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年代电脑系统,五六十年代电脑
1.计算机数据处理发展的三个历史阶段
2.计算机检索系统经过了哪几个发展阶段?
3.现代电子计算机发展史?
计算机的发展划分为4个阶段,分别为什么、什么、什么和什么。
1.第一阶段 电子管计算机(1946~1957年) 主要特点是: (1)采用电子管作为基本逻辑部件,体积大,耗电量大,寿命短,可靠性大, 成本高。 (2)采用电子射线管作为储存部件,容量很小, 后来外储存器使用了磁鼓储存资讯,扩充了容量。 (3)输入输出装置落后,主要使用穿孔卡片,速度慢,容易出去使用十分不便。 (4)没有系统软体,只能用机器语言和组合语言程式设计。 2.第二阶段 电晶体计算机 (1958~1964年) 主要特点是: (1)采用晶体管制作基本逻辑部件,体积减小,重量减轻,能耗降低,成本下降,计算机的可靠性和运算速度均得到提高。 (2)普遍采用磁芯作为贮存器,采用磁碟/磁鼓作为外储存器。 (3)开始有了系统软体(监控程式),提出了作业系统概念,出现了高阶语言。 3.第三阶段 积体电路计算机 (1965~1969年) 主要特点是: (1)采用中,小规模积体电路制作各种逻辑部件,从而使计算机体积小,重量更轻,耗电更省,寿命更长,成本更低,运算速度有了更大的提高。 (2)采用半导体储存器作为主存,取代了原来的磁芯储存器,使储存器容量的存取速度有了大幅度的 提高,增加了系统的处理能力。 (3)系统软体有了很大发展, 出现了分时作业系统, 多使用者可以共享计算机软硬体资源。 (4)在程式设计方面上采用了结构化程式设计,为研制更加复杂的软体提供了技术上的保证。 4.第四阶段 大规模、超大规模积体电路计算机
计算机的发展阶段是根据什么划分的?计算机发展的四个阶段是根据电子元件来划分的。
积体电路是把许多电晶体、电阻、电容等构成的电路整合在一块半导体材料上。积体电路按整合程度的不同有小规模、中规模、大规模、超大规模积体电路之分。在一块半导体材料上整合10个以上电晶体等元件的称小规模积体电路,整合100个以上电晶体等元件的称为中规模积体电路,整合1000个以上电晶体等元件的称为大规模积体电路,整合10000个以上电晶体等元件的称为超大规模积体电路。
计算机的划代原则主要是依据计算机所采用的电子器件不同来划分的,这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电子管、电晶体、积体电路、超大规模积体电路等四代:
第一代计算机 电子管时代 1946~1958
第二代计算机 电晶体时代 1958~1964
第三代计算机 积体电路时代 1965~1971
第四代计算机 超大规模积体电路时代 1971~今
人们根据计算机采用的物理器件把计算机的发展分成4个阶段(时代),分别为你好
通常是按计算机中硬体所采用的电子逻辑器件划分成电子管、电晶体、中小规模积体电路、大规模超大规模积体电路四个阶段
根据计算机的(),计算机的发展科划分为四代。根据计算机的(主要元器件),计算机的发展科划分为四代。
计算机网路发展划分为几个时代?分别叫什么?计算机网路发展划分为三段,分别是。
一、以单计算机为中心的联机终端系统
计算机网路主要是计算机技术和资讯科技相结合的产物,它从20世纪50年代起步至今已经有50多年的发展历程,在20世纪50年代以前,因为计算机主机相当昂贵,而通讯线路和通讯装置相对便宜,为了共享计算机主机资源和进行资讯的综合处理,形成了第一代的以单主机为中心的联机终端系统.
在第一代计算机网路中,因为所有的终端共享主机资源,因此终端到主机都单独占一条线路,所以使得线路利用率低,而且因为主机既要负责通讯又要负责资料处理,因此主机的效率低,而且这种网路组织形式是集中控制形式,所以可靠性较低,如果主机出问题,所有终端都被迫停止工作.面对这样的情况,当时人们提出这样的改进方法,就是在远端终端聚集的地方设定一个终端集中器,把所有的终端聚集到终端集中器,而且终端到集中器之间是低速线路,而终端到主机是高速线路,这样使得主机只要负责资料处理而不要负责通讯工作,大大提高了主机的利用率.
