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数字银行什么时候全面启动

2.金融科技时代的强监管时代就要来临,金融科技公司如何积极应对?

3.为什么至今为止有些人的电脑系统还在使用XP?

4.一位银行人的亲身经历:为什么继续做聚合支付业务?

5.银行研发部待遇好不好

数字银行什么时候全面启动

银行的电脑系统-银行用电脑系统更迭代

1.数字经济在我国扮演着经济发展的引擎角色,而银行业作为数字化转型的先发者,在完成自身数字化转型的同时,也有赋能其他产业数字化转型的巨大潜力。伴随银行数字化进程的不断加深,智能化、开放化、无形化的数字银行4.0时代即将到来,银行业也将在系统支持、数据管理、用户感知三个维度发生巨大变革。

2.系统支持:银行业务高并发、高频迭代等特点推进银行系统升级进程。

数据管理:数据获取、数据分析及数据应用成银行核心竞争力。

用户感知:智慧渠道建设是解决银行获客、留客难题的最佳解决方案。

用户偏好:42.6%的用户对线下网点渠道仍存偏好,但对年轻群体的吸引力下降。

用户体验:智慧网点改善网点渠道用户痛点,用户满意度大幅提升。

用户人群:多数用户对智慧网点更为青睐,年轻人更为强烈。

开放化:银行网点与各产业深度融合,迈入开放型数字银行“进阶之路”。

无形化:银行与生活场景深度融合,消费者随时随地可获取银行服务。

智能化:“5G+物联网”推动智慧银行进一步升级,智能硬件服务商具备优势。

1.数字银行扮演数字金融先驱角色

银行技术投入规模快速增长,众多前沿科技受青睐

银行业数字升级领先其他金融同业,技术投入规模持续增长。根据艾瑞咨询数据核算,2020年中国银行业技术投入总规模达到2078亿元。预计未来仍将保持20%左右的速度增长,2024年达到4328亿元。

2.银行对前沿科技的采购力度持续加码、种类不断丰富,投入结构逐步调整:当前云计算、AI与大数据是重点领域;区块链、RPA/IPA、数字中台等技术占比有望进一步提升。

3.数字银行发展驱动因素

银行业发展遭遇多重挑战,转型应对成为必然选择

需求端:市场行为发生巨变,新一代年轻用户行为向无纸化、移动化转变,他们更熟悉数字化渠道,更需要个性化服务。

供给端:金融科技公司、互联网平台等新市场参与者从供给端匹配符合消费者需求的数字化产品及服务。

行自身:银行传统经营模式粗犷、组织结构复杂、管理模式低效,这一现象导致商业银行市场竞争力下降、客户流失率上升。

金融科技时代的强监管时代就要来临,金融科技公司如何积极应对?

互联网快速地迭代,也促使各行各业不断加速升级。从1.0版本到4.0时代,互联网引领全行业走过是一个?进化?过程。

比如说,在思维方式上面,每个行业都会有很大不同,特别是形态万千金融领域。

互联网倒推金融业提振,云服务助力金融业升级

金融企业特殊点究竟在哪里?

以银行业为例来看,其具有非常严格安全性要求。由于历史发展原因,银行内部IT系统非常复杂,通常每家银行都有上百个系统,而每一个系统也不尽相同。

中国银行体系非常庞大,这可能跟金融行业外朋友感知不同。这些银行除了普通常见的建行、农行外,还包括农村信用社、农村银行、城市商业银行等等,他们同样都有巨大的IT系统托管需求。招银云创就是服务以上这些客户。?招银云创战略研究院总监陈沙克一语道破了招银云创主营业务。

随着银行业务发展,国家监管体系也愈发严格,以前银行系统托管和服务客户都属于场地托管,往往会出现系统灵活性不足的问题。而互联网发展同时,客户也开始对银行提出一些定制化的需求,藉此,银行业务开展进入了瓶颈期。

