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农村信息化工作调研报告

2.鹤城的资料,急

农村信息化工作调研报告

富拉尔基技校-富拉尔基做电脑系统

#报告# 导语加强农村信息化建设,是新时期党建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以下是 无 整理的农村信息化工作调研报告,欢迎阅读!

篇一农村信息化工作调研报告

加强农村党组织建设,是新时期党建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执政能力的有效途径,是促进农村改革、发展、稳定,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决定性因素。搞好以村党支部为核心的基层组织建设是一项具有伟大战略意义的工程,任重而道远。按照省委万名干部进万村入万户活动的统一部署,根据县委组织部的安排,我们***局派员对驻点张塝村的情况进行了全面的调研,下面就调研的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村位于我县北部,是当地乡镇的一个城中村,距县城只有45公里。该村版图面积4平方公里,有15个自然塆村,9个村民小组。全村共有1598口人,其中常年外出务工人员440名,耕地面积有889.5亩,其水田面积793.2亩,旱地面积96.3亩,山林面积1300亩,其中有林面积500亩。村民以种植业为主,主要经济来源靠务工收入,2010年全村经济收入1600万元,上年人均纯收入2600元。村级集体经济薄弱,目前还有负债110万元。

 二、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情况

 1、党员基本情况:该村设有1个农村党支部,党员有43名,流动党员13名,60岁以上的11名,占26%;高中及以上的16人,占37%;困难党员8人,占19%;致富无门的5人,占11.6%;致富带头人24人,占56%。

 2、村党支部班子情况:村党支部委员总数为3人,40岁以下的1人,占委员总数的33%,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3人占100%。正在接受培养的入党积极分子5名,培养两年以上的2人。

 3、村党支部作用的发挥情况:村级各项组织机构健全,按省委五个基本、七个体系建设要求建立了规范的党员群众服务中心和切实可行的各项工作制度,村里能做到按章理事、按程序办事。两委班子成员整体素质较高均能在自身致富上起一定的带头作用,能认真履行自己的工作职责

 三、惠农政策落实情况

 张塝村2010年粮食种植面积795.77亩,其中早稻种植面积8.8亩,中稻种植面积777.28亩,晚稻种植面积9.69亩,油菜种植面积300亩,棉花种植面积46.2亩,小麦种植面积117.6亩,玉米种植面积28.7亩;农民应得粮食直补资金12407.99元,农资综合直补48025.61元,良种补贴资金17048.55元,自进驻张塝村,我们迅速进村入户逐一走访农户,我们通过听、问、看等多种形式深入了解,农户对粮食补贴资金发放程序很满意,没有发现截留、挪用、抵扣粮补资金现象,资金发放全部以一折通形式直达农户手中。

 四、农村民生情况

 1、该村20xx年有困难户118户,涉及贫困人口383人,已落实农村五保待遇7户,保障人口7人,落实农村低保待遇户,保障人口99人,落实优抚待遇9人,落实生育奖励扶助对象7人,落实独生子女待遇1人。所涉资金全部以一折通按时直发农户。

 2、该村现有国家大中型水库移民124名,其中原迁移民34名,后续移民90名,按照国家政策原迁移民每年每人600元生活补贴均以一折通形式如数发放到对象手中。

 3、通过调查该村民生保障体系比较健全,村支部村委会始终把关注民生、惠及民生、保障民生牢牢抓在手上,每落实一项民生政策他们都按规定程序不走样、落实政策不偏差来严格要求,村民心气顺、无怨言。

 五、农业生产情况

 1、该村属丘陵地貌,土地贫瘠,耕地相对匮乏,人均耕地不足0.5亩,大部分村民沿用的还是传统的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耕作模式,主要是以种植水稻为主,由于现有水利设施年久失修老化严重,基本农田排灌困难,大面积农田面临望天收,耕地利用率低,大面积农田只种一季稻,基本上是为了粮食自给。尽管国家有这么好的种粮补贴政策,农民种粮积极性依然不高,仍有东干渠以上不能排灌的基本农田处于抛荒状态。该村村民谈起种田还是连连摇头,他们给我们算了一笔账:种植1亩一季稻能收稻谷900斤折款900元,需要投入良种100元,化肥农药150元,人工500元,水费20元共计770元。到农民手中所剩无几,因此还是有很多农民弃耕外出打工。座谈时他们强烈呼吁希望上级有关部门能够管一管农村水利设施维修这一块。

 2、该村现有山林面积1300亩,大面积是荒山,林木覆盖率不足30%,主要是松树,杉树。有少量樟树。当地村民对林业创收没有明确思路,谈起山林开发利用思想顽固,既不愿意利用用外资开发,也不愿意承包本村农户经营,他们害怕山林被承包经营村民烧柴成问题,抱着山林就是为了老百姓用材的思想,村民滥砍滥伐现象比较严重也非常难于管理,所以该村山林很难发挥效益。

 3、该村现有果园三个,分别坐落在一组、六组、八组、约计面积200亩,因果园果树是在上世纪九十年代栽植的,品种老化无钱改造升级不能产生效益,目前一组梨子园无人承包处于闲置状态,已发包出去的两个果园场收益低微。当地村民对果园场经营颇有微词热切盼望村级投入资金改造变成村级支柱产业。村里还有意杨经济林基地1个约计面积100亩,基地树木长势良好,这是该村今后的一笔财富,但后期必须加强管护严防人为破坏。

 六、农民就业情况

 该村现有劳动力837人,劳动年龄内795人,实际从业人员780人,其中在本地从业340人,外出从业人员440人,外出人员中组织的40人;中介组织外出的20人;企业招收的80人;农民自发外出的300人;外出人员中主要从事第二产业,年收入均在1.5万元。该村为增加群众就业门路还大力进行招商引资,通过村支部、村委会不懈努力现已引进两家服装生产企业可安排就业人员300名,其中圣威狼服饰已成为村党员双建双带基地,该基地发挥了技术培训、安置就业的双重作用。该村实现了不出家门口就能就业。但是村民自主创业成效不明显,尽管群众创业热情高涨,但缺乏创业可行性项目和创业基金,他们急盼引导支持和给予资金扶持。

 七、社会事业发展情况

 当地群众反映该村近几年各项社会事业有所进步,主要是以下几方面成绩明显:

 1、村民住房条件大面积改善,全村共有395户,已有84.5%的农户住上了楼房。2010年以前国家投入危房改造资金35000元帮助村改造危房6户,使6户困难户住进新房。

