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刚写了篇论文,晕停电了.请问有没有防止瞬时断电的设备,可延时哪怕五秒以来得及保存呢?

2.寻找电力系统及自动化论文一篇

3.浅谈集团公司实行会计电算化的风险与对策论文

4.浅谈500kV变电站500kV刀闸的操作顺序论文

5.机电一体化概毕业论文范文

6.集中抄表系统电力营销管理论文

我刚写了篇论文,晕停电了.请问有没有防止瞬时断电的设备,可延时哪怕五秒以来得及保存呢?

停电电脑系统论文-停电对电脑

有UPS啊。下面的文章老了些,但也可参考 ://oa.yesky/431/2430431.shtml 此外,在word中设置自动保存,停电了也能找到最近的一次修改,可以最大程度减少损失。

寻找电力系统及自动化论文一篇

浅析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

摘 要:本文简要介绍了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重要性和发展趋势,提出了变电站综合自动化基本概念,并对系统结构、通讯方式和能实现的基本功能及变电站自动化的发展前景进行分析

关键词:变电站综合 自动化系统 结构 功能

一、 概述

电网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对整个电网的一、二次设备信息进行综合利用,对保证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具有重大的意义。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是一项提高变电站安全、可靠稳定运行水平,降低运行维护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向用户提供高质量电能服务的一项措施。随着自动化技术、通信技术、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等高科技的飞速发展,一方面综合自动化系统取代或更新传统的变电站二次系统,已经成为必然趋势。另一方面,保护本身也需要自检查、故障录波、记录、运行监视和控制管理等更强健的功能。发展和完善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是电力系统发展的新的趋势。

二、 系统结构

目前从国内、外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的开展情况而言,大致存在以下几种结构:

1.分布式系统结构

按变电站被监控对象或系统功能分布的多台计算机单功能设备,将它们连接到能共享的网络上实现分布式处理。系统结构的最大特点是将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功能分散给多台计算机来完成。分布式模式一般按功能设计,用主从CPU系统工作方式,多CPU系统提高了处理并行多发的能力,解决了CPU运算处理的瓶颈问题。各功能模块(通常是多个CPU)之间用网络技术或串行方式实现数据通信,选用具有优先级的网络系统较好地解决了数据传输的瓶颈问题,提高了系统的实时性。分布式结构方便系统扩展和维护,局部故障不影响其他模块正常运行。该模式在安装上可以形成集中组屏或分层组屏两种系统组态结构,较多地使用于中、低压变电站。分布式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自问世以来,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目前,还存在在抗电磁干扰、信息传输途径及可靠性保证上的问题等。

2.集中式系统结构

集中式一般用功能较强的计算机并扩展其I/O接口,集中集变电站的模拟量和数量等信息,集中进行计算和处理,分别完成微机监控、微机保护和自动控制等功能。由前置机完成数据输入输出、保护、控制及监测等功能,后台机完成数据处理、显示、打印及远方通讯等功能。目前国内许多的厂家尚属于这种结构方式,这种结构有以下不足:

(1) 前置管理机任务繁重、引线多,降低了整个系统的可靠性,若前置机故障,将失去当地及远方的所有信息及功能。

(2) 软件复杂,修改工作量大,系统调试烦琐。

(3) 组态不灵活,对不同主接线或规模不同的变电站,软、硬件都必须另行设计,工作量大并且扩展一些自动化需求的功能较难。

3.分层分布式结构

按变电站的控制层次和对象设置全站控制级——变电站层(站级测控单元)和就地单元控制级——间隔层(间隔单元)的二层式分布控制系统结构。也可分为三层,即变电站层、通信层和间隔层。

这种结构相比集中式处理的系统具有以下明显的优点:

(1)可靠性提高,任一部分设备故障只影响局部,即将“危险”分散,当站级系统或网络故障,只影响到监控部分,而最重要的保护、控制功能在段级仍可继续运行;段级的任一智能单元损坏不应导致全站的通信中断,比如长期霸占全站的通信网络。

(2) 可扩展性和开放性较高,利于工程的设计及应用。

(3) 站内二次设备所需的电缆大大减少,节约投资也简化了调试维护。

三、常见通讯方式

目前国内常用以太网通讯方式,在以太网出现之前,无论RS-232C、EIA-422/485都无法避免通信系统繁琐、通讯速度缓慢的缺陷。现场总线的应用部分地缓解了便电站自动化系统对通信的需求,但在系统容量较大时依然显得捉襟见肘,以太网的应用,使通讯问题迎刃而解。常见的通讯方式有:

1) 双以太网、双监控机模式,主要是用于220-500kV变,在实现上可以是双控机+双服务器方式,支撑光/电以太网。

2) 单以太网,双/单监控机模式。

3) 双LON网,双监控机模式。

4) 单LON网,双/单监控机模式。

四、变电站自动化系统应能实现的功能

1. 微机保护:是对站内所有的电气设备进行保护,包括线路保护,变压器保护,母线保护,电容器保护及备自投,低频减载等安全自动装置。各类保护应具有下列功能: 1)故障记录

浅析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

2)存储多套定值

3)显示和当地修改定值

4)与监控系统通信。根据监控系统命令发送故障信息,动作序列。当前整定值及自诊断信号。接收监控系统选择或修改定值,校对时钟等命令。通信应用标准规约。

2. 数据集及处理功能

包括状态数据,模拟数据和脉冲数据

1)状态量集

状态量包括:断路器状态,隔离开关状态,变压器分接头信号及变电站一次设备告警信号、事故跳闸总信号、预告信号等。目前这些信号大部分用光电隔离方式输入系统,也可通过通信方式获得。