互联网化金融IT需求如何应对?客户定制化需求如何满足?金融业的云计算或者大数据在互联网金融概念汹涌来袭的背景下,也在面临着相应挑战。尽管有部分业内人士强调,银行要做金融互联网,而不能由互联网来主导金融。

陈沙克说道,招银云创希望有需求银行企业可以将他们的程序应用软件放在招银PaaS平台上,通过这个平台可以帮助这类银行相关业务更快地落地。调查显示,资产管理超过1000亿银行,内部系统都会超过100个以上,但对于城商行、农村银行这样大多数的银行来讲,维护和快速迭代100多个系统,是非常之困难,如果有一个平台来帮助这类银行实现快速处理业务将是一件很棒事情。

近年来,金融科技风起云涌,有溃退,有进击,有竞争,但从未有人真正怀疑过它前景。现如今,金融科技也迎来了新风口,市场火爆让大数据风控、云计算、区块链业务也燃烧起来了。

金融产品创新和模式创新不断的同时,也潜伏着不同程度的风险。中央反复警示并强调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底线,?一行三会?为主监管部门多措并举,推进金融业合规发展,尤其是互联网金融、金融科技等新金融业态迎来换档转型期。

在大众印象中,金融科技服务中云计算服务之前始终是阿里独大状态,不过最近几年,其他企业级服务的公司在对PaaS平台创新上的表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而术业有专攻?银行企业?的招银云创更是其中之一。据IDC最新全球半年度公有云服务支出指南显示,2017年PaaS平台的支出增速五年复合年增长率为32.2%。

PaaS通过技术不断创新积累,深入到企业应用领域,赢得市场,为应用交付、资源管理、运维效率、业务支撑提供了基于新一代IT架构的重要支撑体系,不可名状。

而招银云创是招商银行全资子公司,其服务范围是将招商银行IT系统30年稳定运行成功经验和金融IT成熟解决方案开放给金融同业。凭借团队在互联网应用架构和企业级IT丰富经验,扎根银行企业,再做深做透客户业务特性,这无疑是招银云创优势。

更准确说,招商银行是银行业创新的标杆,招商银行金融科技输出也是银行业在科技层面孜孜不倦创新楷模。

为什么至今为止有些人的电脑系统还在使用XP?

节约成本费用,不得不用低配置电脑。

有一些人的电脑,可能从买回来之后,就从来没有更换过。

比如我们公司的电脑,历史就有点?悠久?,从购买到现在,服役至少20年了。我现在使用的还是Microsoft Windows XP professional 2002版本。你可以想象这台可能比00后还要大的电脑,使用了这么多年之后,它该是多渴望退休?

不过虽然它的配置相比起现在的主流电脑配置是非常低,但是基本的办公使用,还是能够满足需求的。所以老板在购置新电脑方面,是?精打细算?过的:与其买新的电脑,全部行政办公人员更换电脑设备,不如还继续使用老的电脑系统跟老的电脑配置,反正更新电脑之后,工作的内容没有改变,创造的效益也不会因此而增加,何必呢?

所以很多人不得不继续使用这种很有年代感的电脑系统?

维持电脑能够工作,只能使用老版本系统。

当电脑的配置比较低的时候,想要安装更为高级的系统,就容易导致硬件出现了问题。

我们的网络管理人员,也曾经给我们的系统进行过升级,将原先使用xp系统升级为WIN7系统,结果由于硬件配置太低,很多系统功能没能发挥出来,反而造成了系统的故障,他每天的工作量还因此而增加了不少。

后来他又不得不把WIN 7 系统再换回 XP系统了?而从那以后,哪怕win7 都升级出WIN10 了,我们也是岿然不动?继续用着我们的XP系统?

其实升级系统是非常简单的事情,网络上能够找到很多免费系统资源,只是装个系统的话,并不需要什么成本。但是要让配置跟上系统,那就有点费钱了?所以为了维持电脑能够继续使用低配置的硬件进行工作,还是保持低版本的系统吧。

习惯了老系统,懒得换。

不同的Windows系统,都会有不同的设置、界面、功能,用户在使用的时候,需要根据新系统的特性来进行学习、调整。但是很多人都已经用习惯了原先的系统,并且也觉得原先的系统好用,能满足自己的需求,自然不会去更新系统了?

