3)通信介质分类;(4)调制解调器的特点;(5)基本信息交换方式;(6)因特网的特点与构成;(7)企业内部网和外部网的构成与特点.

3.应用:(1)常见术语和名词;(2)信道的传输模式;(3)计算机网络的类型.

(三)数据库系统

1.识记:(1)数据库技术的发展过程;(2)数据库系统的特点.

2.领会:(1)数据库的基本概念和基本术语.

3.应用:(1)数据模型的分类,特点;(2)关系模型和关系数据库的概念.

(四)Visual FoxPro管理系统的基本操作

1.识记:(1)基本概念,基本术语;(2)系统的启动与关闭.

2.领会:(1)主窗口操作;(2)系统工作方式;(3)命令模式与规则;(4)基本操作命令的应用.

3.应用:(1)菜单的形式与操作;(2)工具栏的形式及操作.

第三章 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策略

(一)系统开发的任务和特点

1.识记:系统开发的特点.

2.领会:系统开发的任务.

(二)系统开发的指导原则

1.识记:(1)系统工程;(2)系统的特点.

2.领会:(1)系统理论在系统开发中的应用;(2)系统开发文档的作用.

(三)系统开发的方法

1.识记:(1)原型法的基本概念及开发过程;(2)面向对象方法的基本概念;(3)计算机辅助软件工程的目标和作用.

2.领会:(1)系统生命周期法的概念;(2)系统生命周期的阶段划分和各阶段的主要工作内容;(3)各种开发方法的比较.

(四)系统开发的方式

1.识记:(1)系统开发的方式;(2)各种方式的优缺点比较.

2.领会:系统开发方式的选择.

(五)系统开发的组织与项目管理

1.识记:(1)系统开发的各类工作人员在系统开发中发挥的作用;(2)系统开发项目管理方法.

2.领会:系统开发领导小组职责.

第四章 信息系统规划和可行性研究

(一)信息系统规划概论

1.识记:(1)系统规划的目的;(2)若兰模型.

2.领会:系统规划的主要内容.

(二)系统规划的主要方法

1.识记:(1)暂略集合转移法;(2)关键成功因素法;(3)企业系统规划法.

(三)系统规划的可行性研究

1.识记:(1)可行性分析小组的组成;(2)初步调查的内容;(3)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内容.

2.领会:如何进行可行性分析.

第五章 系统分析

(一)现行系统详细调查

1.识记:(1)系统详细调查的方法和参加人员;(2)组织结构图和信息关联图的内容;(3)系统数据调查的内容;(4)输入,输出,存储数据的汇总形式.

2.领会:业务流程图.

(二)需求分析和系统逻辑模型的建立

1.识记:(1)数据流程图的特点;(2)数据字典的概念和作用;(3)数据字典的编写格式.

2.领会:(1)数据流程图在系统分析中的作用;(2)数据流程图的符号及其含义;(3)扩展的数据流程图的含义和内容;(4)U/C矩阵的作用.

3.应用:(1)根据简单管理业务画出数据流程图;(2)用决策树,决策表描述逻辑判断处理内容.

(三)系统分析报告

1.识记:系统分析报告的主要内容.

2.领会:系统分析报告在系统开发中的作用.

第六章 系统总体设计

(一)系统总体结构设计

1.识记:(1)系统设计的主要任务;(2)控制结构图的基本符合;(3)模块凝聚的类型;(4)模块耦合的类型.

2.领会:(1)结构化设计的基本思想;(2)模块分解的原则,模块凝聚,模块耦合,系统的基本结构.

3.应用:(1)控制结构图的绘制;(2)业务中心结构模块的分解;(3)转换中心结构模块的分解.

(二)概念数据模型

1.识记:基本概念与术语.

2.领会:实体连接类型及方式.

3.应用:实体-联系模型(E-R图)的操作.

(三)逻辑数据模型

1.识记:(1)关系模型的特点;(2)关系数据库的特点.

2.领会:基本关系运算的概念和方法.