 2、该村有80%农户吃上了安全卫生的自来水,其中有40%农户吃的是镇水厂统一供应的自来水。

 3、20xx年数字电视光纤就已拉通,全村98%的村民看上了有线电视或数字电视。目前只是数字电视还没有实现整体平移,老百姓期望看上数字电视,但他们对收费偏高有异议。

 4、早在上世纪90年代该村就实现电话通村组,截止目前村有92%的农户用上了固定电话或手机,村已建电信基站1座,联通基站1座,移动基站1座,全面实现通话信号全覆盖无盲区。

 5、全村有14%的村民步入信息高速路用上了互联网,学会了在网上查询信息、发布信息、网上购物。

 6、村里有60%农户拥有摩托车;有8户购买了小汽车,大宗电器冰箱、洗衣机、空调等也进入了寻常百姓家中。

 7、全村有适龄少年儿童256名,得益于国家义务教育两免一补的好政策全部在校上学,部分贫困生享受到了生活费补贴,连续10年实现适龄少年儿童入学率100%;在校生巩固率99.5%。群众对义务教育政策拍手叫好,只是对教育收费不规范小有意见,比如说学校推行的学生平安保险、学生奶征订、课辅读物征订、学生生活费等等没有严格按规定程序操作。

 8、村民全部参入了农村新型合作医疗,村里建了规范的医疗卫生室,免费为所有60岁以上老人建立了健康档案,做到了定期免费跟踪服务,农民就医最远距离不到1千米。

 9、部分村民参与了社会养老保险,保险途径有社保、商业保险、还有部分农民工在外务工厂家给他们购买了养老保险。

 10、村里建起了远程教育基地、图书室、文体活动室和休闲活动场地,村民学有阵地、玩有场所。

 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情况

 1、通过考察,张塝村近几年已投入资金120多万元修通通村水泥路1.2千米,通组水泥路3千米,45%的村民出行比较方便,还有55%的村民急盼修通通组水泥路,他们说:有一脚好路不仅出行方便还可降低生产成本。

 2、湾村大面积排水系统不畅,没有统一规划设计,时常引起邻里纠纷。

 3、村里渠道、塘堰基本处于停用状态,水利基础设施老化,百姓不愿出义务工村里又无钱修善,村民对此意见比较大。

 4、村民保护环境意识不强,垃圾乱堆乱放,村里没有固定的垃圾存放点,村民厕所随处乱搭乱建严重影响村容村貌。

 九、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和社会管理情况

 村里基层组织机构健全,各项社会管理比较有序,基本实现村民自治、民主管理。

 1、村级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情况较好,建村以来无重大刑事案件发生,村里成立了护村队,设立了治安中心户,做到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难事不上交;只要是发现矛盾纠纷苗头都能做到第一时间化解。

 2、村里还成立了计生协会,自动入会会员达到了243名,计生协会在管理该村计生事务上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20xx年该村目前无政策外生育,在计生协会的作用下,该村计生工作实现了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老百姓称之为计生协会是计生对象户的娘家。

 3、该村在重大事务上均能做到三公开,特别是村级财务上透明度是相当高的,村有民主理财小组并建立了一套完备的财务管理制度,财务工作定期接受审核,按期上墙公开接受村民监督,对村民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及时收集并把处理结果反馈当事人。另外,调查中我们看到村级党务政务公开栏上惠农补贴资金、农村五保低保、村级财务等均已上墙公布。据村民介绍该村在落实上级惠农政策上一律是由村民代表会说了算,代表会决议及时向村民公开。

 十、农村改革面临的问题

 自农村税费改革以来,农民真切享受到了国家公共财政的阳光雨露,但也暴露了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通过调研梳理群众反映有如下几个方面:

 1、基层组织建设还需进一步加强,党员干部服务群众的意识也要加强,能力亟待提升。

 2、农村公益事业进展缓慢,甚至有些公益设施根本不能发挥作用,无人管也无人问,百姓出现了极端思想总认为现在所有建设都是国家出钱,这是一个非常危险的信号。

 3、人员流动性大,计生工作难以开展。

 4、农民致富门路不宽,缺资金、缺技术依然是制约农民致富的瓶颈问题,虽然国家有支农信贷政策,但信贷手续繁杂资金到位不及时影响百姓信心。

 5、教育不均衡,农村孩子不能享受到良好教育,这一现状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后劲。

 6、村级债务化解事关农村稳定,也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农村不稳定因素的导火索。

 7、农民对国家政策理解不深不透,有一种只想索取不想履行义务的错误思想,就连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这么好的政策也难以推行。

 8、农村土地市场亟待规范,老百姓错误认为自个儿的承包土地想用来干什么就干什么,想卖就卖,想建房就建房,一度还有些地方出现顶风违建。

 9、农村弱势群体生活条件差,空巢老人及留守儿童逐年增多这一社会问题亟待关注。

篇二农村信息化工作调研报告

党的xx大报告指出:要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当前,我镇正面临良好的发展机遇期,也正处在加快发展的新的历史起点上。面对十二五新一轮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任务,我们必须以党的xx大精神为引领,深刻认识新形势下做好三农工作的重要性,进一步强化重中之重的战略思想,不断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稳步推进农业发展,实现农业和农村经济的转型跨越,推动我镇经济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

 一、农业农村工作发展现状

 我镇现有涉农办事处X个,共X个行政村,农户数XXXX户,农业人口XXXX人,耕地面积XXXX亩,农民专业合作组织XX个。近年来,我镇上下在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农业农村工作始终坚持上级党委、加快发展特色现代农业发展方向,以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为主线,以项目建设为支撑,大力发展农村经济,积极推广特色产业种植,努力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条件,深入实施移民扶贫开发,健全完善民生保障机制,促进农民创业增收,农业优势产业进一步发展,农村经济继续保持较好增长势头,农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

 1、特色产业稳步发展。以发展现代休闲农业为主题,引导群众积极调整种植结构,大力发展特色农业、效益农业、节水设施农业,形成了以农家乐为主的特色产业。

 2、农业产业标准化体系日渐完善。以基地为依托,以市场为导向,着力培育和发展大场大户,推动区域内主导产业的优化升级,以狮山茶场客家风情园为代表,实行合作社+基地+农户的产业经营模式生产,带动了周边XX多农户发展现代农业,直接解决了XXX多人的就业问题。XX年引进茶叶新品种黄金芽等优良品种在XX分场建立高产示范基地,目前基地面积XXX亩。

 3、城乡一体化建设水平不断提升。坚持高起点定位,以建设布局合理、设施配套、村容整洁、环境优美的新农村为目标,以项目为抓手,农户参与为主体,社会帮扶为补充,以整组推进为主要形式,以合水分场试点村为突破,全面创新农业和农村经济体制机制,推动要素向农村配置,完善农村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体系,推进农村道路铺筑,农村危旧房改造,加大村容村貌整治力度,不断改善农村发展环境,提高农民生活水平。