就好像win7跟win10 系统的使用上面就有了非常大的变化,更不要说XP跟WIN10 系统了?

系统能够向下兼容,无法向上兼容,用老版本可以省掉一些麻烦。

以我们公司为例,一些新系统软件发来的文件,有一些是我们无法正常打开的,有时候还需要客户降低版本,转版本之后再发给我们,我们才能够打开文件。而系统也是这样,好的系统大多能够向下兼容,但是低版本的系统则无法向上兼容?

跟我们合作的公司,大多也在使用了老版本的软件,如果我们升级以后,我们每次都需要再转一次格式才能发送给客户,彼此的工作效率都会因此而降低,所以还不如不直接使用老版本系统。

一位银行人的亲身经历:为什么继续做聚合支付业务?

本文是一位银行从业者的投稿。其站在银行的角度,分析总结了近3年,其所在银行在聚合支付领域的营销推广方式,遇到的难点,以及对未来的思考。

为什么千疮百孔的我们,还要继续做聚合支付业务?没有为什么,就只是因为,做好这一件事,是笔者在三年前立下的一个从业愿望。三年过去,感谢这一路过来支持和帮助过我的朋友。

在这里,笔者想起清代诗人郑燮的《竹石》,“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笔者用这首诗来归纳这几年的业务开展历程,是再贴切不过。

预计笔者及所在团队们,仍然将花以数年的时间,继续坚持尽力做好这一件事,直到达到主要市场绝对占有率为止。

C2B商户普遍做,B2C商户重点做

这个业务没有什么高大上的地方,基本上各家行都在做,但为了避免引起不必要的误解,笔者还是把我们所说的聚合支付业务简要说明一下,至少是划一个业务边界和范围,同时,也对行里与之相关的情况做一个简要的说明。

当然,为了避免读者对号入座,所以笔者也对文中部分数据进行了调整,希望大家能从缘由上多多交流讨论,借此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同时也对还在继续努力推进这项业务的同业及同事,给予互相慰藉。

本文中所指的聚合支付业务,是指向本行小微商户提供的一种支付产品,本质上属于条码支付,与 银行卡 收单业务基本一致,只是支付方式和终端形式有所不同。

其主要业务形式以C2B支付的台卡固定码(以下简称C2B商户)为主,次之为B2C的软硬件终端的扫码方式(以下简称B2C商户),前者主要为零售小微类商户为主,主要为餐饮、生活服务类行业商户,后者主要以较大型或者支付场景频率较高的商户,如医院民生、大型商超、公共服务类等。从商户数量占比上,前者数量较大,但总体交易额较小,后者商户数量占比较小,但总体交易额偏大。

在笔者及所在团队一致认为,C2B支付形式商户,在业务的形式意义更大,但业务利润贡献程度不高,推广及维护成本率偏高,B2C支付形式商户,在业务的营收上贡献更大,推广及维护成本率偏低。

所以,笔者及团队所在行,在开展业务的时候,一直做了两个要求:一是普遍做好C2B商户的推广,二是重点做好行业B2C商户的推广。

聚合支付营销管理:从网点分组营销到商户 费率 补贴

在本行环境上,笔者所在部门为互金部,为总行直属一级部门,与零售部平级。该业务在推广上线前,所有工作具体由互金部负责,上线后开始由互金部与零售部共同开展工作。在绩效考核上主要由互金部负责,在网点培训及宣传上主要由零售部负责,业务所产生的存款及中收、附带衍生业务绩效,由两个部门分别进行双算。

另外,我行也在开展银行卡收单业务,由我行间连银联,因此我们在智能POS上加载了聚合支付业务,即主要为B2C支付形式,因此,银行卡收单商户也是聚合支付业务的B2C商户。由于该业务,主要以C2B商户为主,所采用的结算账户主要为银行卡,本行的一线网点、柜员等相关工作由零售部负责,因此该业务在本行纳入了零售业务体系。