2)模拟量集

常规变电站集的典型模拟量包括:各段母线电压、线路电压,电流和有功、无功功率值。馈线电流,电压和有功、无功功率值。

3.记录和故障录波测距

记录应包含保护动作序列记录,开关跳合记录。

变电站故障录波可根据需要用两种方式实现,一是集中式配置专用故障录波器,并能与监控系统通信。另一种是分散型,即由微机保护装置兼作记录及测距计算,再将数字化的波型及测距结果送监控系统由监控系统存储和分析。

4.控制和操作功能

操作人员可通过后台机屏幕对断路器,隔离开关,变压器分接头,电容器组投切进行远方操作。为了防止系统故障时无法操作被控设备,在系统设计时应保留人工直接跳合闸手段。

5.防误闭锁功能

6.系统的自诊断功能

系统内各插件应具有自诊断功能,并把数据送往后台机和远方调度中心。对装置本身实时自检功能,方便维护与维修,可对其各部分用查询标准输入检测等方法实时检查,能快速发现装置内部的故障及缺陷,并给出提示,指出故障位置。

7. 数据处理和记录

历史数据的形成和存储是数据处理的主要内容,它包括上一级调度中心,变电管理和保护专业要求的数据,主要有:

1)断路器动作次数;

2)断路器切除故障时截断容量和跳闸操作次数的累计数;

3)输电线路的有功、无功,变压器的有功、无功、母线电压定时记录的最大,最小值及其时间;

4)独立负荷有功、无功,每天的峰谷值及其时间;

5)控制操作及修改整定值的记录。

根据需要,该功能可在变电站当地全部实现,也可在远动操作中心或调度中心实现。

8. 人机联系系统的自诊断功能

系统内各插件应具有自诊断功能,自诊、断信息也像被集的数据一样周期性地送往后台机和远方调度中心或操作控制中心与远方控制中心的通信。

9. 本功能在常规远动“四遥”的基础上增加了远方修改整定保护定值、故障录波与测距信号的远传等,其信息量远大于传统的远动系统。还应具有同调度中心对时,统一时钟的功能和当地运行维护功能。

五、结语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到变电所综合自动化对于实现电网调度自动化和现场运行管理现代化,提高电网的安全和经济运行水平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它将能大大加强电网一次、二次系统的效能和可靠性,对保证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具有重大的意义。随着技术的进步和硬件软件环境的改善,它的优越性必将进一步体现出来。■

浅谈集团公司实行会计电算化的风险与对策论文

浅谈集团公司实行会计电算化的风险与对策论文

 伴随着信息技术及其应用的飞速发展,信息时代替代工业时代已成为现时,全球经济已向网络经济迈进,企业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会计,作为企业经营管理的一项重要管理活动和管理职能,变革其手工方式并与企业的其他管理活动、职能协同,是现代企业管理对会计的基本要求,建立高效完整的会计信息系统,实现会计电算化是大势所趋。

 兰州兰石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会计电算化建设,起步较早,发展较慢,整个集团公司开始全面实现电算化仅有六、七年的时间,它的实行极大的提高了会计信息处理的实效性和准确性,促进了会计工作的规范化、精细化。但凡事总是有利有弊,会计电算化在实际运行中也出现了一些潜在的风险,需要我们取积极有效的防范措施,严密监督与控制,让风险降到最低,使会计电算化在合法健康的轨道上有效运行,真正发挥会计电算化的功能。

 会计电算化,简单说就是把电子计算机技术应用于会计管理系统中,但其实施却是一项复杂的工程,复杂就会产生风险,可能是自身的风险,也可能是过程中的风险。下面就公司在实施及运行过程中出现的和可能出现问题及对策归纳如下。

  1.会计电算化实施过程中的风险及对策

 会计电算化系统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在实施前,要做大量的分析工作,从实际出发,根据不同的组织结构和实际业务量的大小及成本效益的角度建立适合自己特点的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否则,很可能产生浪费,耗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给企业造成经济上的损失,给后期运行带来潜藏的风险。为防范此风险,在实施前期需考虑以下几点:

 1.1系统的性能要适应实际应用的需求并满足业务发展的需要

 建立会计电算化信息系统的目的之一是为了快速、高效地处理日常的会计业务,因此新建立的会计信息系统不但要满足现有业务量的需要,而且要考虑到未来几年发展的需要。

 1.2充分考虑用户的各种信息需求

 由于目前商品化会计软件基本上按照会计法规和相关的制度进行开发,主要提供财务会计信息,但随着经济业务的复杂化,决策层不仅需要财务信息,也需要非财务信息,因此,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不仅要考虑其自身集成的问题,也要考虑将来和其他业务系统集成的问题。

 我公司是一个业务复杂多样、跨行业、跨地区的集团企业,管理层对会计信息需求越来越细化,对信息的质量和可用性要求也越来越高,但在建设初期,由于技术力量薄弱,资金紧张,并没有一个长远的规划,集团公司和下属子公司各自拥有自己的财务软件,进行数据的合并、汇总非常不方便,只能将数据倒出来,在EXCEL下进行,费时耗力,并未完全实现真正意义上的集团电算化系统,现已不能完全满足现代企业管理的需要,只能待以后时机成熟时,完善集团电算化系统,由此造成的浪费也是可想而知的。

  2.外部因素造成财务信息的安全风险及对策

 网络时代带来文件传递方式的变革,但如果存储在硬盘上的财务数据丢失或被网络电脑高手入侵,将会给企业造成巨大的损失。那么如何化解及防范这些风险呢,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实现。