二、以通讯子网为中心的主机互联
随着计算机网路技术的发展,到20世纪60年代中期,计算机网路不再局限于单计算机网路,许多单计算机网路相互连线形成了有多个单主机系统相连线的计算机网路,
这样连线起来的计算机网路体系有两个特点:
①多个终端联机系统互联,形成了多主机网际网路络
②网路结构体系由主机到终端变为主机到主机
后来这样的计算机网路体系在慢慢演变,向两种形式演变,第一种就是把主机的通讯任务从主机中分离出来,由专门的CCP(通讯控制处理机)来完成,CCP组成了一个单独的网路体系,我们称它为通讯子网,而在通讯子网连基础上接起来的计算机主机和终端则形成了资源子网,导致两层结构体现出现.第二种就是通讯子网逐规模渐扩大成为社会公用的计算机网路,原来的CCP成为了公共资料通用网.
三、计算机网路体系结构标准化
随着计算机网路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网路的逐渐普及,各种计算机网路怎么连线起来就显得相当的复杂,因此需要把计算机网路形成一个统一的标准,使之更好的连线,因为网路体系结构标准化就显得相当重要,在这样的背景下形成了体系结构标准化的计算机网路.
为什么要使计算机结构标准化呢,有两个原因,第一个就是因为为了使不同装置之间的相容性和互操作性更加紧密.第二个就是因为体系结构标准化是为了更好的实现计算机网路的资源共享,所以计算机网路体系结构标准化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
计算机的发展可分为几个阶段?每个阶段计算机主要组成元器件事什么?试从软硬体两个方面分析每个阶段计算机
第一阶段:电子管计算机
第二阶段:电晶体计算机
第三阶段:积体电路计算机
第四阶段:大规模、超大规模和极大规模积体电路计算机
② 计算机的发展一般分为几个阶段,各阶段的计算机所使用的基本电子元件分别是什么?三个,电晶体,电子管,积体电路
按照计算机的构成元件,电子计算机划分为哪几个发展阶段?计算机的发展阶段:
四个发展阶段:
第一个发展阶段:1946-1956年电子管计算机的时代。1946年第一台电子计算机问世美国宾西法尼亚大
学,它由冯·诺依曼设计的。占地170平方 ,150KW。运算速度慢还没有人快。是计算机发展历史上的一个里程碑。(ENIAC)(electronic numerical integator and calculator)全称叫“电子数值积分和计算机”。
第二个发展阶段:1956-1964年电晶体的计算机时代:作业系统。
第三个发展阶段:1964-1970年积体电路与大规模积体电路的计算机时代
(1964-1965)(1965-1970)
第四个发展阶段:1970-现在:超大规模积体电路的计算机时代。
计算机的发展史分几个阶段呀?第一代计算机 1945年——1958年 电子管
第二代计算机 1958年——1964年 电晶体
第三代计算机 1964年——70年代 中小规模积体电路
第四代计算机 70年代中期以后 (超)大规模积体电路
第五代计算机 现在 神经元计算机
计算机的发展阶段是怎么划分的?从 x86时代,才真正以为著计算机发展的开始,8086,286,386,486,586,到现在的INTER奔腾系列,这些只不过是INTER的型号,但很有CPU发展历史的代表性。现在已经没有什么阶段划分了,因为CPU的更新很快~!
