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冯.诺依曼模型指的是什么

2.什么是冯诺依曼型电脑?

3.简述冯·诺依曼结构的主要思想和结构特征

4.冯 诺依曼体系结构计算机的特点是什么?

5.冯诺依曼计算机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诺依曼计算机系统结构,诺依曼型电脑系统

冯诺依曼结构计算机的基本思想是存储程序、程序控制、程序和数据以二进制表示。

根据冯诺依曼体系结构构成的计算机,必须具有如下功能:

1、把需要的程序和数据送至计算机中。

2、必须具有长期记忆程序、数据、中间结果及最终运算结果的能力。

3、能够完成各种算术、逻辑运算和数据传送等数据加工处理的能力。

4、能够根据需要控制程序走向,并能根据指令控制机器的各部件协调操作。

5、能够按照要求将处理结果输出给用户。

为了完成上述的功能,计算机必须具备五大基本组成部件,包括:

1、输入数据和程序的输入设备;

2、记忆程序和数据的存储器;

3、完成数据加工处理的运算器;

4、控制程序执行的控制器;

5、输出处理结果的输出设备。

扩展资料

1945年6月,冯·诺依曼提出了在数字计算机内部的存储器中存放程序的概念(Stored Program Concept),这是所有现代电子计算机的模板,被称为“冯· 诺依曼结构”,按这一结构建造的电脑称为存储程序计算机(Stored Program Computer)。

冯·诺依曼计算机主要由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和输入输出设备组成,它的的特点是:程序以二进制代码的形式存放在存储器中;所有的指令都是由操作码和地址码组成。

指令在其存储过程中按照执行的顺序进行存储;以运算器和控制器作为计算机结构的中心等。冯诺依曼计算机广泛应用于数据的处理和控制方面,但是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百度百科-冯·诺依曼结构计算机

冯.诺依曼模型指的是什么

冯·诺依曼理论体系下的计算机五大逻辑部件是哪些?

运算器,控制器,储存器,输入装置和输出装置

运算器和控制器统称为处理器,也就是CPU,运算器负责算术运算和逻辑运算,控制器负责键盘,滑鼠等外部装置。

储存器:储存器包括外储存器和储存器,外储存器常见的有硬碟,U盘,MP3等,记忆体储器也就是记忆体RAM,分问SDRAM和DDRAM也就是SD记忆体和DDR记忆体

输入装置:常见的有键盘,滑鼠,写字板,扫描器,摄像头

输出装置:常见的有印表机,显示器,传真机等等

简述冯·诺依曼关于计算机理论体系

冯诺依曼的经典理论

冯诺依曼理论的要点是:数字计算机的数制采用二进位制;计算机应该按照程式顺序执行。人们把冯诺依曼的这个理论称为冯诺依曼体系结构。从ENIAC到当前最先进的计算机都采用的是冯诺依曼体系结构。所以冯诺依曼是当之无愧的数字计算机之父。根据冯诺依曼体系结构构成的计算机,必须具有如下功能: 把需要的程式和资料送至计算机中。

必须具有长期记忆程式、资料、中间结果及最终运算结果的能力。

能够完成各种算术、逻辑运算和资料传送等资料加工处理的能力。

能够根据需要控制程式走向,并能根据指令控制机器的各部件协调操作。 能够按照要求将处理结果输出给使用者。

用图表示计算机五大逻辑部件工作原理

计算机五大组成部件:运算器、控制器、储存器、输入装置和输出装置。 1、计算机的中央处理器又称为CPU,它是计算机的核心部分。主要由运算器和控制器组成。 运算器:实现算术运算和逻辑运算的部件。 控制器:计算机的指挥系统。

计算器是按冯.诺依曼理论设计的吗?

是,

冯 诺依曼理论内容是什么

CUI:冯诺依曼体系机构)

说到计算机的发展,就不能不提到德国科学家冯诺依曼。从20世纪初,物理学和电子学科学家们就在争论制造可以进行数值计算的机器应该采用什么样的结构。人们被十进位制这个人类习惯的计数方法所困扰。所以,那时以研制模拟计算机的呼声更为响亮和有力。20世纪30年代中期,德国科学家冯诺依曼大胆的提出,抛弃十进位制,采用二进位制作为数字计算机的数制基础。同时,他还说预先编制计算程式,然后由计算机来按照人们事前制定的计算顺序来执行数值计算工作。

冯诺依曼理论的要点是:数字计算机的数制采用二进位制;计算机应该按照程式顺序执行。

人们把冯诺依曼的这个理论称为冯诺依曼体系结构。从ENIAC到当前最先进的计算机都采用的是冯诺依曼体系结构。所以冯诺依曼是当之无愧的数字计算机之父。

根据冯诺依曼体系结构构成的计算机,必须具有如下功能:

把需要的程式和资料送至计算机中。

必须具有长期记忆程式、资料、中间结果及最终运算结果的能力。

能够完成各种算术、逻辑运算和资料传送等资料加工处理的能力。

能够根据需要控制程式走向,并能根据指令控制机器的各部件协调操作。

能够按照要求将处理结果输出给使用者。

为了完成上述的功能,计算机必须具备五大基本组成部件,包括:

输人资料和程式的输入装置记忆程式和资料的储存器完成资料加工处理的运算器控制程式执行的控制器输出处理结果的输出装置

:education.163./editor_2002/030821/030821_110781.