 2.1建立安全的`硬件环境

 计算机会计信息系统的可靠运行主要依赖于硬件设备,所以硬件设备的质量要有保证,特别是重要的存储设备,硬盘镜像技术是目前比较先进的数据存储技术,是指在主机或服务器内装有两个物理硬盘,一个硬盘作为主硬盘;另_个称为从属硬盘。通过相关设置,当存储数据时,计算机实时地将数据存到两个硬盘上,从属硬盘是主硬盘的映射镜像,保存了主硬盘的所有内容,具有相当重要的实际意义。

 正在操作中的会计人员最担心的就是突然停电,因断电,数据没来得及保存而前功尽弃,甚至出现数据混乱现象。因此一定要配备UPS设备,它可以保障计算机系统在停电之后继续工作一段时间以使用户能够紧急存盘,避免数据丢失。

 2.2电算化软件配置要安全可靠

 一般的企业,大多是以购买方式取得财务软件,在购买软件时,要注意该软件能否保证会计数据安全可靠,不易被破坏和泄密。因此企业应尽量选用成熟、稳定、基本能满足企业需求的正版会计软件。

 我公司经过收集市场信息,确定候选的供应商,访问软件公司客户,模拟运行流程后,购买的是金蝶K/3财务软件,在这几年的使用过程中,对其产品的性能、软件自身的安全性及售后服务、提供技术支持上,都较为满意。

 2.3加强技术防护,安装正版杀毒软件,预防网络电脑高手的攻击和的侵袭

 现代企业大多是通过国际互联网进行网络连接,实现整个集团公司的跨区域工作的,这便于企业内部数据共享和信息交流,但网络下的会计信息系统很有可能遭受非法用户和电脑高手的入侵,企业应设置一级或多级防火墙,并在每台机子上安装正版杀毒软件,杀毒软件对系统进行实时监控,对系统数据文件进行检测,及时发现并杀死;对外来的承载介质要先杀毒再使用。

  3.内部人为因素造成财务信息的安全风险及对策

 在实际操作中,由于会计人员技术水平的不高,误操作造成数据丢失、系统破坏,或由于企业内部控制不完善,电算化运行不规范,不法分子趁虚而入,有意进行破坏,进入系统中非法拷贝、删除、篡改数据,造成会计数据丢失、混乱、泄密,引发会计信息风险,使企业蒙受损失,相应的对策应是。

 3.1建立完善的会计电算化操作制度

 我公司根据财政部《会计电算化管理办法》和《会计电算化工作规范》,结合本公司实际制定了《集团本部会计电算化管理制度》。主要包括会计电算化岗位责任制度、会计电算化操作管理制度、计算机硬软件和会计数据管理制度、电算化会计档案管理制度。

 制度的建立为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的运行创造了一个良好的运行环境,防止各种非指定人员进入系统,非法对系统进行操作。操作人员必须按所分配的权限操作会计软件,不得越权或以其他操作人员的名称操作计算机;按规定录入原始数据、记账凭证;做好系统内有关数据的备份。

 电算化会计档案管理是电算化会计系统中重要的—环,如果操作人员没有按期将计算机系统中的会计数据备份到光盘中,未按期打印出书面资料,一旦出现,数据丢失,其后果不堪设想。因此制度必须对此进行详细的规定:如必须由专人负责,及时备份,重要会计档案应双重备份,同时做好防磁、防火、防潮和防尘工作;用磁性介质保存的会计资料,要定期进行检查,定期进行复制,防止由于磁介质损坏使会计档案丢失等工作。

 3.2加强组织控制

 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中,存在许多潜在的控制问题带来的风险.如程序舞弊、数据被毁等情况都源于控制上存在的问题。

 控制主要包括职责相互分离和职责牵制,通过人事组织机制,把人员无意和故意发生错误的可能性降低,提高会计电算化后会计活动组织的严密性。例如系统管理员对数据进行修改和恢复时,必须要求负责该数据日常操作的人员在场监督。

 3.3充分利用软件中的“系统日志”

 它记录了包括操作时间、操作人员信息、操作内容等教全面的信息,这样一旦出现问题,可以依据“日志”所提供的线索,进行检查。

 加强会计电算化系统操作人员的安全教育与专业知识的培训,提高操作员的安全防范手段应用水平,掌握计算机网络知识,提高业务素质,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自觉遵守各种操作规章制度和规程,防治工作中出现不必要的失误。

 企业实行会计电算化系统后,改变了会计工作的面貌,会计核算和会计管理的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业绩披露的真实的同时,要求上市公司提供融资使用方案,可设立专门人员作保证人,对公司融资非理性进行制约。

;

浅谈500kV变电站500kV刀闸的操作顺序论文

浅谈500kV变电站500kV刀闸的操作顺序论文

  摘要:

 介介绍了500 kV 3/2开关接线方式及其特点,结合几种典型的500kV停送电操作任务(线路停电倒闸操作、母线侧开关停送电操作、中间开关停送电操作),对500kV刀闸的操作顺序进行了分析,指出了正确的操作步骤,降低刀闸误操作的概率。

  关键词:

 500kV变电站;刀闸;操作顺序

  一、引言

 500kV变电站在系统中担负着连接电源、联网、转送功率、降压和保证供电等任务,因此,500kV变电站主接线供电可靠性显得尤为重要。目前,南方电网500kV电气主接线都用可靠性高的3/2开关接线方式。

 3/2开关接线是指3台开关串联,接于2条母线,形成一串,从2台开关之间引出2条线路(3台开关供2条线路),每条线路占1.5个开关,又称为一个半开关接线。3/2开关接线的倒闸操作不同于双母线和单母线接线的倒闸操作。