计算机数据处理发展的三个历史阶段
第一代
电子管计算机(1946-1957)这一阶段计算机的主要特征是采用电子管元件作基本器件,用光屏管或汞延时输入与输出主要采用穿孔卡片或纸带,体积大、耗电量大、速度慢、存储容量小、可靠性差、维护困难且价格昂贵。在软件上,通常使用机器语言或者汇编语言;来编写应用程序,因此这一时代的计算机主要用于科学计算。
这时的计算机的基本线路是采用电子管结构,程序从人工手编的机器指令程序,过渡到符号语言,第一代电子计算机是计算工具革命性发展的开始,它所采用的二进位制与程序存贮等基本技术思想,奠定了现代电子计算机技术基础。以冯 诺依曼为代表
第二代
晶体管计算机(1958-1964)20世纪50年代中期,晶体管的出现使计算机生产技术得到了根本性的发展,由电子管作为计算机的基础器件,用磁芯或磁鼓作存储器,在整体性能上,比第一代计算机有了很大的提高。同时程序语言也相应的出现了,如Fortran,Cobol,Algo160等计算机高级语言。晶体管计算机被用于科学计算的同时,也开始在数据处理、过程控制方面得到应用。
在20世纪50年代之前第一代,计算机都采用电子管作元件。电子管元件在运行时产生的热量太多,可靠性较差,运算速度不快,价格昂贵,体积庞大,这些都使计算机发展受到限制。于是,晶体管开始被用来作计算机的元件。晶体管不仅能实现电子管的功能,又具有尺寸小、重量轻、寿命长、效率高、发热少、功耗低等优点。使用晶体管后,电子线路的结构大大改观,制造高速电子计算机就更容易实现了。
第三代
中小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1965-1971)20世纪60年代中期,随着半导体工艺的发展,成功制造了集成电路。中小规模集成电路成为计算机的主要部件,主存储器也渐渐过渡到半导体存储器,使计算机的体积更小,大大降低了计算机计算时的功耗,由于减少了焊点和接插件,进一步提高了计算机的可靠性。在软件方面,有了标准化的程序设计语言和人机会话式的Basic语言,其应用领域也进一步扩大
第四代
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1971-2015)随着大规模集成电路的成功制作并用于计算机硬件生产过程,计算机的体积进一步缩小,性能进一步提高。集成更高的大容量半导体存储器作为内存储器,发展了并行技术和多机系统,出现了精简指令集计算机(RISC),软件系统工程化、理论化,程序设计自动化。微型计算机在社会上的应用范围进一步扩大,几乎所有领域都能看到计算机的“身影”。
第五代
编辑
第五代计算机指具有人工智能的新一代计算机,它具有推理、联想、判断、决策、学习等功能。计算机的发展将在什么时候进入第五代?什么是第五代计算机?对于这样的问题,已经有一个明确统一的说法了。
IBM发表声明称,该公司已经研制出一款能够模拟人脑神经元、突触功能以及其他脑功能的微芯片,从而完成计算功能,这是模拟人脑芯片领域所取得的又一大进展。IBM表示,这款微芯片擅长完成模式识别和物体分类等繁琐任务,而且功耗还远低于传统硬件。
值得注意的是,它并非想要用新的芯片取代原有的计算机芯片。IBM在其网站上介绍,传统的计算机关注语言和分析思考,而神经突触核心能够解决感知和形状识别的问题,它们分别像人类的左脑和右脑一样;而IBM接下来想要做的,就是让“左脑”和“右脑”连接起来合作,形成一种新的“整体计算智能”。从这个说法上来看,传统的芯片擅长大量的符号运算和数字处理,而神经突触核心的优势在于多感官和实时传感器数据处理。比如,Modha曾经表示,团队正在开发一种头戴设备,能够帮助盲人感知外部环境;而这一次IBM称,经过实验测试,这种芯片可以在录像片段中检测人、汽车、卡车和公共汽车,并识别出了它们。这其实就是依靠神经突触核心来完成的。
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在现在的智能社会中,计算机、网络、通信技术会三位一体化。新世纪的计算机将把人从重复、枯燥的信息处理中解脱出来,从而改变我们的工作、生活和学习方式,给人类和社会拓展了更大的生存和发展空间。当历史的车轮驶入二十一世纪时,我们会面对各种各样的未来计算机。
计算机检索系统经过了哪几个发展阶段?