 4、生态环境治理持续推进。紧紧围绕实施生态立镇发展战略,扎实安排部署,精心组织实施,狠抓措施落实,组织实施了林业特色产业、重点生态公益林、新农村绿化美化等林业生态建设项目,全镇林业生态建设呈现出了良好的发展势头。

 5、扶贫开发工作成效凸显。抢抓省、市全力支持移民扶贫开发项目实施的机遇,动员组织广大移民群众全力开展农业生产和基础设施建设,扶贫开发呈现出统筹协调推进的良好局面。

 二、制约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我镇常住人口占总人口的40%,农业特别是耕地十分匮乏,尽管近几年全镇的农业和农村经济有了较快的发展,但农业本身还存在一些障碍性的问题和制约因素。

 1、结构因素。农业内部,种植业比重相对偏大;蔬菜、畜牧产业链条仍不够完善,加工龙头企业数量偏少、规模较小、辐射带动能力较弱,而有的加工企业与基地联系不够紧密,尤其是畜牧业生产还缺乏能够带动产业发展的骨干龙头企业。

 2、市场因素。现有的农产品销售渠道还不畅,农产品在市场开发上还没有完全走出去,农业标准化建设、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仍然滞后,优质不优价的问题较为明显。

 3、机制因素。在当前的双层经营体制上,土地过于分散,土地集约规模经营短期内还难以破题;农村合作组织与农户之间的关系较为松散,与农户、与基地衔接不够紧密,利益联结机制仍不够完善,难以满足农民对资金、技术、信息、销售等服务的需求。

 4、资金因素。信贷政策不宽松,担保条件比较苛刻,的投放面和投放额还难以满足农业生产的资金需要。同时,能够争取上级扶持的农业项目较少,进入农业领域的社会资金和工商资本也比较少。

 5、客观因素。近两年中央新政策的相继出台,在给农业和农村经济带来积极影响的同时,一些现实的问题也随之凸现出来。表现在部分干部的方法和思维方式还不能完全适应这种新的变化,沿袭着传统的抓法,缺乏研究产品流通、研究市场、研究技术服务的本领;乡村组织原有职能在逐渐弱化,对农民的约束力较差,组织难度较大。

 三、建议和对策

 1、突出产业规模效益,加快现代农业建设。按照集中连片、节水示范、特色高效的要求,围绕农家乐特色产业,在充分尊重群众意愿的基础上,通过市场引领、利益驱动、扶持、项目支撑、部门服务、龙头带动等措施,大力扶持推广以农家乐、农家客栈为主导产业,持续带动农民增收。

 2、强化科技示范引领,不断延伸产业链条。从人、财、物方面逐步加大对茶叶基地的支持力度,重点推广农业高效新品种、新技术,全面提升农业科技含量,充分发挥高效农业的示范带动作用。拓宽信息流通渠道,逐步开展专家咨询、技术指导、技术培训、质量监控、共享、产品交易等工作,推动农业萌生新的亮点、新的发展空间,逐步形成强势品牌。

 3、持续推进扶贫开发,着力改善发展环境。按照项目做支撑、政策做保障、产业做龙头、基础做铺垫的要求,取适当集中、连片开发、整村推进的模式,集中财力物力扶贫攻坚,把覆盖移民乡村、增加移民收入的产业开发和区域性特色产业发展结合起来,通过项目带动,推进移民乡村土地改良、基础设施建设、移民科技文化素质提升等重点工作,着力提高扶贫开发效益。

 4、优化农村配置,全速推进新农村建设。结合禀赋和区域比较优势,创新建立以为引导、农民为主体、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统筹投入、集中建设的新农村模式,加大农业和农村整合配置力度,集中力量打造连线成片的居民点改造精品亮点。实现农村人口向集镇、城镇的逐步转移。

篇三农村信息化工作调研报告

一、农村网络现状

 富拉尔基区下设两乡,共有行政村10个,总人口3.39万人。根据实地调研,目前移动通信和固定电话业务已经全部覆盖;宽带互联网业务除了海格村外,其他九个村实现了光纤到村、宽带到户;无线数字电视实现村村通。另外,富拉尔基区的十个村屯现已经具备了基于固定电话业务开通的平安互助功能,此功能不但实现了村民危难时能够自救,而且还实现了村民之间的互助功能,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二、农村信息化应用状况

 (一)在七个农村中小学中,除了海格村外,均开通了宽带互联网业务,实现了农村学生的互联网内容教学,但在教育远程共享方面,由于资金问题,均没有实现。

 (二)所有的村均没有建立信息服务站,没有一个公共的、可供全村农民共享的信息服务系统,没有专职人员负责农村信息服务的推广和应用上的引导。致使绝大部分村民依然在沿袭传统的耕作意识,从众意识强,思想落后,距离建设新农村要求有一定差距。

 三、农村信息化建设面临的难题

 近年来,我区农业信息化工作有了较大进展,但农民对农业信息的利用状况并不十分理想。究其原因,一个带有普遍性的问题是农业信息网络推进乡村后,入户遇到了障碍,农业信息得不到广大农民充分有效的接收和利用。主要有以下方面:

 (一)农民的信息意识淡薄。农民的信息意识呈现出一定封闭性,主要表现为对信息情报反应迟钝、缺乏应用信息的积极性、敏感性。因而对信息技术需求欲望低。这种现状,使农村仍然存在着信息流、物流不畅,生产、销售和需求相脱节,一些农产品被压等压价,甚至出现滞销等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信息化建设是当务之急,这一点必须形成共识。

 (二)农村信息服务水平较低。农民自身满足其信息需求的能力是十分有限的,农村专业信息技术人才匮乏。实现信息化,人才是关键。由于农业发展相对落后,信息技术人才很少,尤其是高素质信息技术人才更少。同时受经济能力制约,很难吸引外地人才。

 (三)农村信息服务推广力度有待加强。农村信息服务推广离不开统筹协调,才能使各个领域协调一致地将涉农信息有效落地,才能通过信息服务实现调整产业结构、扩大销售渠道、提高农户收入的目标。这不仅需要对此项工作增大人力、物力,更重要的是在前期的信息化服务推广工作中,增大财政投入。由于财政困难,信息化建设缺乏专项资金扶持,加之村集体经济薄弱,以致信息化建资金投入不足,严重影响了前期的信息化服务推广工作。