3.应用:E-R模型向关系模型的转换方式及优化方法.

(四)Visual FoxPro的数据库和数据表

1.识记:数据库和数据表的构成与特点.

2.领会:(1)数据表与关系的对应;(2)数图与数据表的异同.

(五)创建与使用数据库

1.识记:(1)数据表的分类;(2)数据表结构;(3)数据表文件.

2.领会:(1)多表操作;(2)命令操作方式;(3)表间关联.

3.应用:(1)数据表的创建;(2)数据表的操纵与维护;(3)索引操作;(4)筛选操作.

(六)Visual FoxPro的数据字典

1.识记:(1)基本概念;(2)基本文件;(3)过程与过程存储文件.

2.领会:参照完整性.

3.应用:(1)数据格式控制;(2)字段合理性控制;(3)记录安全性控制.

(七)视图的使用

1.识记:视图的概念.

2.领会:(1)视图向导的操作方法;(2)视图的创建;(3)视图的调整.

第七章 系统详细设计

(一)人机接口界面的设计方法

1.识记:人机接口界面的概念和类型.

2.领会:(1)基本的设计方法和步骤;(2)利用命令和语句设计人机接口界面.

3.应用:利用系统工具设计人机接口界面.

(二)输入界面设计方法

1.识记:信息输入的方法和原则.

2.领会:界面设计的原则和工具.

3.应用:界面设计的步骤与方法.

(三)输出界面设计

1.识记:输出形式,设备和内容的选择.

2.领会:输出报表布局,文件的概念及操作工具.

3.应用:建立数据输出界面的步骤与方法.

(四)处理过程设计

1.识记:处理过程设计,处理逻辑等基本概念.

2.领会:程序设计任务书(IPO图)的作用及使用的工具.

3.应用:处理过程的编制方法和步骤.

(五)系统设计报告(说明书)

1.识记:系统设计报告的主要内容和编写要求.

2.领会:系统设计报告在系统开发中的作用.

第八章 系统实施

(一)系统实施的准备工作

1.识记:系统平台的建立.

2.领会:(1)系统基础数据准备;(2)管理人员培训;(3)业务流程重组.

(二)程序模块的设计

1.识记:(1)程序设计的任务;(2)程序的质量要求;(3)面向对象的基本概念与术语.

2.领会:(1)三种程序设计结构;(2)面向对象程序的特点;(3)程序错误的分类;(4)类和对象的设计.

3.应用:过程程序的设计与调用.

(三)应用系统的设计

1.识记:(1)模块,子系统和系统的概念;(2)应用系统的概念.

2.领会:(1)建立应用系统的方法和步骤;(2)软件工具的使用.

3.应用:集成应用程序系统.

(四)系统测试

1.识记:(1)测试对象和目的;(2)模块或系统在测试中可能出现的错误.

2.领会:(1)测试的原则;(2)系统测试的过程;(3)测试的基本方法.

(五)系统切换

1.识记:(1)系统切换的任务;(2)系统试运行的目的.

2.领会:系统切换的方法.

3.应用:(1)系统切换的主要工作;(2)系统初始化的主要工作.

第九章 系统的管理与维护

(一)信息系统的管理机构

1.识记:(1)信息组织集中与分散的可能组合类型;(2)信息中心的组成与职责.

2.领会:信息中心在企业组织机构中的地位.

(二)系统安全性与质量控制

1.识记:影响系统安全性的主要因素.

2.领会:(1)系统安全性和可靠性控制的基本概念;(2)系统安全性的保护措施;(3)系统可靠性控制技术.

(三)系统评价

1.识记:(1)系统评价的概念;(2)系统评价的主要内容.

2.领会:(1)系统直接经济效果评价的方法;(2)系统间接经济效果.

(四)系统维护

1.识记:(1)系统维护的目的;(2)应用软件系统维护与重新开发的含义;(3)数据库维护的内容.

2.领会:(1)系统维护的内容;(2)应用软件系统维护的类型;(3)数据库重组与重构的含义.