同时,互金部的本是由零售独立而成的一级部,因此,在该业务推广过程中,虽主办部门为互金部,但零售部对该项业务的推广也给予了最大化的支持。

截止目前,行内聚合支付商户刚突破2万户,日交易额在1000万上下浮动,日交易笔数约15万笔,商户日活约20%,结算账户月日均存款约6亿,中间业务收入和支出在年1000万,纯中收未开展补贴前约10bp。这个数据对于大行而言很小,但对于六线城市城商行而言,能养活团队。全部商户为本行网点工作人员直接营销的商户,无渠道类合作商户。

在营销管理上,从17年年中开始,持续开展网点分组营销竞赛活动,同时辅之于商户费率补贴活动,才得以在0费率和低费率的杂乱市场环境下谋得一线生机。

在团队配置上,目前部门主要由两名同事专职负责该业务,一名同事负责业务管理,一名同事负责科技事项。在系统建设上,在业务开展初期,为减少项目前期成本,采用了系统租用的SaaS服务方式,在对业务不断进行总结后,下定决心采用了系统自建的方式。

聚合支付业务具备的几个特质

各家行,牵头部门在开展此项业务的时候,各个行的情况不一,自然存在的出发点也不一致。有的是,为部门谋取一个增量业务,有的是为行里谋取一个增量产品,有的是纯粹的存款或者中间业务收入,有的是为了谋取更多的小微商户,有的单纯是为了和行内银行卡收单产品竞争。当然,或许也有的是为了爱情。

以下,笔者讲的不正确的地方,权当抛砖引玉,尽请谅解和指正。

从C2B的形态,来看聚合支付业务,聚合支付业务具备几个特质。

首先, 聚合支付业务最大的特质之一是新渠道融合。在笔者看来,这是聚合支付业务与银行卡收单业务最大的不同。众所周知,传统商业银行的客户服务渠道,主要以网点和电子银行为主,但结合聚合支付业务的C2B支付形式来看,聚合支付业务在下一个阶段里,将成为银行增长点最大的主要渠道和客户入口。

传统互联网多年以来总是教育我们,得终端者,得天下。聚合支付业务其特殊的技术实现方式和信息流转方式,当聚合支付业务占有率达到一定阶段后,乐观预估,既得终端,也得天下。

当我们铺设越来越多的C2B支付立牌后,我们的客户服务方式将由以前的网点向电子银行转移,变为网点、电子银行向聚合支付渠道转移,当每日数十万笔的交易量和客户触达次数,极有可能成为银行对客服务的新的主要渠道。

其次,聚合支付业务具备新的零售获客特质。这一句话,可能这么讲会有一些晦涩难解。以一组数据为例,由于聚合支付业务的技术特性,我们从一开始对每一位付款人,即小C客户,对其进行了标记。主要是客户使用微信支付时,我们通过微信的开放接口,获取了用户在微信唯一的openid,当用户在使用 支付宝 支付时,我们通过支付宝的开放接口,获取了用户在支付宝的唯一id。

同时,通过活动及技术方式,引导用户留存手机号码,并同时针对每一个小C客户预分配了客户ID,进而实现了对小C客户的标记识别,通过三年的时间,我们标记的库存小C用户达到了700万户,而我们银行存量零售客户不足60万,有效客户不足20万,日活客户就更低了。

虽然,我们现在还不知道单一某个特定客户ID的具体姓名,身份证号等,但小C客户的行为一直在库里以每日数十万笔进行不断积累,一旦零售产品群开始完善,先期针对这类客户群体进行刚性转化,将可能带来新的潜在客户群体,及新的业务增长点。