 从以往的运行经验看,在电力系统倒闸操作中,带负荷拉合闸事故是危及电网安全运行的恶性误操作事故之一,正确把握操作过程中刀闸操作顺序避免或尽可能缩小倒闸的误操作事故对电网安全运行的影响显的尤为重要。《电力安全工作规程》第19条规定:停电拉闸操作必须按照断开开关——拉开负荷侧刀闸——拉开母线侧刀闸的顺序进行。送电操作相反。3/2接线的开关停送电时,因为两侧均为电源侧,对于”电源侧”、“负荷侧”有时难以明确界定,而且母线故障影响较小,该条规定意义不大。根据3/2开关接线特点,线路或变压器比母线更重要,因此,必须分析开关两侧刀闸发生带负荷拉、合刀闸事故对系统的影响,以确定拉闸顺序。

  二、线路停电倒闸操作

 线路停电时应先断开中间开关,再断开母线侧开关,主要是为了防止发生故障,导致同串的线路或变压器停电(如图1所示)。线路L3进行停电操作时,应先断开5012开关,切断小负荷电流,再断开5013开关,切断全部负荷电流。这时若发生故障,则II母线母差保护动作,跳开5013、5023开关,切除故障,l号主变可继续运行。若先断开5013开关,后断开5012开关时发生故障,则将导致本串1号主变停电。

 当500kV长输电线路装有并联高压电抗器时,线路停电应先断开电抗器侧开关,再断开另一侧开关。送电时则相反。为避免装有并联高压电抗器的500kV线路不带电抗器送电,无并联高压电抗器时,应根据线路充电功率对系统的影响选择适当的停、送电端。

 3/2开关接线中,线路停电开关合环运行时,应将本侧远方跳闸装置停用,投入两开关之间的短引线保护。

 (一)线路或主变停送电操作

 500kV变电站220kV设备多用双母线接线方式,220kV线路停送电操作过程中开关母线侧刀闸与线路侧刀闸的操作顺序比较明确,即停电操作时先分开关线路或主变侧刀闸,再分开关母线侧刀闸;送电操作时则先合母线侧刀闸,再合线路或主变侧刀闸。这是因为刀闸的作用只是使被检修设备有足够可见的安全距离,建立可靠的绝缘间隙,保证检修人员及设备的安全,所以它不具备切断负荷电流和短路电流的的能力。在停电操作时出现开关分情况时,先分母线侧刀闸会导致故障使220kV母差保护动作切除故障点;如果先分线路或主变侧刀闸,则使线路或主变保护动作切除要停电检修的线路或主变。两相比较切除单一线路或主变对电网造成的`影响要小。

 对于500kV线路停电操作,也是按照先分开关线路或主变侧刀闸,再分开关母线侧刀闸的顺序,原因也是因为出现开关分情况时,切除要停电的线路或主变与切除母线相比,切除要停电的线路或主变对电网的影响小。

 (二)母线侧开关停送电操作

 l、线路或主变停电过程

 如带负荷拉闸事故发生在线路或主变侧,两侧开关跳闸,切除故障点,保证其他线路、主变及母线正常运行;如带负荷拉闸事故发生在母线侧,母线上所有开关跳闸,造成母线失压,降低供龟可靠性,威胁系统安全运行。因此,应按照断开开关—,一拉开线路或主变侧刀闸——拉开母线侧刀闸的顺序依次操作。送电操作顺序相反。

 2、线路或主变运行母线停电(或母线侧开关转检修的操作)如带负荷拉闸事故发生在母线侧,母线上所有开关跳闸,切除故障点,保证线路及主变正常运行;如带负荷拉闸事故发生在线路或主变侧,两侧开关跳闸,造成线路或主变停电事故,危及电网安全运行。因此,应按照断开开关——拉开母线侧刀闸——拉开线路或主变侧刀闸的顺序依次操作。送电操作顺序相反。

 (三)中间开关停送电操作

 1、500kV3/2接线中间开关一侧线路或主变运行,另一侧线路或主变需要停电的操作。如带负荷拉闸事故发生在线路或主变运行侧,造成运行中的线路或主变两侧开关跳闸。如带负荷拉闸事故发生在需要停电的一侧,线路两侧开关跳闸切除故障,不影响电网安全运行。所以应按照断开开关——拉开停电侧刀闸——拉开运行侧刀闸的顺序依次操作,停电操作应与上述相反的顺序进行。

 2、500kV3/2接线中间开关两侧线路或主变都运行,中间开关转入检修停电的操作。顺序应视开关两侧发生带负荷拉闸事故对电网的影响程度进考虑。即按照断开开关——拉开对电网的影响较小一侧的刀闸——拉开对电网的影响较大一侧的刀闸的顺序依次操作。送电操作应与上述相反的顺序进行。

 (四)母线停送电操作

 对于线路停电操作的情况调度值班员是按规定顺序下逐项操作指令的,操作人员执行没有难度与异议。但是500kV母线停电操作时,通常调度只下综合指令,而对于先拉开关母线侧刀闸,还是先拉开关线路侧刀闸没有明确指令。笔者认为此时应抛弃传统上认为母线为电源侧的观念,操作顺序为先拉开关母线侧刀闸,再拉开关线路侧刀闸。因为此时操作的目标元件是母线,操作目的是让母线停电检修,此时的电网调度运行方式的考虑因素包括母线停电。如果此时出现开关分情况,先拉开关母线侧刀闸导致的后果是使母线切除,而如果先拉开关线路侧刀闸,必然会导致线路跳闸,两种后果相比较,500kV”母线切除”对电网的影响相对要小。

  三、结束语

 在电力系统倒闸操作中,带负荷拉、合刀闸是几种常见的恶性误操作事故之一。通过对3/2开关接线刀闸操作顺序的分析,指出了正确的操作步骤,降低了事故发生率。

 参考文献:

 [1]全国电力工人技术教育供电委员~.500kV变电运行岗位技能培训教材[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2.