(一)简单应用 (20世纪50年代以前)
这个阶段最基本的特征是无数据管理及完全分散的手工方式。它表现在:
·无外存或只有磁带外存,输入输出设备简单。
·无操作系统,无文件管理系统,无管理数据的软件。
·数据是程序的组成部分,数据不独立。修改数据必须修改程序。处理时,数据随程序一道送入内存,用完后全部撤出计算机,不能保留。数据大量重复,不能共享。
·文件系统尚未出现,程序员必须自行设计数据的组织方式。
(二)文件系统 (50年代后期到60年代中期)
这个阶段的基本特征是有了面向应用的数据管理功能,工作方式是分散的非手工的,其表现为:
·外存有了很大的发展,除磁带机外,还出现了大容量的硬盘和灵活的软磁盘。输入、输出能力大大加强。
·系统软件方面出现了操作系统、文件管理系统和多用户的分时系统,出现了专用于商业事务管理的高级语言COBOL。它主要用于文件处理,也可以进行非数值处理。
·数据管理方面,实现了数据对程序的一定的独立性,数据不再是程序的组成部分,修改数据不必修改程序,数据有结构,被组织到文件内,存储在磁带、磁盘上,可以反复使用和保存。文件逻辑结构向存储结构的转换由软件系统自动完成,系统开发和维护工作得到减轻。
·文件类型已经多样化。由于有了直接存取设备,就有了索引文件、链接文件、直接存取文件等,而且能对排序文件进行多码检索。
·数据存取以记录为单位。
这一阶段数据管理的不足之处表现在:
·数据冗余度大。文件系统中文件基本上对应于某个应用程序,数据仍是面向应用的,不同应用程序所需数据有部分相同时,仍需建立各自的数据文件,不能共享,数据维护困难,一致性难以保证。
·数据与程序独立性仍不高。文件是为某一特定应用服务的,系统不易扩充。一旦数据逻辑结构改变,就必须修改文件结构的定义及应用程序;应用程序的变化也将影响文件的结构。因而文件仍不能反映现实世界事物之间的联系。
(三)数据库系统 (60年代后期开始)
60年代后期,计算机在管理中的应用更加广泛,数据量急剧增大,对数据共享的要求越来越迫切;同时,大容量磁盘已经出现,联机实时处理业务增多;软件价格在系统中的比重日益上升,硬件价格大幅下降,编制和维护应用软件所需成本相对增加。在这种情况下,为了解决多用户、多应用共享数据的需求,使数据为尽可能多的应用程序服务,出现了数据库系统,其特点是:
·面向全组织的复杂数据结构。数据库中的数据结构不仅描述了数据自身,而且描述了整个组织数据之间的联系,实现了整个组织数据的结构化。
·数据冗余度小,易于扩充。由于数据库从组织的整体来看待数据,数据不再是面向某一特定的应用,而是面向整个系统,减少了数据冗余和数据之间不一致现象。在数据库系统下,可以根据不同的应用需求选择相应的数据加以使用,使系统易于扩充。
·数据与程序独立。数据库系统提供了数据的存储结构与逻辑结构之间的映射功能及总体逻辑结构与局部逻辑结构之间的映射功能,从而使得当数据的存储结构改变时,逻辑结构保持不变,或者当总体逻辑结构改变时,局部逻辑结构可以保持不变,从而实现了数据的物理独立性和逻辑独立性,把数据的定义和描述与应用程序完全分离开。
·统一的数据控制功能。数据库系统提供了数据的安全性控制 (Security)和完整性控制 (Integrity),允许多个用户同时使用数据库资源。数据库的上述特点,使得信息系统的研制从围绕加工数据的以程序为中心转移到围绕共享的数据库来进行,实现了数据的集中管理,提高了数据的利用率和一致性,从而能更好地为决策服务。因此,数据库技术在信息系统应用中正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现代电子计算机发展史?
一、计算机信息检索的发展阶段
计算机信息检索的发展过程是与计算机技术及其它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过程紧密相关的。
计算机用于信息检索始于50年代初,在40多年的发展历史中,计算机信息检索大体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
(一)脱机检索阶段
此阶段是从50年代中期到60年代中期。
自1946年2月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问世以来,人们一直设想利用计算机查找文献。
进入50年代后,在计算机应用领域“穿孔卡片”和“穿孔纸带”数据录入技术及设备相继出现,以它们作为存贮文摘、检索词和查询提问式的媒介,使得计算机开始在文献检索领域中得到了应用。
1954年,美国海军兵器中心首先采用IBM-701型计算机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科技文献检索系统,实现了单元词组配检索,检索逻辑只采用“逻辑与”,检索结果只是文献号,1958年,美国通用电器公司将其加以改进,输出结果增加了题名、作者和文献摘要等项目。
1964年,美国化学文摘服务社建立了文献处理自动化系统,使编制文摘的大部分工作实现了计算机化,以后又实现了计算机检索。
同年,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建立了计算机数据库,即医学文献分析与检索系统,不仅可以进行逻辑“或”、“与”、“非”等种运算,而且还可以从多种途径检索文献。