:f.tsinghua.edu./CourseWare/%BC%C6%CB%E3%BB%FA%BB%F9%B4%A1%D6%AA%CA%B6/%B7%EB%C5%B5%D2%C0%C2%FC%CC%E5%CF%B5%BD%E1%B9%B9%B5%C4%BC%C6%CB%E3%BB%FA.htm

:cqtz./tzzy/xxjs/aosaisource/puter/2.htm

这里所说的汇流排主要是指系统汇流排。PC机的系统汇流排又可分为ISA、EISA、MCA、VESA、PCI、AGP等多种标准。

一、ISA/EISA/MCA/VESA汇流排

ISA(Industry Standard Architecture)是IBM公司为286/AT电脑制定的汇流排工业标准,也称为AT标准。ISA汇流排的影响力非常大,直到现在仍存在大量ISA装置,最新的主机板也还为它保留了一席之地。MCA (Micro Channel Architecture)是IBM公司专为PS/2系统开发的微通道汇流排结构。由于要求使用许可证,违背了PC发展开放的潮流,因此还未有效推广即告失败。

EISA(Extended Industry Standard Architecture),是EISA集团(由Compaq、HP、AST等组成)专为32位CPU设计的汇流排扩充套件工业标准,向下相容ISA,当年在高档桌上型电脑上得到一定应用。VESA(Video Electronics Standards Association),是VESA组织(由IBM、Compaq等发起,有120多家公司参加)按Local Bus(区域性汇流排)标准设计的一种开放性汇流排,但成本较高,只是适用于486的一种过渡标准,目前已经淘汰。

二、PCI汇流排

90年代后,随着图形处理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的广泛应用,在以Windows为代表的图形使用者介面(GUI)进入PC机之后,要求PC具有高速的图形及 I/O运算处理能力,这对汇流排的速度提出了挑战。原有的ISA、EISA汇流排已远远不能适应要求,成为整个系统的主要瓶颈。1991年下半年,Intel 公司首先提出了PCI(Peripheral Component Interconnect)的概念,并联合IBM、Compaq、AST、HP、等100多家公司成立了PCI集团。PCI是一种先进的区域性汇流排,已成为区域性汇流排的新标准,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汇流排结构。 PCI汇流排是一种不依附于某个具体处理器的区域性汇流排,从结构上看,PCI是在CPU和原来的系统汇流排之间插入的一级汇流排,需要时具体由一个桥接电路,实现对这一层的智慧装置取得汇流排控制权,以加速资料传输管理。

三、AGP汇流排

虽然现在PC机的图形处理能力越来越强,但要完成细致的大型3D图形描绘,PCI汇流排结构的效能仍然有限。为了让PC的3D应用能力能同图形工作站相比,Intel公司开发了AGP(Aelerated Graphics Port)标准,主要目的就是要大幅提高高档PC机的图形尤其 D图形的处理能力。严格说来,AGP不能称为汇流排,因为它是点对点连线,即连线控制晶片和AGP显示卡。AGP在主记忆体与显示卡之间提供了一条直接的通道,使得3D图形资料越过PCI汇流排,直接送入显示子系统。这样就能突破由于PCI汇流排形成的系统瓶颈,从而达到高效能3D图形的描绘功能。PCI及 AGP插槽外观见图1。标准介面的型别

在微机系统中采用标准介面技术,其目的是为了便于模组结构设计,可以得到更多厂商的广泛支援,便于“生产”与之相容的外部装置和软体。不同型别的外设需要不同的介面,不同的介面是不通用的。以前在8086/286机器上存在过的ST506和ESDI等介面标准都已经淘汰,目前在微机中使用最广泛的介面是:IDE、EIDE、SCSI、USB和IEEE 1394五种。

一、 IDE/EIDE介面

IDE的原文是Integrated Device Electronics,即整合装置电子部件。它是由Compaq开发并由Western Digital公司生产的控制器介面。IDE采用了40线的单组电缆连线。由于把控制器整合到驱动器之中,适配卡已变得十分简单,现在的微机系统中已不再使用适配卡,而把适配电路整合到系统主机板上,并留有专门的IDE联结器插口。IDE由于具有多种优点,且成本低廉,在个人微机系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增强型IDE (Enhanced IDE)是Western Digital为取代IDE而开发的介面标准。在采用EIDE介面的微机系统中,EIDE介面已直接整合在主机板上,因此不必再购买单独的适配卡。与IDE 相比,EIDE具有支援大容量硬碟、可连线四台EIDE装置、有更高资料传输速率(13.3MB/s以上)等几方面的特点。为了支援大容量硬碟,EIDE 支援三种硬碟工作模式:NORMAL、LBA和LARGE模式。