 [2]江苏省电力工业局.变电运行技能培训教材(500kV变电所)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1999.

 [3]李涟叶,郭克等,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企业标准Q/CSG10006-2004.电气操作导则[s].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4,04.

;

机电一体化概毕业论文范文

 现如今随着科学技术向生产力逐步转化,机电一体化产品的设计已经涉及到机械、电气和控制等众多领域。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机电一体化 毕业 论文,供大家参考。

 机电一体化毕业论文 范文 篇一:《浅谈煤矿机械机电一体化技术运用》

 摘要:机电一体化是一门综合学科,它包括机械、电气、信息、计算机等多种先进技术,在当前的各大煤矿企业中应用十分广泛。由于电子技术的迅速发展,传统的煤矿作业模式已不能满足企业发展的要求,而机电一体化这种运作模式可以很大程度上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保障了施工作业的安全性。本文主要介绍机电一体化的技术原理、发展历程和特色优势以及它实践应用意义。

 关键词:机电一体化;煤矿机械;应用研究

 近年来煤矿工业的产业升级越来越明显,它对于高产、优质和高效的生产技术需求也有了一种新的需求。在生产力水平迫切需要提高的大背景下,机电一体化的出现给煤矿企业带来了希望,成为了当前各大煤矿企业普遍应用的生产运作模式。煤矿工业在传统工业中是一种比较传统和主打的产业,在新产业迅速崛起的今天,若要稳定巩固自身的地位,就要不断改进生产运作模式,不断引入最先进的生产技术和设备,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和生产质量,进而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1机电一体化的相关概述

 1.1技术原理

 机电一体化即通过对电力电子、信息通信、计算机控制等先进技术的整合,同时借鉴微电子技术、智能软件技术的技术精华,实现不同技术形式之间的相互渗透与结合的一种广泛运用于煤矿生产活动中的科技匹配系统。机电一体化代表着煤工业技术中先进生产要素的结晶,以其系统化、智能化、微型化和人性化的诸多优势,广泛应用于煤矿企业的生产领域,并为各大企业带来较为丰厚的效益。实现传统工业优化升级的同时,将先进的机电一体化技术应用于煤矿机械中,还能节能降耗,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生产目标。

 1.2发展历程

 我国机电一体化起步较晚,其发展历程大致可以分为3个阶段:第一阶段,上个世纪60年代初,为满足国防建设的需求,在军工企业中科研人员开展了大量的实践研究,进而制造出一系列电子技术与机械系统相结合的技术载体,为机电一体化的研制开发奠定了稳定的基础。第二阶段,上世纪70年代开始,计算机、通信以及控制技术得到了快速发展,逐渐走向成熟,这些外部技术基础推动了机电一体化的进一步发展。第三阶段,起始于20世纪90年代,民用工业在国民经济体系中的地位逐渐增强,在众多科研院校、研究单位和企业的共同研究下,机电一体化技术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尽管与发达国家存在较大差距

 1.3特色优势

 随着新兴科技产业的蓬勃崛起,科学与技术之间的融合逐渐增强,传统的能源经济的生产模式越发不能满足当前国家崛起的战略需要,因而实现技术体制的改革创新,促成机电一体化体制的构建,既是一种必要性的驱使,也具有得天独厚的特色优势。

 2煤矿机械中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应用分析

 2.1机电一体化技术在煤矿安监系统中的应用

 煤矿 安全生产 监控系统是机电一体化技术的集中体现,但在我国起步很晚,1980年以后才逐渐开始在煤矿中得到应用,其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因为上世纪80年代实现机电一体化的安监系统逐步成熟,开始得到应用,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国外更为先进的煤矿监控技术很大程度上促进、帮助了我国安全监控技术的发展。安全监控系统的应用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煤矿事故的发生,对于煤矿企业的安全生产无疑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2.2机电一体化技术在煤矿运输系统中的应用

 随着机电一体化技术的逐步成熟,煤矿企业尝试了在井下运输系统中应用这一技术,如带式运输机。由于带式运输机运输距离长、功率大,机电一体化的应用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排除安全隐患,其核心技术也在实践中得到了广泛的发展,并能够实现大倾角、长距离的安全运输,相配套的技术和关键元件也得到了产品研发与理论研究。

 2.3机电一体化技术在煤机中的应用

 煤矿机械自动化不仅能够提高工作效率,也能大大降低安全隐患,为此,机电一体化的煤机被逐步研发应用。此类型煤机用电牵引,相比传统的液压牵引煤机动力更强,煤层倾角较大、顶板突然来压导致煤机下滑时,自身也可以实现制动。同时,机电一体化的煤机结构上更为简单,整机效率高,可靠性强,在煤矿生产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2.4提升机中的机电一体化技术应用

 交直流全数字化提升机代表着煤矿机械中机电一体化技术的最高水平。在内装式提升机上,将驱动与滚筒的机械结构合二为一,总体整合了电力电子、机械、自动控制、通信等相关先进技术。用总线方式的全数字化提升机不仅大大简化了电器安装,也使其达到了高度可靠的效果。

 3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应用意义

 3.1实现了煤矿开的高效生产

 煤矿机械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应用,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矿山开效率,改变了以往落后的生产方式和作业模式,提升其中的技术操作便捷性和安全性,极大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同时提升了生产效率和劳动质量,实现了产业升级。

 3.2提高了矿山开的经济效益

 煤矿机械中机电一体化技术的成功应用大幅提高了煤炭产量,降低了矿山开的生产费用,增加了煤炭企业的经济效益,并带动了相关经济产业的快速发展,推动了地方经济的蓬勃发展。

 3.3提高了安全的煤矿开工作环境

 良好的开环境是安全生产的有力保证,随着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大量推广应用,煤矿机械的效率大大提高的同时,在很大程度上也减少了安全隐患的发生。传统的破、装、运、支、处等生产环节的机械被现代化的设备逐步取代,将矿工作人员从危险的开工作中脱出来,降低了发生危险事故的几率,使矿工的人身安全得到了保证,防止了职业病与工伤的发生。

 4结语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煤矿企业在发展中对机电一体化也提出了新的要求,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发展和完善。当前的机电一体化技术中已经融入了网络、光纤以及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在很大程度上可以提高工作效率以及作业的安全性,确保煤矿企业健康稳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道敏.机电一体化技术在煤矿机械中的应用研究[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5(29):116-117.