其三,聚合支付业务将可能是直销银行3.0的初期形态。如果我们把从2013年开始逐渐流行的搭建直销银行APP看成是直销银行1.0版本,把2017年开始逐渐流行的基于账户的联合 贷款 、联合存款等看成是直销银行2.0版本,那么聚合支付业务将有可能,立足于本土,演变为在跨界获客、异业展业的直销银行3.0的初期形态。

当然,也有可能是银行业务O2O结合的最佳案例。结合聚合支付业务的形态,我们可以在业务交互的任何过程中,对用户进行银行服务或产品的直接转化,无论是小B商户还是小C客户,无论是负债,又或是贷款类产品,都可以尝试性开展直销银行业务形态的直销银行业务。笔者始终认为,直销银行不应该是一个APP,而是一种业务形式,也或者说是一种业务形态。

其四,聚合支付业务可以作为新营销、新业务的试验田。随着人民银行217、281、296的规范性和监管性文件出台,聚合支付业务的合规标尺已经逐渐形成,给了开展此类业务的银行较为明确的规范化指导纲要。那么,这也表明,聚合支付业务已经从市场乱象的状态,逐渐转移为标准化的支付收单业务。前期各家机构开展的费率战、地推营销战等手段,将在后期逐渐乏力。

什么意思呢?我们很难再去通过价格优惠、市场培育期的福利来提高市场占有率、业务体量的较大增长点。前面已经提到了,我们从未间断的开展费率优惠活动,即便如此我们的商户活跃度也只有20%,有时甚至不到20%,但我们也可以预见的是,一旦补贴活动取消,或不再延续,商户的活跃度将进一步降低,我们不可能再继续进行价格费率战。

那么,接下来要做的重要事情,商户后服务,或许将成为该项业务的核心竞争力之一。这里要讲的商户后服务,不止是银行工作人员对商户的持续营销和跟踪,更主要的是,通过聚合支付业务的技术和业务流程特性,为商户提供其他非金融性服务的可能。

前面有一段数据,已经提到,目前日均交易笔数15万笔,绝大部分交易是由C2B支付形态的构成,那么根据支付即会员、支付即账户、支付即服务的特性,理论上,我们有机会与小C客户进行日月50万次的触达与交互,这50万次对于商户而言,则意味着流量,我们可以尝试性将这50万流量在不同类型的商户之间,进行有偿和无偿的兑换与流转,如对新进特惠合作类商户进行全库导流曝光,由于商业银行的市场局部性,这种流量的运营,或许对库存内商户更有价值,更有优势。所以笔者坚持认为,聚合支付业务,或许可能是银行能自建运营的场景之一。

其五,结合B2C的业务形态,以及大商户的服务方式,聚合支付业务或许是最典型的B2B2C的业务形式。配合B2C的业务形式,已经可以预见,这已经是《Bank 4.0》里提到的,我们可能不知道未来银行是一个什么样的东西,但我们可以肯定是未来的银行是一种服务,存在于任何介质和形态的银行服务。

笔者始终认为,最近火热的开放银行,终究开放的不是一套接口那么随意,而是开放的银行的中后台能力,开放的是银行软实力,开放银行业务开展的好与坏、是否能落地,绝大程度上,取决于该银行的中后台能力是否足够扎实。

举个例子,银行的运营管理是否足够健壮,业务流程管理是否足够规范,风险识别能力是否经过了长期了生产验证和逐步迭代,以上的种种,都集中体现为全行性质的中后台能力,绝非某一个部门,如科技部、或互联网部主导去推进一个开放一套API这么简单,但凡这些中后台能力不足的,最终都会去踩很多的坑。有计划开展开放银行的同业,或许可以尝试一下,先期开展聚合支付业务的开放,然后依次类推和借鉴复制。

从聚合支付到银行内部资源整合

回归一下正题的前半句,为什么我们是千疮百孔呢?