(五)系统运行管理制度

1.识记:(1)系统运行管理制度的主要类型;(2)工作日志的主要内容.

2.领会:应用软件维护的一般程序.

三,校考课程《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自学考试大纲》说明

校考课程《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自学考试大纲》是以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指导委员制定颁行的《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自学考试大纲》为依据,并考虑校考的特点编写而成的.

1.力求考试内容具体化

由于本课程内容涉及的知识面广,许多内容只是泛泛地介绍,没有展开讨论,这给个人自学,社会助学和考试命题都带来一定困难.为此,在《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自学考试大纲》中明确列出了各章的基本内容和具体考核要点,并要求考试命题控制在这些基本内容和考核点之中.这样,就减少了自学,社会助学和考试命题的盲目性.

2.力求考试要求标准化

为了保证自学考试这一国家学历水平考试的质量,《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自学考试大纲》在考试内容具体化的基础上,进一步力求考试要求标准化.这除了要通过规定试题内容的各种比例来体现外,更重要的是要按照识记,领会和应用三个层次来规范考试内容的能力程度要求.为此,该考试大纲不仅对各章提出总体性考核目标要求,而且尽可能将能力层次要求落实到每个具体的考核点.这些考核目标和考核点,既是对自学考试应考者进行考核的水准要求,也是对命题者进行命题的基本要求.

3.力求考核目标规范化

《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自学考试大纲》按照识记,领会和应用三个层次来规定各章考核点的考核目标.

识记:知道有关名词,概念,知识的含义,并能正确认知和表述.

领会:在识记的基础上,能全面理解基本概念,基本知识的内容,能掌握有关概念的区别与联系,能对知识作解释和说明.

应用:在领会的基础上,能用学过的单个和多个知识点,分析和解决有关问题.

四,关于自学和助学辅导

1.自学为主

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组成部分的自学考试,其职责就是在高等教育这个水平上倡导自学,鼓励自学,帮助自学,推动自学,为每一个自学者铺就成才之路.就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指定教材(公共政治课),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指导委员会组编,汪星明,周山芙主编的《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教材来说,比较适合自学,有利于学习者从总体上把握和了解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方面的各种知识.该教材的特点就是全面,概括地介绍计算机在管理系统中应用所涉及到的方方面面的知识,技术,方法和工具,而对其中的细节则尽量简略.学习者在学习这套教材时对此要有所了解,以便能抓住要点,不纠缠一些细枝末节(在阅读别的相关参考书目时尤其要注意),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

2.自学方法指导

本课程是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经济管理类本科专业考试计划中的主要课程,综合性与实践性强,内容有一定深度,应考者在自学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1)管理系统中的计算机应用是一门新兴的边缘性学科,是由管理学,计算机科学和系统科学等有关学科的知识形成的综合性学科,所以,自学本课程时要特别体会本课程与上述相关学科之间的联系,必要时可复习和查阅有关内容.为了顺利地完成上机实践环节,上机前应复习以前学过的微型计算机应用基础的有关内容.

(2)在学习教材每一章之前应仔细阅读本大纲有关该章的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的内容,以便有的放矢,把握重点.阅读教材时,要逐段细读,逐句推敲,对要求识记的内容应能正确认知和表示表述,对于基本概念必须深刻理解,对于基本方法必须牢固掌握.

(3)管理系统中的计算机应用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不少概念需要通过作业,编写程序和上机调试才能深刻地理解和掌握.因此在自学过程中,每阅读一章课程内容后,一般须认真完成作业和有关实践环节,然后再进入下一章的学习.

3.助学辅导

作为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二学历和专升本科校考课程教学的一个环节和组成部分,助学辅导在推动自学,帮助自学方面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它有助于学生把握各章节重难点,领会知识体系,缩短学习时间提高学习效益,因此,积极参加自学考试二学历和专升本科课程辅导,尤其是参加校考课程辅导,对于课程学习和考试应对有直接帮助.