 四、加快农村信息化建设的意义

 (一)转变农民观念,提升农民素质,改变农村的风貌。农民可以通过上网查价格、上网查政策、上网选择良种、上网销售和购,在网上听课学习农业科技知识,网络信息在农民心中会成为一种依赖,成为学习实践、与外界沟通的桥梁。信息化不但能增长农民的见识,还会增强公民意识,渐渐学会运用知情权、管理权、监督权,村民民主自治的水平也将会明显提高。

 (二)推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使传统的生产方式发生变革。如今电话、电视、电脑多源的信息渠道使农产品价格公开透明,销路增多,农产品坐地增值。市场化的农产品价格直接影响了再生产取向,也将自发地引起农村产业结构调整。譬如山西省应县龙泉村以产胡萝卜为主,过去没有网络,胡萝卜找不到销路,只好喂牛。自从有了网络后,从未滞销,而且价格高。通过网络还从日本引进了新的优良品种。如今按订单生产,远销东南亚。胡萝卜种植面积达到了6000亩,占全村耕地的一大半。每年户均收入两万元,人均6000元。胡萝卜的大量生产,又带动村里发展起了胡萝卜科研、加工、冷库储藏等产业链。龙泉村先后上马5座冷库、4个储藏库、1个高产试验中心。村支书刘建银说:“鼠标和键盘已经成了新时代农民的锄头和镰刀,是离不开的生产工具”。

 (三)推动农村医疗、教育等社会事业加快发展。目前远程医疗、网上门诊、住院预约、远程诊断等等网上医疗功能均面向社会开放,极大方便了社会就医途径。另外,农民也可以通过互联网了解各种疾病的防治、预防和保养。农村信息化工程带来了农村远程教育。通过有效建设远程教育网,使农村中小学连上北京101远程教育网,通过互联网,成立好课堂。以此引进先进的教育,拉近城乡教育差距,弥补农村教学的严重不足,缓解农村师资匮乏的问题。

 五、几点建议

 (一)增强信息意识,加强。

 组织领导。开展农村信息知识宣传和教育,增强广大干部群众的信息意识,提高对农村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强化组织领导,成立专门领导机构,协调信息化建设各职能部门,通力协作,密切配合,形成一个强有力的组织领导机制。

 (二)多方筹措资金,加大投入力度。

 农村信息化建设是高技术、高投入的社会公益性工程项目,必须依靠资金支持。一是每年财政预算中要有地安排信息化建设专项资金;二是动员社会各界,特别是信息化建设职能部门加大投入力度,积极扶持农村信息化建设;三是千方百计向上争取专项资金。通过信息化手段帮扶农村脱贫致富,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实现农村跨越式发展。

 (三)加强对信息的收集整理、加工增值和应用管理,建立完善的农村信息服务体系。

 宋俊德教授提出“内容建设比网络建设更为重要,而这项工程通信运营商是无法独自完成的,需要各级的支持”。宋教授建议“在通信运营商搭建了信息沟通的平台后,各级、研究院所、科技单位应该有意识的在农村信息化问题上形成共识与合力,依据各自的长处为农村提供有指导意义的内容,如先进的种植方法、防灾方法、预警信息等。同时,应该给予实施内容交流平台建设的单位一定的支持,如财政、税收等政策支持”。我区当务之急是建立完善的农村信息服务体系,应该在各村建立信息服务站,聘用专兼职信息员。作好信息分析和对未来农业经济形势的预测,较好地分析农产品生产和市场状况,使一些农业信息对农民的生产经营具有指导性,推动农民对网络信息的有效利用。并充分调动涉农企业、农产品经纪人、农村各专业协会、农研所、村干部的积极性,使各方面密切合作,形成集信息收集、加工、发布、服务于一体的农村信息服务体系,为解决农业信息进村入户问题奠定坚实的基础,实现信息内容的本地化,增强时效性、正确性和实用性,最终使信息服务惠及广大农民。

 (四)加强信息员队伍建设,为加快推进农村信息化提供人才保障。

 人才是农村信息化建设中最重要的因素,要取多种途径和手段,加大培训力度。一是对信息服务站的工作人员进行专业知识、业务能力等方面的集中培训;二是积极探索合适的方式,组织引导龙头企业、种养大户、流通大户、有文化的农民学习信息网络知识,通过组建农民信息协会、农民科技协会等形式,开展“网络联乡村,信息进万家”活动,组织带动农民上网利用信息实现增收;三是制定一些优惠政策,吸引计算机专业毕业的大学生到农村工作。

鹤城的资料,急

齐齐哈尔

齐齐哈尔市位于黑龙江中西部松嫩平原,紧邻黑河市,达斡尔语中的齐齐哈尔意为“天然牧场”,是黑龙江省西部的经济中心,交通枢纽,现已发展成为新兴的旅游城市。

驰名中外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扎龙自然保护区,位于齐齐哈尔市区东南26公里处,因此,这里又被誉为“鹤的故乡”。

概况介绍

齐齐哈尔市 是黑龙江省第二大城市和省直辖市,是黑龙江省西部地区的政治、经济、科技、文化教育、商贸中心和重要的交通枢纽,全市辖七个区、一个市、八个县,人口561.1万(市区143.9万)。齐齐哈尔是被院批准的全国十三个较大城市之一。

齐齐哈尔市位于黑龙江省西北部的嫩江平原。东与本省绥化地区、南与吉林省白城地区、西与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盟、北与本省黑河地区接壤。距省会哈尔滨市359公里,距绥化市328公里,距白城市282公里,距海拉尔524公里,距黑河市483公里。地质构造属于新华夏系第二沉降带和第三隆起带的交接处,嫩江大断裂贯通平原全境。地势北高南低,北部和东部是小兴安岭南麓,中部和南部为嫩江冲积平原。

齐齐哈尔市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古城,有三百多年的历史。1674年清移吉林水师驻齐齐哈尔。1683年定齐齐哈尔为水师营制。1684年于齐齐哈尔设火器营。1691年齐齐哈尔建城。1698、1699年黑龙江的副都统和将军先后由墨尔根移驻齐齐哈尔。1895年在齐齐哈尔设黑水厅。1907年齐齐哈尔为黑龙江省省会。1936年齐齐哈尔实行市制。新中国成立后,齐齐哈尔先后为嫩江省、黑嫩省、黑龙江省的省会,1954年黑龙江省与松江省合并,省会设在哈尔滨市,齐齐哈尔改为省辖市。

面积:42,469平方公里 人口:561.1万(市区143.9万)