 [2]王国利.机电一体化在煤矿机械中的应用探讨[J].能源与节能,2014(01):26-28.

 [3]丁建峰.机电一体化技术在煤矿机械中的应用[J].科技风,2014(17):109.

 机电一体化毕业论文范文篇二:《浅谈煤矿机械机电一体化》

 摘要本文简单介绍了什么是机电一体化,然后结合实际情况分析了机电一体化在煤矿机械中的应用意义以及机电一体化在煤矿机械中应用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机电一体化;煤矿机械;应用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现代煤矿对于矿效率、生产的安全性要求不断提高,我国许多煤矿企业都进行了旧设备更新换代和技术革新,将机电一体化技术运用到煤矿生产过程中去,煤矿生产已经呈现出自动化、智能化趋势。

 1什么是机电一体化

 从结构层面分析,多功能性、智能化、自动化起机电一体化的显著特征,它是机械设备、信息设备和软件的有机融合,主要依靠科学技术和计算机软件来实现机械设备的信息化、数字化,从而提高机械设备的生产性能和效率。机电一体化在煤矿机械中的广泛应用能够提高我国煤矿企业的科技化水平和生产效率,进而增强企业综合实力。

 2机电一体化在煤矿机械中的应用意义

 2.1促进煤矿企业生产效率、效益的提高

 机电一体化在煤矿机械中的应用顺应了我国经济飞速发展、煤炭企业深化改革的时代要求。就我国煤矿企业的生产现状而言,虽然大部分企业都基本实现了机械生产,但是整体机械化水平不高,这严重制约着企业生产效率的提高。然而,由于机电一体化技术的深入推广,煤矿企业的劳动效率有了显著提高。特别是自动化技术和微处理设备的运用,工人的个人劳动效率得到提高,进而提高企业的总体生产效率。不断提高的产量使得企业的经济利润得到提高,同时,工人收入也随之增加。机电一体化的运用,大大提高了我国经济发展水平。

 2.2提高煤矿生产安全性

 近年来,煤矿生产安全性已经成为社会 热点 话题。众所周知,我国传统的煤矿工人大多在多粉尘、阴冷、潮湿的环境下工作,工人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受到严重威胁,而机电一体化的运用大大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改善了工作环境,将生产安全事故发生的可能性降到最低,加大了劳动保障,有效的保证了煤矿工人们的生命安全。

 3机电一体化在煤矿机械中的应用实例分析

 3.1机电一体化技术在煤机中的运用

 作为生产过程中最重要的机械设备之一,煤机的工作效率直接关系着煤矿的产量、企业的效益。电牵引煤机作为机电一体化技术在煤机中运用的一大典型,有效的解决了煤机移动过程中的阻力问题,当煤机出现滑动现象时,电牵煤机可以利用发电制动,在其轴端配备了性能良好的停电功能,这样就能避免生产过程中的滑动现象。

 3.2机电一体化技术在安全生产监控监测系统中的运用

 从20世纪90年代起,我国就开始了对于安全生产监控监测系统的研究,经过科学家们的不懈努力,我国终于有了自己的一套技术水平较高的监控监测系统,其中包括:我国常州自动化研究所研制的k5系统、煤科院重庆分院研制的k0系统等等。在这些监控监测系统的研发过程中都有效的利用了机电一体化技术。

 3.3机电一体化技术在带式输送机中的运用

 由于自身半自动化水平高、机械效率高、连续输送距离长、输送量大等优点,带式输送机在中国煤矿企业中广泛使用,是原煤输送的主要设备。随着机电一体化的深入运用与不断发展,现在我们已经可以使用设计简单、操作方便、不需要复杂的接口装置与输入输出设备的可编程型PLC控制器,这种控制器具有很强的抗外界干扰能力,即使在比较恶劣的环境中,也能进行长时间的作业。

 4机电一体化在煤炭机械中应用的发展趋势

 4.1应用更加智能化

 人工智能技术不不断发展,神经网络、模糊数学、心理学、混沌力学等领域的研究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这为机电一体化水平的提高奠定了基础。并且,我国煤炭生产需求不断在扩大,对于机电产品的智能化要求也不断增加,要求这些产品具有超强的逻辑判断能力、推理能力,甚至可以自主决策,机电产品智能化已经成为时代的需求。

 4.2应用更加人性化

 机电产品在煤炭设备中的应用也是为了更好的服务于人类的生产活动。更好的服务于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是机电产品发展永远不变的宗旨。当然,这对机电产品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国的研发机构需要进一步完善机电产品的性能和结构,同时还要照顾到人们的审美需求,在设备外形、色彩等方面着手,使设备更贴近煤炭生产工人的需求,符合工人的工作习惯,更好的为我们的生产生活服务。

 4.3应用更加环保化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与此同时,我们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遭到了极大破坏,环境问题也已经成为社会的一个热点问题。我们社会的发展需要更加环保的技术和产品,这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一大趋势。在煤炭行业应用机电一体化技术,使得煤炭生产过程更加符合可持续发展的需求,节约能源,保护环境。产品绿色化、环保化,产品使用寿命结束后,重新进行分解,进而再利用。机电产品环保化,并且将其应用到煤炭机械设备中,是社会发展的大趋势。总之,为了适应经济迅猛发展以及社会的不断进步,对于机电产品的要求也不断提高,当然,这也能促进机电一体化在煤炭机械中的应用不断完善和发展。这样,我国煤炭产业才能不断发展,生产效率、综合实力得到提高,进而实现这一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明明.浅析机电一体化在煤炭机械中的应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5(10):55.