这一阶段主要以脱机检索的方式开展检索服务,其特点是不对一个检索提问立即作出回答,而是集中大批提问后进行处理,且进行处理的时间较长,人机不能对话,因此,检索效率往往不够理想。
但是,脱机检索中的定题服务对于科技人员却非常有用,定题服务能根据用户的要求,先把用户的提问登记入档,存入计算机中形成一个提问档,每当新的数据进入数据库时,就对这批数据进行处理,将符合用户提问的最新文献提交给用户,可使用户随时了解课题的进展情况。
(二)联机检索阶段
此阶段是从60年代中期到70年代初。
由于计算机分时技术的发展,通信技术的改进,以及计算机网络的初步形成和检索软件包的建立,用户可以通过检索终端设备与检索系统中心计算机进行人机对话,从而实现对远距离之外的数据库进行检索的目的,即实现了联机信息检索。
这个时期,由于计算机处理功能的加强,数据存贮容量的扩大和磁盘机的应用,为建立大型的文献数据库创造了条件。
例如美国的DIALOG系统(DIALOG对话系统)、ORBIT系统(书目情报分析联机检索系统)、BRS系统(存贮和信息检索系统)、欧洲的ESA-IRS系统(欧洲航天局信息检索系统)等都是在此时期开始研制并逐步发展起来的,并且均在国内或组织范围内得到实际应用。
可以说,联机检索是科技信息工作、计算机、通讯技术三结合的产物,它标志着70年代计算机检索的水平。
(三)网络化联机检索阶段
此阶段是从70年代初到现在。
由于电话网、电传网、公共数据通信网都可为情报检索传输数据。
特别是卫星通信技术的应用,使通信网络更加现代化,也使信息检索系统更加国际化,信息用户可借助国际通讯网络直接与检索系统联机,从而实现不受地域限制的国际联机信息检索。
尤其是世界各大检索系统纷纷进入各种通信网络,每个系统的计算机成为网络上的节点,每个节点联接多个检索终端,各节点之间以通信线路彼此相连,网络上的任何一个终端都可联机检索所有数据库的数据。
这种联机信息系统网络的实现,使人们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查遍世界各国的信息资料,使信息资源共享成为可能。
可以说,联机网络和检索终端几乎遍及世界所有国家和地区,使得国际联机信息检索的发展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开展商业性国际联机检索服务的大机构已达200余家,像美国的DIALOG信息公司已成为全世界最为著名的联机检索服务机构。
计算机信息检索的实现,大大方便和加速了信息资源的交流和利用,并对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的科研方式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从而也极大地促进了科技的进步。
第一代
电子管计算机(1946-1957)这一阶段计算机的主要特征是采用电子管元件作基本器件,用光屏管或汞延时电路作存储器,输入与输出主要采用穿孔卡片或纸带,体积大、耗电量大、速度慢、存储容量小、可靠性差、维护困难且价格昂贵。
在软件上,通常使用机器语言或者汇编语言,来编写应用程序。
因此这一时代的计算机主要用于科学计算。
第二代
晶体管计算机(1957-1964)20世纪50年代中期,晶体管的出现使计算机生产技术得到了根本性的发展,由晶体管代替电子管作为计算机的基础器件,用磁芯或磁鼓作存储器,在整体性能上,比第一代计算机有了很大的提高。
同时程序语言也相应的出现了,如Fortran,Cobol,Algo160等计算机高级语言。
晶体管计算机被用于科学计算的同时,也开始在数据处理、过程控制方面得到应用。
第三代
中小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1964-1971)20世纪60年代中期,随着半导体工艺的发展,成功制造了集成电路。
中小规模集成电路成为计算机的主要部件,主存储器也渐渐过渡到半导体存储器,使计算机的体积更小,大大降低了计算机计算时的功耗,由于减少了焊点和接插件,进一步提高了计算机的可靠性。
在软件方面,有了标准化的程序设计语言和人机会话式的Basic语言,其应用领域也进一步扩大。
第四代
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1971-2015)随着大规模集成电路的成功制作并用于计算机硬件生产过程,计算机的体积进一步缩小,性能进一步提高。
集成更高的大容量半导体存储器作为内存储器,发展了并行技术和多机系统,出现了精简指令集计算机(RISC),软件系统工程化、理论化,程序设计自动化。
微型计算机在社会上的应用范围进一步扩大,几乎所有领域都能看到计算机的“身影”。
第五代
第五代计算机指具有人工智能的新一代计算机,它具有推理、联想、判断、决策、学习等功能。
IBM发表声明称,该公司已经研制出一款能够模拟人脑神经元、突触功能以及其他脑功能的微芯片,从而完成计算功能,这是模拟人脑芯片领域所取得的又一大进展。
IBM表示,这款微芯片擅长完成模式识别和物体分类等繁琐任务,而且功耗还远低于传统硬件。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