土地 1998年底,齐齐哈尔市拥有耕地面积2602万亩,草原面积1145万亩,林地面积560万亩,水域、苇塘面积275万亩,荒地195万亩。

齐齐哈尔市土壤主要有暗棕壤(含生草暗棕壤、草甸暗棕壤)、黑土、黑钙土(含淋溶黑钙土、草甸黑钙土、碳酸盐草甸黑钙土、黑钙土、碳酸盐黑钙土)、草甸土(含草甸土、碳酸盐草甸土、潜育草甸土、盐化草甸土、层状草甸土)、沼泽土(含草甸沼泽土、腐殖质沼泽土、盐化沼泽土)、草甸碱土、砂土(含草甸黑钙土型砂土、黑钙土型砂土)。齐齐哈尔市大部分土壤具有热量高、透性好、质地轻、地势平的优点。

林木 1998年,齐齐哈尔市林业用地面积68.5万公顷,有林地面积41.5万公顷,用材林、防护林、经济林、薪炭林共41.1万公顷,林木蓄积量1644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为11.7%。

水利 齐齐哈尔市主要江河有嫩江、诺敏河、雅鲁河、罕达罕河、乌裕尔河、音河等170余条,有湖泡800余个。齐齐哈尔市入境水总量丰沛。齐齐哈尔市地下水含水层15个。在平原潜水分布区,含水层调蓄能力强,补给量充沛,地下水埋藏浅,便于开发利用。齐齐哈尔市江河天然水质好,地下水一般可满足饮用水要求。

矿产 齐齐哈尔市的地下十分丰富,有着广阔的开发前景。已发现的矿产分为5大类47个品种,其中,非金属矿藏有4大类(石、砂、土、灰)19个品种,总储量为139亿立方米,储量较大的有石英砂、石灰石、大理石、火山石、沸石、麦饭石、玄武岩、花岗岩、硅藻土、膨润土等。市区附近还有储量可观的石油、天燃气等。

行政区划

齐齐哈尔市 龙沙区、建华区、铁锋区、富拉尔基区、昂昂溪区、碾子山区、梅里斯达斡尔族区、甘南县、 龙江县、克山县、克东县、依安县、拜泉县、泰来县、富裕县、讷河市。总面积为42,469平方公里(其中市区4310平方公里)

鹤城特产

依安县 中国白鹅之乡

从1991年至今,全县大鹅年存栏已达400多万只。天鹅集团生产的“依鹅”牌白条鹅和熟鹅制品等3个品牌的产品被国家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认证为绿色食品,其产品热销大江南北,并出口马来西亚、新加坡、俄罗斯等国。

讷河市 中国马铃薯之乡

讷河市是全国马铃薯和脱毒种薯的主要生产基地之一。全市马铃薯种植面积每年都在83万亩左右,马铃薯总产可达150万吨。其产品港进粉丝、鲁民粉条、双泉牌精制粉皮等远销北京、广州及日本、美国市场。

碾子山区 中国麦饭石之乡

碾子山区的“麦饭石”储量达1.4亿立方米,因其含硒、锌、磷、铂、钙等20多种微量元素,被国内外市场看好,以其为原料生产的饮具、酒具等器皿类和床垫、颗粒肥、粉末等远销日本、韩国、香港、澳大利亚。

泰来县 中国绿豆之乡

泰来县在嫩江下游,是国家生态示范县。所产绿豆含24种微量元素,具有清热解素,消暑利尿,解酒止痢、补益元气和护肝养胃等保健作用。其产品销往北京、广东、上海等地,并远销韩国、日本、俄罗斯及东南亚等国家。

泰来县 中国花生(四粒红)之乡

泰来县的“四粒红”花生果皮洁白,果仁一致,含油量高,适宜生食、蒸煮、烘烤、腌制、榨油等各种加工,所产花生富含维生素E、不饱和脂肪酸。经常食用可以减少血小板和血管壁的积聚量,从而保持血管柔软、延缓硬化。

龙江县 中国肉羊之乡

龙江县,全国细毛羊生产基地。目前,全国发展养羊专业村屯53个,建成畜牧小区20个,养殖一条街143个,养殖专业户发展到11000户,年出栏肉羊10多万只。

克东县 中国腐乳之乡

克东腐乳始源于1915年,以其独一无二的工艺、举世无双的品味被消费者誉为“神州美食”、“食林奇珍”。产品畅销全国25个省、市、自治区,并批量出口韩国、日本和港澳等国家和地区。

甘南县 中国向日葵之乡

2002年,甘南县种植向日葵80万亩,品种选用甘葵二号,是由黑龙江省甘南县向日葵研究所育成。该产品主要特点是:产量高、籽粒大、病害轻、无分枝。

拜泉县 中国黄肉牛之乡

拜泉每年黄肉牛的饲养量都在20万头左右。良种肉牛品质好,体形大,生长快,周期短,2001年,被中国特产之乡组委会命名为“中国黄肉牛之乡”。去年。拜泉的黄肉牛饲养量达18.5万头。黄肉牛深加工绿色食品远销俄罗斯、香港、北京、天津、河北等国家和地区。

气候特点

齐齐哈尔市位于中国东北松嫩平原,地处东经122至126度、北纬45至48度,东临大庆市和绥化地区,南接吉林省白城地区,西靠内蒙古呼伦贝尔盟,北与黑河、大兴安岭接壤,土地总面积为42289平方公里,海拔高度一般在200至500米之间。

齐齐哈尔市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特点十分明显:春季干旱多风,夏季炎热多雨,秋季暂短霜早,冬季干冷漫长。齐齐哈尔南部属温暖干旱农业气候区,中部属温和半干旱农业气候区,北部属温凉半湿润农业气候区。

齐齐哈尔市年平均气温在0.7至4.2摄氏度之间,南北相差摄氏3.5度左右。年平均无霜期122至151天。年辐射量为每平方厘米110至120千卡,与长江中下游地区相似,生长期(五至九月)的辐射量为每平方厘米65至67千卡。