 [2]解鹏飞.机电一体化在煤炭生产中的应用[J].科技信息,2013(20):364.

 [3]牛建华,李燕.机电一体化在煤炭机械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机械,2014(7):39.

机电一体化毕业论文范文篇三:《浅谈高职机电一体化的实践教学》

 现代社会的工业生产中,不断出现新技术、新工艺以及新设备,这种技术上的发展会对社会职业结构及需求产生很大的影响。机电一体化专业是由多学科相互渗透而成的,也是当前工业科技发展的主要构成内容,属于高职教学中的重点专业,在其机电专业的发展中需要使用工学结合的教学方式,重视开展实践教学,实行校企合作,积极提升高职学生的实际工作技能。

 一、高职机电一体化的实践教学现状与成因分析

 在高职机电一体化专业的教学中通常都会设置有一定比例的实践教学内容,但是因为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使得相应的实验、实训教学的实效性较差,造成学生在顶岗实习阶段的动手能力不足,情况严重的学生会在毕业工作很长时间之后仍然不能独立的开展工作,在实践操作能力上存在严重的不足,自身技能也不符合市场的要求,也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高职 教育 的进步。当前的高职机电一体化实践教学现状的成因是多方面的,从专业课角度来看,机电一体化专业知识教学具有技术融合、学科交叉的特点,实际教学过程较为枯燥,学生理解起来也比较困难,这使得学生容易出现畏惧心理,不能调动起充分的学习兴趣,也阻碍了其 创新思维 的养成,尤其是那些学习能力差及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的学生,专业课更是非常有难度。

 从教学层面分析,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存在相互脱节的情况,师资力量以及硬件设施的构成等也都是造成实践教学发展不完善的因素,学校不能为每个学生提供足够的独立实践锻炼的机会,教学就很难达到预期的目标。从高职实践教学的发展现状来看,因为多种因素使其比理论教学的发展要滞后,不适应新时期人才培养的要求。

 二、高职机电一体化的实践教学改进策略

 (一)结合产业发展要求进行专业实践能力的分析。

 传统的机械工业已获得了新的发展内涵,产品的加工制造方式也逐渐地被新技术代替,机、电技术的融合交叉越来越普遍。通过调研及综合分析,可以发现现代企业在机电一体化人才需求方面,主要需要其掌握机电产品的设计与绘图,机电设备装配与维修,自动生产线运行与调试等知识技能。现阶段相关机电行业的发展中有三类人才是比较缺乏的,其一是复合型的管理人才,要求这些人才具备技术与管理两方面的能力,可以根据市场经济发展规律去进行产品生产工作,还能够对企业的发展方向进行把握;其二是具备创新精神的技术型人才,兼备技术与管理才能,可以按照市场动态趋势去提出相应的生产改进方案;其三是智能型技工人才,理论知识与实践 经验 都比较丰富,可以熟练的操作生产设备,并且积极地开展技术创新及设备、技术的维护工作。对于高职院校来说,其培养目标主要是让毕业生在经过学校与企业中学习与实训之后,可以在实际的工作岗位中发挥作用。

 (二)工学结合,形成能力本位的实践教学体系。

 从传统的以课堂理论教学到现在的实验室、实训基地教学,在实际教学中以典型工作任务为主,教师引导为辅,各高职院校在近几年教学改革中不断改进教学内容与 方法 。在高职实训基地建设以及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上学校都进行了不断的探索,但实践教学和社会需求仍然存在脱节的问题,对机电一体化的实践教学定位不准确,在教学中只是单纯的以增加实践教学时间的方式去改善教学模式。理论与实践的不相符,也使得学生掌握的只是技能不能在实际的行业发展中进行有效的利用。在高职机电一体化的实践教学体系的建设中需要结合企业与行业的实际发展需求,并且应该充分的符合专业岗位的特定要求,在遵循这些方面的原则基础上形成层次分明、分工具体的实践教学体系。根据其中的教学规律去进行由浅入深的知识与技能的教学。在高职机电一体化的实践教学中,应该重视专业技能训练与核心技能训练、扩展能力训练的相互融合。

 (三)校企联动,建设产学研有机结合的实践教学基地。

 校企合作的教学模式符合高职院校教育改革的具体需求,可以充分的发挥校企双方的优势,达到工学交替的人才培养模式,为学生实习、实践、就业,教师的再教育、科研提供优质服务。通过校企合作的教学模式,可以让学生真正的体会到职业人的角色特性,将自身的专业知识应用到实际的生产环境之中,也是对生产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重要培养方式。积极地去建设教学与培训、生产与科研融合的教学实训基地,可以推动人才培养与经济效益两方面的进步。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的设立可以用国家专项、省部共建等方面的资金投入方式,做到建设的互惠互利,实现校外训练基地的稳定发展。

 取技术改造、设备更新、整合等方法去进行校内实训基地的建造,其建设需要遵循适度够用的原则,在充分的调研基础上再开展实际的建设活动。校内实践基地在建设与管理上需要确立以学生为本的理念,提升自身的综合性与开放性特点,以提高学生的创新力为主要任务,增强学生的机电一体化实践能力,还让校内实训基地发挥了应有的功效。在此基础上还应该去积极的吸收社会,通过参股等形式参与校外实践基地的建设,并且对实训基地进行科学化管理,体现出高职院校具备的社会服务作用。