聚合支付业务,我们从2015年开始调研,那个时候,内部还叫移动支付业务,现在内部的发文文件统一称为条码支付业务,但笔者更愿意叫聚合支付业务,主要还是因为这个业务具备很多银行卡收单业务不具备的特质。

在合规性文件出台以前,我们一直在参考银行卡业务规范文件,但由于受于的市场偶发性诱惑太大,团队处于成长阶段,行内大环境对业务的理解程度逐渐成熟,初期业务体量不足亟待业务增长上量,管理不善等,在一段时间,曾误入了歧途,导致给行里和团队带来了一些困惑,甚至是损失,幸得业内专家悉心指导,才得以回归正途。

笔者团队,目前主要在做几件事。一是自建自营创新性零售负债产品;二是自建自营数据类信贷产品,对客零售和小微;三是从系统建设层面,搭建内部的开放平台;四是不断修炼团队的运营、风控和技术能力,修炼内功;五是不断的告诉行里,这个业务,在账面上真不挣钱,但做好这个事情的长期意义巨大。

当聚合支付商户数达到一定的体量,在笔者行所在六线城市,商户数再翻一倍时,立即对渠道、产品、团队进行优化整合,或许为实现由量变转为质变。

经历了数年的坎坷,沉沦以及浮躁后,现在逐渐开始变得异常的平静。我们能够清晰的认识到,我们所绘画的蓝图,或许会很晚才会到来,又或许是,压根就不会到来,但我们仍然坚持做着现在看起来都非常微不足道的事情,我们仍然保持乐观的心态,去等待未来最终美好的那一天。

结语

最后,引两则宋词作为本文的结语。

一则是,辛弃疾的《贺新郎?甚矣吾衰矣》。

“甚矣吾衰矣。怅平生、交游零落,只今馀几!白发空垂三千丈,一笑人间万事。问何物、能令公喜?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情与貌,略相似。

一尊搔首东窗里。想渊明《停云》诗就,此时风味。江左沉酣求名者,岂识浊醪妙理。回首叫、云飞风起。不恨古人吾不见,恨古人不见吾狂耳。知我者,二三子。”

另一则是,苏轼的《定风波》。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 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今后之事,不可言,尽随缘。

银行研发部待遇好不好

一般来说银行研发部门的待遇非常好。有大学本科计算机专业学历的也比较好进,因为银行的研发基本上是创新的,所以任何单位如果有创新,工资都很高。

一、银行研发部人员

工作职责:

1、作为银行云核心系统专家,负责核心系统建设(2-3个模块)、技术突破、日常运维、开发管理等工作。

2、负责银行系统各迭代周期下需求、设计、开发、测试、上线等生命周期的管理和协调。

3、支持核心系统开发框架的研发,在较少的指导下实施关键技术的实施。

4、在日常开发中不断重构和优化代码。

5、为团队中新的年轻开发人员提供有效的指导,帮助他们快速成长。

6、关注现有或未来系统并结合新技术提出创新解决方案。

工作要求:

1、本科以上学历,计算机软件或相关专业。

2、熟悉银行业务知识,熟悉银行存款、支付、结算、会计和清算系统,3年以上银行系统需求、设计和开发经验,2年以上领导开发团队的项目经验。

3、精通不同业务场景下的设计模式,熟悉互联网技术框架和分布式开发系统。

4、熟悉数据库知识,有数据库设计经验。

5、熟悉持续集成和持续交付的概念和实践,相信敏捷开发的宗旨。

6、熟悉云计算模式、云软件交付和部署方案等。

二、银行有五个常见部门

1、营销管理部:包括个人金融、企业金融、机构金融、银行卡业务部、结算与现金管理部、普惠金融业务部、网络金融部。

2、利润中心:包括金融市场部、资产管理部、资产托管部、私人银行部、投资银行部、贵金属业务部等。

3、风险管理部:包括信贷管理部、风险管理部、内控合规部等。

4、综合管理部:包括办公室、人力资源部、财务会计部、国际业务部、渠道管理部等。

5、支持保障部门:包括运营管理部、企业文化部、直属党委、监察办、安全保卫部、信息技术部、离退休人员管理部等。

请注意,不同银行设立的部门并不完全相同,通常存在一些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