年日照时数在2600至2900小时,生长期(五至九月)日照时数为1300至1350小时。

年降水量在400至550毫米之间,生长期降水量一般在350至480毫米之间,占年降水量的85%以上。

齐齐哈尔市有利的气候条件是辐射充裕,雨热同季,不利的气候条件是旱、涝、低温、早霜、风等,它们对农作物的危害程度在年际间、地域上差异较大。

名胜古迹

大乘寺(Mahayana Temple)原名大佛寺,始建于1939年,1943年竣工,占地4万平方米。寺院坐北朝南,由山门、配殿、正殿、前殿、后殿组成。正殿周围有7座配殿,配殿为抖拱式建筑,屋顶由彩色琉璃瓦铺成,均高4米,宽3.3米。长8.3米,各5间。7座配殿与山门组合,成八卦形排列,配殿与山门之间由涂红砖墙连接。距山门26.3米的中轴线上,是天王殿(前殿)。高、宽均4.6米,长12米,各5间,中三间连贯为一。供奉弥勒佛祖,坐北面南,高4米,下首左为阿弥陀佛,右为燃灯佛。东单间供奉观世音菩萨,西单间供奉地藏王菩萨。距天王殿18.3米的中轴线上是大雄宝殿(正殿),是大乘寺的主体建筑,高4.8米,宽8.3米长12米,各五间。屋脊上雕有背驮1.5米高宝塔的麒麟,排檐下为各种珍奇动物的彩色木雕。正殿中间供奉释迦牟尼佛,左首文殊菩萨,右为普贤菩萨。隔扉后为坐南面北的观世音菩萨。东单间供奉太上老君,西单间供奉孔圣人。距大雄宝殿18.3米的中轴线上是藏经楼(后殿),两层,每层高4米,各五5间。楼下中室供诵经用。距藏经楼18.3米的中轴线上是北配殿。新辟有500罗汉堂和全市最高观世音(高8米)供奉殿。

卜奎清真寺(Pukui Muslim Temple)始建于清康熙二十三年 (1684年),早于卜奎建城七年,故有“先有清真寺,后有卜奎城”之说。占地面积6400平方米,位于齐齐哈尔市建华区清真寺胡同。 清真寺从初建时的几间草房,经过多次修缮、扩建,形成了目前这座省内规模最大、历史最久、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伊斯兰宗教建筑。该寺分东、西两寺,布局相似,均为砖木结构的精美的宫殿式建筑。主体建筑由大殿、拜殿、窑殿、拱廓组成。两个大殿可容纳450人朝拜。其中东寺窑殿为出檐的方形塔式建筑,顶部有莲花、葫芦、新月组成的镀金宝顶,金光闪耀,堪称一绝。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清真寺成为黑龙江省第一个助学的社会团体,为此,光绪皇帝御批赐于该寺“急公好义”匾额一方。悠悠岁月,沧海桑田,卜奎清真寺以它厚重的文化底蕴和古朴雄浑的气质,吸引着海内外众多穆斯林和各界人士前来瞻仰朝拜。这里也成为广大穆斯林欢度传统节日“尔代节”的场所。 卜奎清真寺在发展民族宗教事业、加强国际交往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1981年卜奎清真寺被黑龙江省人民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望江楼(River-watching Pilion)始建于1908年,位于龙沙公园劳动湖东畔的山上。黑龙江巡抚周树模“思泛舟江湖,以谋临流之胜”,两次邀请张朝墉设计改建仓西公园(今龙沙公园),在南墙外,凿沟引人嫩江,在沟西侧覆土为边山,在山顶建一草亭,初名未雨亭,登亭西望,江水波光粼粼,岸边绿树成荫。1930年将草亭改建为砖木结构亭。南北宽、东西窄,楼高25米,占地约220平方米。1950年和19年进行了两次修缮,增修了石阶、石墙、石梯、屏风等。建国后,党和国家***、、、、等先后光临齐齐哈尔市,到望江楼观光赏景。1964年7月21日,委员长、副、刘伯承副委员长来齐齐哈尔市视察,游览了龙沙公园。登楼远眺,神清气爽,嫩江水碧波荡漾,齐齐哈尔风光尽收眼底,朱老总即兴挥毫题写了“望江楼”三个大字,后将其制成黑底金字的长匾悬挂于飞檐之下,故改称为“望江楼”。1987年,望江楼被齐齐哈尔市列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关帝庙(Temple Of Guan Yu),又称武庙、老爷庙、关公庙。 始建于乾隆四年(1739年)。该庙位于龙沙人字画(现已散失)。1980年至1985年,齐齐哈尔市再次重修此庙,并将“关帝庙”正式更名为“关公庙”。整修后的关公庙为由山门、前殿、正殿、后殿组成的四进式建筑。山门三间,供休息和接待之用。前殿又称灵官殿,殿内供奉护庙之神王灵官。殿前两侧为高8.5米钟鼓楼,上下两层,四角飞檐,楼顶上饰1米多高的葫芦,反映出道教的独特风格。正殿又称“忠义恒天”殿,高10米,三铺顶,殿堂中央为3尊高大塑像,关羽居中,周仓和关平分列左右;墙上绘有以关公故事为题材的重彩壁画。后殿为老君殿,供奉道教创始人老子。1980年,齐齐哈尔市将关帝庙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寿公祠(Temple Of Martial Shoushan)即寿山将军祠。建于1926年,位于龙沙公园劳动湖南岸土岗卜。袁寿山(1860—1900年),字眉峰,明末兵部尚书袁崇焕后裔。甲午战争中,寿山英勇杀敌,屡建战功。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升任黑龙汀将军,驻齐齐哈尔。同年8月,沙俄军队逼近齐齐哈尔,并撕毁和平城协议,发动突然袭击。寿山拒绝诱降,并坚守“军覆则死”的诺言,自卧棺中,命从人枪击,壮烈殉国。后官府为彰其忠烈,修祠以纪之。寿公祠为一座青砖灰瓦二进式祠堂建筑,由山门、前殿、后殿、东西配殿共12间殿堂组成。前殿(亦称将军殿)和后殿(俗称三代殿)建筑形式相同,均为3间单檐硬山顶式建筑。前殿有寿山画像、部分遗物及生平事迹介绍;后殿原有寿山父亲富明阿(吉林将军)画像(现已遗失),今塑有一尊高2.4米的寿山将军金身泥质塑像。1986年寿公祠被黑龙江省人民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黑龙江将军府(Heilongjiang Martial's Mansion)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是清代黑龙江将军在卜奎古城的官邸,原址位于齐齐哈尔市中华西路6号,即今市第二医院东邻。清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由首任黑龙江将军萨布素兴建。相传乾隆年间,皇帝西巡,将军府作为备用行宫,进行了修缮和扩建,形成3层院落、4栋青砖瓦房的典雅宏敞、功能齐备的建筑群。将军府作为古代黑龙江的第一官邸,见证了历史的风云变幻,从康熙时的萨布素在卜奎古城开衙建府,到光绪末年寿山将军在府内自尽殉国,历经清代8个王朝,被清庭任命的76位黑龙江将军中,只有少数几位将军不曾在此居住过。庚子之役(1900年)后,将军府被侵华的沙俄占领达7年之久。清末改黑龙江为行省后,将军府一直是地方军政的办公要地。经过三百多年的风风雨雨,到20世纪末,将军府古建筑已破败不堪。2000年,市将此重要遗址移建至嫩江中的明月岛。移建的将军府占地6000平方米,不仅再现了原有建筑风貌,而且布有将军府历史文化陈列。昔日的将军府,作为今天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旅游观光景点,进一步传承着历史文明,续写着新的辉煌。