自考助学辅导依据的是国家自学考试大纲所规定的考试内容和考核目标,安徽财经大学自学考试二学历和专升本科校考课程《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助学辅导依据《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自学考试大纲》并认真钻研指定教材,确保对自考应考者进行切实有效的辅导,指导他们防止自学中的各种偏向,正确处理基础知识和应用能力的关系,努力引导自学应考者将基础知识转化为实际应用能力.为此,对参加社会助学的教师提出如下建议.

(1)应熟知考试大纲对课程提出的总的要求和各章的知识点.

(2)应掌握各知识点要求达到的层次,并深刻理解对各知识点的考核要求.

(3)辅导时应以教材为基础,以考试大纲为依据,不要随意增删内容,以免与大纲脱节.

(4)辅导时应对学习方法进行指导,宜提倡"认真阅读教材,刻苦钻研教材,主动争取帮助,依靠自己学通"的学习方法.

(5)辅导时要注重基础,突出重点,启发考生提出问题,思考问题,培养考生自学的能力.

(6)应指导学生上机实习操作.

(7)辅导时要引导学生努力做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根据本专业的特点,通过实例分析,解决本专业的实际问题.

(8)要使考生了解试题的难易程度与能力层次高低二者不完全等同,在各个能力层次都可能存在着不同难度的试题.

五,教材和参考书

《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指导委员会编,汪星明 周山芙 主编,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六,关于《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课程校考命题

为了保证自学考试的质量,试卷命题力求标准化.

1.命题指导思想

安徽财经大学自学考试第二学历和专升本科校考课程《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试卷涉及了该课程的主要内容,一方面考查学生对教材内容掌握的程度,另一方面考查学生运用书本知识的能力.作为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二学历和专升本科校考课程,安徽财经大学《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在统一命题考试上既坚持国家自考统一标准又适当降低难度,以便体现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二学历和专升本科校考课程的教学特点.

2.命题依据和范围

命题依据:安徽财经大学自学考试第二学历和专升本科校考课程《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试卷按照《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自学考试大纲》之规定和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指导委员会组编,汪星明,周山芙主编的《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的具体内容进行编制.

命题范围:考试命题要覆盖到各章并适当突出重点章节,加大重点章节的覆盖密度.内容上应包括对基本概念,技术方法以及应用能力的考查.

适用范围:安徽财经大学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第二学历和专升本科校考课程统一命题考试《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考试.

3.试卷蓝图

题型结构:四大题型,满分100分.单项选择题,40小题,每小题1分,共计40分;名词解释题,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15分;简答题,5小题,每小题5分,共计25分;应用题,2小题,每小题10分,共计20分.

能力结构:国家自考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试卷的考核目标分为识记,领会和应用三个能力层次,其分值比例为:识记占30%;领会占30%;应用占40%.安徽财经大学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第二学历和专升本科校考课程统一命题考试《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试卷的考核目标同此.

难度结构:安徽财经大学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第二学历和专升本科校考课程统一命题考试《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试题的难度程度,分易,较易,较难和难四个等级,总体上比国家自考要求略低.各类试题的比例为2:3:3:2.

重点和非重点:安徽财经大学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第二学历和专升本科校考课程统一命题考试《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试题以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所涉及到的基本概念,企业管理信息化平台,管理信息系统生命周期中各阶段的任务,目标,技术,方法和工具等为重点,同时也兼及Visual FoxPro的具体操作与使用.

4.其他

安徽财经大学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第二学历和专升本科校考课程统一命题考试《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采取笔试,按百分制记分,60分为及格,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附:试题题型举例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属于管理信息特点之一的是( ).

A.原始数据来源的集中性 B.信息处理方法的多样性

C.信息资源的消耗性 D.信息的发生与应用在时空上的一致性

2.下列关于供应链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

A.物流或服务流从供应源流向需求源 B.资金流由需求源流向供应源

C.核心企业是供应链中的单一企业结构 D.信息流由供应源流向需求源

3.经理信息系统(EIS)除具有信息提取方便,及提供关键成功因素的企业内外部信息等特点外还能( ).