 三、结束语

 高职院校开展的实践教学对于学生熟知专业知识、提升实践能力有着重要的意义,机电一体化专业教学也应该重视对实践教学的发展,教师应该积极地进行教学方式的探究,通过有效的实践教学培养更多的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在机电一体化教学中学生的实践能力的提升需要借助实践训练的力量,形成高职机电一体化的实践教学体系,与高职教育的相关人才培养目标相符合。

猜你喜欢:

1. 机械电子毕业论文优秀范文

2. 机电毕业论文范文大全

3. 有关机电一体化方面论文范文

4. 机电一体化方面论文范文

5. 机电专业毕业论文范文参考

集中抄表系统电力营销管理论文

集中抄表系统电力营销管理论文

  一、集中抄表系统电力营销管理现状

 随着社会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的电力网络规模迅速的扩大,传统的人工抄表与人工结算的方式已经难以满足新时期电力营销系统的实际需求,在集中抄表系统中,融合了现代通信技术、计算机自动化技术等先进技术,这些技术的应用,能够有效提升集中抄表系统的准确度与工作效率,这也是智能电网发展过程中非常重要的内容。通过应用集中抄表,能够在传统电表的基础上实现诸多的功能,其不仅能够实现用户电量的实时集,还能够有效的降低电表的损耗,不仅能够节约大量的人力资本,还能促进抄表准确度的有效提升,在集中抄表系统中,最基础的设备就是智能电表,其能够有效的实现用户与企业之间的双向通信,这不仅能够方便用户的管理,同时有利于电力企业对用户的用电需求进行准确的分析,以便于对电力进行科学合理的配置。

  二、集中抄表系统的构成

 集中抄表系统通常由这样几个部分组成,即:通信系统、硬件设施、软件平台,虽然目前我国的集中抄表系统总体上还处于发展阶段,但是其各个部分的兼容性、维护性及扩展性都是比较好的,正因为其具有这些优点,使得其系统各个部分的优化与升级显得非常的方便,有利于其性能的提升。

 1.智能电表

 智能电表是实现集中抄表和电网智能化的主要硬件基础。智能电网相当于互联网体系架构,在智能电网中;通过智能电表能够实现用户与企业之间的信息交互,可以将超负荷警告、电能质量、复电通知、停电通知、用户的用电量、电费等信息反馈给用于与企业,并且其还能够实现电能量、负荷情况、谐波检测相关数据、线损数据等一些重要的电力信息进行集,将这些数据反馈给电力企业之后,有利于企业对用户的整体用电情况有一个全面的了解;若将智能电表应用于工业计量中,其还具备功能超额报警、功率超限报警、变损计量、谐波计量等一些特殊的功能,并且在遇到特殊时,智能电表还能够进行特殊的记录;将智能电表应用于变压器中,其能够实现对线路损耗的核实、三相不平衡测试、停电集等功能。

 2.软件平台

 集中抄表系统的软件部分主要由应用软件系统、数据库系统两部分组成,其中数据库系统主要是实现数据集、交换与分析功能;应用软件系统在运行过程中,主要是要实现日常管理工作操作的支持功能,目前我国集中抄表系统常用的一个软件就是ActiveX,通过该软件平台能够有效的实现电力营销系统与电力供应企业之间的有效连接,数据库系统中最为常用的技术是客户信息控制系统,通过该系统能够实现引用和访问主数据库的,然后通过操作系统进行运用。另外,还有为硬件设施的运行和维护提供支持的硬件支持平台。硬件支持平台主要包括远程下载技术和固化核心技术等。与传统的维护和管理需要现场进行浪费时间和人力不同的是,由于在集中抄表系统软件中具备扩充功能与远程升级功能,这能够有效的减少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使得整体的工作效率有效提升。

 3.数据传输系统

 在远程集中抄表系统中最为关键的内容就是数据传输通信系统,其能够实现控制中心与终端硬件之间的信息传递,其在开展通信的过程中,常用的通信技术有:无线网络技术、光纤通信技术、电力载波技术等,其中电力载波通信技术是在已有电力线路的基础上,应用载渡的方式来实现数字信号与模拟信号的转换,该种通信方式的`显著有点是在开展通信的过程中,将电力线路作为传输媒介,不需要另外架设传输线路,能够有效的节约传输成本,但是其也具有自身的缺点,就是其容易受到变压器的阻隔作用,这会对其通信质量产生影响;光纤通信技术主要是借助于光纤线路来进行信息的传递,在该种通信方式中,能够实现信息的双向传递,但是在配网通信系统的建设上需要花费较多的成本。在无线网络通信模式中,主要是借助于无线信号网络及移动通信企业所提供的基站来实现信息的传递,目前最为常用的就有CDMA与GPRS通信方式,其在开展通信的过程中,不需要进行设备的建设与维护,尤其是在复杂地形条件下,应用起来非常的方便,目前,被称为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的3G技术,比CDMA和GPRS网络的信号更稳定更强,数据传输的速率也会更快,是将来无线技术发展的主要方向。目前,集中抄表系统设备相关的无线端口都为3G无线网络的升级空间预留了相关端口,能够有效的实现该系统的升级和扩展。

  三、结束语

 集中抄表系统有力的实现了电能计量的标准化和规范化,极大的提高了抄表效率,为相关电力企业节约了人力、物力和财力成本,实现电力企业经济效益的显著提高。同时,对电费计量和管理的水平的提高,满足了新形势下电力用户的需求,提供了优质服务,使得电力企业更加适应市场化的发展,有利于建立良好的企业形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