黑龙江督军署古建筑(Heilongjiang ilitary Governor 's Mansion)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位于齐齐哈尔市区卜奎大街北段东侧,市博物馆北邻,现存一幢二层砖木结构的楼房和一组“凹”字形的三栋平房,房屋前后二进,恢弘高大,全部为青砖素瓦,是绝无仅有的弥足珍贵的晚清建筑。督军署营建于清末黑龙江将军程德全任期,完成于周树模任黑龙江巡抚之期,至今已有近百年历史。清末、民国、伪满直至解放初期,这里都曾是黑龙江省的最高机关所在地。督军署建成之时,也正是更迭频繁之际,军阀拥兵割据,战乱连年,先后有宋小濂、朱庆澜、毕桂芳、鲍贵卿、孙烈臣、吴俊生、万福麟、马占山等在此办公;解放后这里曾是黑龙江省人民所在地。现在,这所重要的历史遗址,在城市开发建设中得到很好的保护,经过修缮清理后已成为齐齐哈尔博物馆的组成部分。

昂昂溪古文化遗址(Angangxi Ancient Cultural Relics)属于新石器时代遗址,距今有六七千年的历史。它由39处遗址、遗物点组成,分布在嫩江中下游的大小沙丘上,与之相伴生的是洼地、沼泽和湖泊。这些遗址留下丰富的遗迹和遗物,为研究中国北方草原渔猎民族文化提供了重要依据。1928年,一名俄国铁路员工首先在昂昂溪附近发现一处新石器时代遗址;1930年,著名考古学家梁思永在昂昂溪五福车站南1.5公里处进行4天考占发掘,出土大量小型压琢石器、陶器、骨器等;1932年梁思永发表44页近7万字的大型考占发掘报告《昂昂溪史前遗址》,引起中外学者的广泛关注。从此,松嫩平原嫩江中下游沿岸广泛分布的这种以细小压琢石器为主的原始文化类型被称为“昂昂溪文化”,在中同和世界古代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被载人《中国通史》、《世界通史》和《中国名胜辞典》。昂昂溪遗址成为中同北方草原渔猎民族文化的突出代表,著名历史学家郭沫若、范文澜、吕振羽等对此都有高度评价。解放后,各级多次组织对该遗址的科学性及抢救性的发掘,获得较丰富的文物考古成果,被誉为“北方的半坡氏族村落”。1988年,昂昂溪遗址被院命名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列入国家文物局“八五”保护规划之中。

金长城(金东北路壕界边堡)(jin Dynasty Great Wall [Jin Dynasty Northeast Road Border Wall Relics])齐齐哈尔市境内有金代所修长城206.15公里,经行于齐齐哈尔市的甘南县、碾子山区和龙江县。金长城是公元12~13世纪以女为主体,驱役各族人民共同修筑的,从东北的嫩江之滨到西南的黄河河套,是一段长达4千多公里的军事防御工事。工:程分东北、西北,西南三路。齐齐哈尔段金长城属于东北路之一段,也是金修长城最早的一段。金廷为了巩固新领土,保卫金都上京,也为了继续扩大战果防止北部骚扰,决定派大将婆卢火于天辅五年,即公元1i21年开始治边修长城。史称婆卢火治边有功,屡受嘉奖,最后殉职于这条长城线上。齐齐哈尔段金长城主墙高大完整。护城外附马面,上置戍楼。墙面有驰道,可供车马通行。墙外有护壕,以护主墙。根据需要往往在主墙外修有不连贯的第二、第三道墙壕,加强了防御的功能,在墙内侧有屯驻军兵的戍军堡。因此齐齐哈尔段金长城工程配套、结构合理。又因元代以后长期荒芜、人迹罕至而保存较好,现状可观。因铁路滨洲线、牙林线,公路碾北线及雅鲁河水道均由金长城处通过,碾子山区段的金长城,当是参观、游览的最佳处。

纪念建筑

齐齐哈尔市党政办公中心(Qiqihar City CCP Administration Center)

齐齐哈尔市党政办公中心坐落在嫩江东岸,是一座智能化、现代化的环保型办公楼宇,也是鹤城新的标志性景观。

党政办公中心是在市委、市原办公地址异地置换而重新建设的,充分体现了齐齐哈尔市“经营城市”的理念和大开发、展的战略思想。办公中心总建筑面积7.8万平方米,占地面积21公顷,由高低错落的五座楼宇组成。其中主楼楼高81.8米,地上20层,地下1层。外观庄严、宏伟、大气,内部环境简洁、俭朴、大方。内设直燃机锅炉中央空调系统及14个智能化管理系统,适应了现代化办公的需要。

市党政办公中心2001年10月奠基开工,2003年4月20日竣工交付使用,4月21日党政机关各部门乔迁,5月6日正式对外办公。市委、市人大、市、市政协、市纪检委所属的69个单位和部门,近2000人集中在中心办公,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方便了办事人员。 齐齐哈尔巾党政办公中心的建成及运转,带动厂沿江地区的开发建设和经济的发展,在中心市区形成了新的政治、文化中心,成为鹤城的新亮点。

中环广场(Zhonghuan Square)

中环广场位于齐齐哈尔市区中心广场西侧,2002年10月底竣丁,2003年4月18口开业运营。

中环广场是原齐齐哈尔市委、市办公地的置换建设项日,是齐齐哈尔市2002年城市建设的重点工程、形象工程,对改变建城三百多年来的城市格局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整个广场占地4.68公顷,总建筑面积约10万平方米。设计用江南亭园式街景与北方建筑特征的完美结合,以一个自径50多米的花园为中心,呈弧线形布局。中环广场分为四个部分:A座为品牌专卖区、休闲服饰一条街、黄金珠宝一条街、啤酒街;B座为黑天鹅家电城;c座为精品服饰城、布艺城;D座为绿色食品、工艺美术、图书、音像、餐饮城。广场的西南、西北角为两幢高层写字楼。此外,这里还有大型超市、银行和公寓式办公楼。整个广场构成高低错落,动静相宜,楼台与绿地相得益彰,能够充分满足人们的感官享受,是一个集商贸、金融、办公、公寓、花园及旅游、休闲、购物为一体的高层次、高水准、大容量、人性化的多功能社区。