A.自动识别例外情况 B.自动进行管理决策

C.辅助日常管理业务 D.进行数据综合处理

4.企业管理的目的是( ).

A.对企业资源进行合理配置 B.对企业进行计划和领导

C.实现企业的目标 D.实施企业的管理活动

5.以数据结构的类型划分,数据库系统可以分为( ).

A.集中型和关系型 B.集中型和分布型

C.关系型和层次型 D.分布型和网状型

6.……

(二)名词解释题

1.字长

2.经济可行性

3.数据流程图

4.……

(三)简答题

1.简述管理信息处理的要求.

2.简述数据库设计的目标和要求.

3.简述系统测试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4.……

(四)应用题

1.试述系统设计说明书编写的基本要求和其主要内容.

2.某公司为本科以上学历的人重新分配工作,分配原则如下:

如果年龄不满28岁,学历是本科,男性要求报考研究生,女性则担任行政工作;

如果年龄满28岁不满50岁,学历本科,不分男女,任中层领导职务,学历是硕士不分男女,任课题组组长;

如果年龄满50岁,学历本科,男性任科研人员,女性则担任资料员,学历是硕士不分男女,任课题组组长.

要求:画出决策表.

win10系统每次打开软件时都会出现这个(看)点了“是”之后才能打开软件?

您看看下面的办法吧:

1、开始菜单》控制面板》操作中心》更改用户帐户控制设置;

2、把控制条拉到最底下“从不通知”,然后确认;

3、这是微软的UAC机制,为了安全;

4、本人建议不要关闭这个UAC,虽然每次运行程序,部分会出现提示!但有安全保障!起码你会知道这个程序运行后会对系统重要文件有操作!这样你可以有选择性的去运行还是不运行。

Windows 10

1、是美国微软公司所研发的新一代跨平台及设备应用的操作系统。

2、在正式版本发布后的一年内,所有符合条件的Windows7、Windows 8.1以及Windows Phone 8.1用户都将可以免费升级到Windows 10。

3、所有升级到Windows 10的设备,微软都将提供永久生命周期的支持。Windows 10可能是微软发布的最后一个Windows版本,下一代Windows将作为Update形式出现。

4、Windows10将发布7个发行版本,分别面向不同用户和设备。

5、2015年7月29日12点起,Windows 10推送全面开启,Windows7、Windows8.1用户可以升级到Windows 10,用户也可以通过系统升级等方式升级到Win10,零售版于

6、2015年8月30日开售。2015年9月24日,百度与微软正式宣布战略合作,百度成为中国市场上Windows 10 Microsoft Edge浏览器的默认主页和搜索引擎。

7、2016年7月31日,微软开始以119.99美元起的价格销售Win10。

8、2017年5月2日,2017微软春季新品发布会推出Windows 10功能:查看混合实现(View Mixed Realitiy)。5月23日,宣布与神州网信合作,推出政府安全版Win10。

9、10月17日,微软正式开始推送Windows10秋季创意者版本更新(Windows10FallCreatorsUpdate)。

什么是系统分析?系统分析有哪些要素?系统分析的步骤是什么?系统分析的原则有哪些?请结合实际的机电产

1 系统分析的主要任务是将在系统详细调查中所得到的文档资料集中到一起,对组织内部整体管理状况和信息处理过程进行分析。它侧重于从业务全过程的角度进行分析。分析的主要内容是:业务和数据的流程是否通畅,是否合理;数据、业务过程和实现管理功能之间的关系;老系统管理模式改革和新系统管理方法的实现是否具有可行性等等。系统分析的目的是将用户的需求及其解决方法确定下来,这些需要确定的结果包括:开发者关于现有组织管理状况的了解;用户对信息系统功能的需求;数据和业务流程;管理功能和管理数据指标体系;新系统拟改动和新增的管理模型等等。系统分析所确定的内容是今后系统设计、系统实现的基础。

要素:

(1)信息。完整描述系统中所处理的全部信息; (2)行为。完全描述系统状态变化所需处理或功能 (3)表示。详细描述系统的对外接口与界面。

系统分析方法的具体步骤包括:限定问题、确定目标、调查研究收集数据、提出备选方案和评价标准、备选方案评估和提出最可行方案。

1、 限定问题

所谓问题,是现实情况与计划目标或理想状态之间的差距。系统分析的核心内容有两个:其一是进行“诊断”,即找出问题是及其原因;其二是“开处方”,即提出解决问题的最可行方案。所谓限定问题,就是要明确问题的本质或特性、问题存在范围和影响程度、问题产生的时间和环境、问题的症状和原因等。限定问题是系统分析中关键的一步,因为如果“诊断”出错,以后开的“处方”就不可能对症下药。在限定问题时,要注意区别症状和问题,探讨问题原因不能先入为主,同时要判别哪些是局部问题,哪些是整体问题,问题的最后确定应该在调查研究之后。

2、确定目标

系统分析目标应该根据客户的要求和对需要解决问题的理解加以确定,如有可能应尽量通过指标表示,以便进行定量分析。对不能定量描述的目标也应该尽量用文字说明清楚,以便进行定性分析和评价系统分析的成效。

3、调查研究,收集数据

调查研究和收集数据应该围绕问题起因进行,一方面要验证有限定问题阶段形成的假设,另一方面要探讨产生问题的根本原因,为下一步提出解决问题的备选方案做准备。 调查研究常用的有四种方式,即阅读文件资料、访谈、观察和调查。 收集的数据和信息包括事实(facts)、见解(opinions)和态度(attitudes)。要对数据和信息去伪存真,交叉核实,保证真实性和准确性。

4、提出备选方案和评价标准

通过深入调查研究,使真正有待解决的问题得以最终确定,使产生问题的主要原因得到明确,在此基础上就可以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问题的备选方案。备选方案是解决问题和达到咨询目标可供选择的建议或设计,应提出两种以上的备选方案,以便提供进一步评估和筛选。为了对备选方案进行评估,要根据问题的性质和客户具备的条件。提出约束条件或评价标准,供下一步应用。

5、备选方案评估

根据上述约束条件或评价标准,对解决问题备选方案进行评估,评估应该是综合性的,不仅要考虑技术因素,也要考虑社会经济等因素,评估小组的成员应该有一定代表性,除咨询项目组成员外,也要吸收客户组织的代表参加。根据评估结果确定最可行方案。

6、提交最可行方案

最可行方案并不一定是最佳方案,它是在约束条件之内,根据评价标准筛选出的最现实可行的方案。如果客户满意,则系统分析达到目标。如果客户不满意,则要与客户协商调整约束条件或评价标准,甚至重新限定的问题,开始新一轮系统分析,直到客户满意为止。

系统开发生命周期(SDLC)

包含阶段与活动的项目管理框架。

定义系统开发项目所需要的阶段与活动的方法称为系统开发生命周期(SDLC)

作为一个方法论,SDLC提供确保成功开发所需要的结构、控制和项目清单。

各种方法之间的差异:组成每个阶段的各种活动不一样,或是执行活动的方法不一样。

但所有信息系统开发都要求计划项目、分析需求、设计解决方案和实施最后的系统。

迭代交叉阶段:

每个小项目都可以成为一个迭代,并且每个迭代过程都包含分析、设计及实施活动。

请记住多数项目以多迭代的方式使用SDLC,而不是一个顺序的SDLC。

系统开发生命周期各阶段

⑴计划阶段

⑵分析阶段

⑶设计阶段

⑷实施阶段

⑸支持阶段

⑴ 计划阶段

SDLC最初的阶段。

主要目标:确定新系统的作用域并做出项目计划。

主要活动:

1. 定义问题;

2. 制定项目的进度表;

3. 确认项目的 可行性 ;

4. 安排项目人员;

5. 启动项目。

确认项目可行性

可行性:指在组织内外当前的具体条件下,进行某项目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内容:

①经济可行性

②技术可行性

③组织管理的可行性

(进度表、资源)

①经济可行性

收益预期值是否大于项目的开发成本?