齐齐哈尔嫩江公路大桥(Qiqihar Nenjiang Highway Bridge)

齐齐哈尔嫩汁公路大桥坐落于齐齐哈尔市区西北部,是齐齐哈尔市与西北部各市、县、区的重要交通要道。不仅是连接黑龙江省西北 部和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经济的重要桥梁,还是连接我国东北地区黑河、绥芬河、珲春和满洲里4个沿边口岸的交通枢纽,也是横贯欧亚大陆,东起黑龙江省绥芬河市,西至满洲里市的301国道跨越嫩江的特大桥梁之 一、1991年国家批准立项,1995年9月20日建成通车。大桥全长1633.7米,其中东江桥长1056.88米,西江桥长576.82米,桥宽17米,引道工程6.416公里。

宏伟的嫩江公路大桥,就像一条彩虹横跨嫩江。每当夜幕降临之际,桥灯齐放,犹如金色的巨龙横卧在嫩江之上。桥头雕塑“鹤鸣”,象征着齐齐哈尔经济的腾飞和繁荣。

国脉大厦(Guo Mai Hotel)

国脉大厦是集餐饮、住宿、办公、于一体的多功能、综合性对外服务的适于旅游观光型的四星级酒店。于19年5月动工,2001年9月交付使用。位于齐齐哈尔市商业中心区的繁华地段龙华路中段,交通顺畅,购物方便,商贸环境十分优越。大厦主体建筑呈圆弧形,地上28层,地下2层,总建筑面积达4万平方米。有包括总统套房、豪华套房、普通套房、标准客房和商务用房在内的客房266间,床位468张,总客容量为470人。大厦设各类餐厅5个,可同时容纳1000多人就餐。可承办各种规格的中西式宴会和酒会。还有自酿啤酒设备,提供自酿鲜啤。独具特色的28层旋转餐厅的空中平台,可俯瞰全市街景,餐饮观光相得益彰。大厦还有健身、、洗浴等设施和能满足不同类型的会议需要的国际会议中心,其中还配有同声传译系统。大厦的总服务台、商务中心、商场、酒吧、茶吧、停车场等,可为中外游客提供方便、快捷、优质的服务。

世纪广场(Centurial Square)

碾子山世纪广场位于城区中部,为区委、区与华安厂联手,历时两载,取用本地8种石材建成的5万余平方米的休闲广播,其中花岗岩巨鼎,麦饭石币道皆为世界之最。

花岗岩世纪宝鼎,连基高17.7米,鼎高5米,直径4.5米,重50吨,其大气雄伟,极寓安泰之意。鼎卜碑身隶书“世纪宝鼎”鼎铭,祥和稳重,古气照人;左侧及后身分题“联手擎宝鼎,同心铸千碑”与“区厂一家人,相依共生存,联手同发展,造福为人民”,一联一诗,表明华安厂与地方携手并进的共同心声。基座四围,30头石狮形态各异,似颂一方盛世升平;阶侧蛟龙并驾,兆示经济腾飞之势。

广场地面大部分由10万多块花岗岩加丁砌就,象征着10万多民众鼎力同心。86米长麦饭石世纪甬道,山2002块麦饭石整块与6个十块铺成,寓意着公元2002年6月28日落成,又彰显着“麦饭石之乡”之丰厚。

中心建筑北侧设置70米长文化长廊,期以记载名人墨客生命之轨迹。长廊下3米宽河流石小径,应民便民,日现健身功用。四周华灯错落,精巧别致,风景凭添。

世纪广场已成为碾子山区新的标志性景观,也是人们休闲、和集会、活动的重要场

鹤城史志

早在一万年前,已有先民生息、繁衍在齐齐哈尔这块黑土地上。他们沿嫩江两岸而居,以渔猎为生。

齐齐哈尔市区辖境,夏商周时期属索离国;秦汉时为夫余国属境;魏晋南北朝时期属鲜卑和豆莫篓;隋唐时期属室韦都督府管辖;

辽代属上京路、东京路;元代属辽阳行中书省所辖的路和水达达路;明朝先归属大宁都指挥使司,后属奴儿干都司。

清初,齐齐哈尔地区属盛京内务府管辖,不久归属宁古塔将军。

1683年(康熙二十二年)起,改属黑龙江将军管辖。

1685年(康熙二十四年),设卜奎驿站,逐步成为黑龙江西部地区诸驿站的中心,并发展为村落。

1691年(康熙三十年),清廷准奏在卜奎站建齐齐哈尔城,并授索伦总管玛布岱副都统衔,掌管建城事宜。

1699年(康熙三十八年),黑龙江将军衙门移住齐齐哈尔城。直至清末,黑龙江将军衙门与齐齐哈尔副都统衙门合署管辖齐齐哈尔。

1905年(光绪三十一年),在省城设黑龙江分巡道极其所属的黑水厅,管辖齐齐哈尔。次年,裁撤齐齐哈尔副都统。

1907年(光绪三十三年),清废黑龙江将军,建黑龙江行省,将黑水厅改为龙江府,齐齐哈尔由省垣巡警局和龙江府管辖。

民国时期,1924年,成立黑龙江省城市政公所,管理齐齐哈尔市事宜。

1929年,黑龙江省城市政公所改组为黑龙江省城兼商埠市政局,主管黑龙江省城齐齐哈尔及商埠界内市政诸事,直隶于黑龙江省。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侵占齐齐哈尔,设置伪满龙江省,齐齐哈尔仍为省城。

1936年,建立伪齐齐哈尔市公署,隶属伪满龙江省公署。此为齐齐哈尔设市之始。

1945年,日本帝国主义投降后,成立民主齐齐哈尔市,隶属嫩江省。

1947至此1949年,先后隶属黑龙江嫩江联合省、黑龙江省。

1954年,黑龙江省会由齐齐哈尔市迁往哈尔滨市,齐齐哈尔市始为省辖市。

1958年,齐齐哈尔市划归嫩江专区专员公署管辖。

1960年,嫩江专区撤销,其所辖各县划归齐齐哈尔市领导,始行市管县体制,齐齐哈尔市复为省辖市。

1961年,恢复嫩江地区专员公署,齐齐哈尔市及所辖各县归其管辖。

1964年,齐齐哈尔市再次改为省辖市。

1967年,齐齐哈尔市人民委员会撤销,成立齐齐哈尔市革命委员会。

1980年,齐齐哈尔市革命委员会改称齐齐哈尔市人民。

1985年,嫩江地区行政公署与齐齐哈尔市合并,再次实行市管县体制,齐齐哈尔市仍为省辖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