开发期间该组织是否有足够的现金流投资于项目?

成本/收益分析:分析比较成本与收益以了解投资新系统的开发是否有益。

确定成本/ 收益分析

第一步:评估预期开发和运行的成本。开发成本是新系统开发期间发生的,运行成本是系统交付使用后发生的。

第二步:评估预期的财务收益。财务收益是指自新系统安装后预期得到的每年的节省或收益的增加。

第三步:成本/收益分析是基于详细的成本与收益的评估而计算出来的。

开发和运行的成本

开发成本:薪水和工资、设备与安装、软件与许可证、咨询费与对第三方的付款、培训、设施、实用程序与工具、支持人员、旅行与杂项。

运行成本:连通性、设备维护、更新软件费用、计算机运行、程序设计支持、设备分期偿付、培训和辅助(帮助台)、供给。

财务收益

直接经济效益。加强费用控制,使费用降低多少?加强成本分析与控制,使成本降低多少?加强库存管理,使库存资金降低多少?节约多少人员?

间接经济效益。提高管理水平;提高企业信誉;提供决策支持;管理信息的采集、加工、处理、使用的及时性所带来的经济效益。

财务计算

净现值(NPV):一个新系统投资的收益与成本的美元现值。

投资回收期:美元收益抵消美元成本的时间段。

盈亏平衡点:美元收益抵消美元成本的时间点。

投资收益率(ROI):从一个新系统投资中而收到的百分数收益的一个度量。

②技术可行性

设备方面:从计算机的内、外存容量,联网能力,主频速度,输入、输出设备,可靠性、安全性等方面论述是否满足管理系统数据处理的要求,数据传送与通讯能否满足要求,网络和数据库的可实现性如何等。

技术力量方面:主要考虑从事系统开发与维护工作的技术力量,即在IS的开发、使用、维护各阶段所需要的各类专门人员能否满足要求。对不满足要求的,经过一定时间的培训后能否满足要求。如果经过培训还不满足要求,则认为系统开发在技术上是不可行的。

③组织管理的可行性

企业领导、部门主管对新系统开发是否支持,态度是否坚决;

管理人员对新系统开发的态度如何,配合情况如何;

管理基础工作如何,现行管理系统的业务处理是否规范等;

新系统的开发运行导致管理模式、数据处理方式及工作习惯的改变,这些工作的变动量如何,管理人员能否接受。

⑵ 分析阶段

主要目标:了解新系统的业务需求和处理要求并制作书面文件。

主要活动:

1. 收集信息;

2. 定义系统需求;

3. 建立需求发现的原型;

4. 划分需求的优先级;

5. 产生并评估可选方案;

6. 与管理人员一起审查建议。

问题域:用户的商业领域

⑶ 设计阶段

主要目标:在分析阶段的需求确定与决策制定的基础上,设计解决方案系统。

主要活动:

1. 设计并集成网络;

2.设计应用程序结构;

3.设计用户界面;

4.设计系统界面;

5.设计并集成数据库;

6.设计细节的原型化;

7.设计并集成系统控制。

应用程序:信息系统中的一部分,能满足问题域中用户需求。

⑷ 实施阶段

SDLC中对新系统编程和安装的阶段。

主要目标:不仅要有一个可靠、功能全面的IS,而且要确保所有用户都受到培训并使组织从中获得所期望的好处。之前所有活动都集合在该阶段以达成一个有效的可操作系统。

主要活动:构造软件部件;

1.检验与测试;

2.转换数据;

3.培训用户与制作文档;

4.安装系统。

⑸ 支持阶段

主要目标:在系统初始安装后的几年里保持系统有效的运行。

主要活动:

1.维护系统;

2.加强系统;

3.支持用户。

项目阶段进度安排

1. 瀑布法

2. 发生重叠的原因

3. 为何不完全重叠所有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