二、Ultra DMA33和Ultra DMA66介面

在ATA-2标准推出之后,SFFC又推出了ATA-3标准。ATA-3标准的主要特点是提高了ATA-2的安全性和可靠性。ATA-3本身并没有定义更高的传输模式。此外,ATA标准本身只支援硬碟,为此SFFC将推出ATA-4标准,该标准将整合ATA-3和ATAPI并且支援更高的传输模式。在 ATA-4标准没有正式推出之前,作为一个过渡性的标准,Quantum和Intel推出了Ultra ATA(Ultra DMA)标准。

Ultra ATA的第一个标准是Ultra DMA33(简称UDMA33),也有人把它称为ATA-3。符合该标准的主机板和硬碟早在1997年便已经投放市场,目前几乎所有的主机板及硬碟都支援该标准。

Ultra ATA的第二个标准是Ultra DMA66(或者Ultra ATA-66)是由Quantum和Intel在1998年2月份提出的最新标准。Ultra DMA66进一步提高了资料传输率,突发资料传输率理论上可达66.6MB/s。并且采用了新型的CRC回圈冗余校验,进一步提高了资料传输的可靠性,改用80针的排线(保留了与现有的电脑相容的40针排线,增加了40条地线),以保证在高速资料传输中降低相邻讯号线间的干扰。

目前,有Intel 810、VIA Apollo Pro等晶片组提供了对Ultra DMA66硬碟的支援。部分主机板也提供了支援Ultra DMA66硬碟的介面。而新出的大部分硬碟都支援Ultra DMA-66介面。

三、SCSI介面

SCSI的原文是Small Computer System Interface,即小型计算机系统介面。SCSI也是系统级介面(外观如图2),可与各种采用SCSI介面标准的外部装置相连,如硬碟驱动器、扫描器、光碟机、印表机和磁带驱动器等。采用SCSI标准的这些外设本身必须配有相应的外设控制器。SCSI介面早期只在小型机上使用,近年来也在PC机中广泛采用。 最新的Ultra3 SCSI的Ultra160/m介面标准,进一步把资料传输率提高到160MB/s。昆腾也在1998年11月推出了第一个支援Ultra160/m介面标准的硬碟Atlas10K和Atlas四代。SCSI对PC来说应是一种很好的配置,它不仅是一个介面,更是一条汇流排。相信随着技术的进一步发展, SCSI也会像EIDE一样广泛应用在微机系统和外设中。

四、USB介面

USB(Universal Serial Bus)介面(外观如图3)的提出是基于采用通用连线技术,实现外设的简单快速连线,达到方便使用者、降低成本、扩充套件PC机连线外设的范围的目的。目前PC中似乎每个装置都有它自己的一套连线装置。外设介面的规格不一、有限的介面数量,已无法满足众多外设连线的迫切需要。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是,提供装置的共享介面来解决个人计算机与周边装置 的通用连线。

USB技术应用是计算机外设连线技术的重大变革。现在USB介面标准属于中低速的介面传输,面向家庭与小型办公领域的中低速装置。比如键盘、滑鼠、游戏杆、显示器、数字音箱、数字相机以及Modem等,目的是在统一的USB介面上实现中低速外设的通用连线。PC主机上只需要一个USB埠,其他的连线可以通过USB介面和USB集线器在桌面上完成。USB系统由USB主机(HOST)、集线器(HUB)、连线电缆、USB外设组成。下一代的USB介面,资料传输率将提高到120Mbps~240Mbps,并支援宽频宽数字摄像装置及新型扫描器、印表机及储存装置。

五、IEEE 1394介面

IEEE 1394是一种序列介面标准,这种介面标准允许把电脑、电脑外部装置、各种家电非常简单地连线在一起。从IEEE 1394可以连线多种不同外设的功能特点来看,也可以称为汇流排,即一种连线外部装置的机外汇流排。IEEE 1394的原型是执行在Apple Mac电脑上的Fire Wire(火线),由IEEE采用并且重新进行了规范。它定义了资料的传输协定及连线系统,可用较低的成本达到较高的效能,以增强电脑与外设如硬碟、印表机、扫描器,与消费性电子产品如数码相机、DVD播放机、视讯电话等的连线能力。由于要求相应的外部装置也具有IEEE 1394介面功能才能连线到1394总线上,所以,直到1995年第3季度Sony推出的数码摄像机加上了IEEE 1394介面后,IEEE 1394才真正引起了广泛的注意。

六、Device Bay

Device Bay是由Microsoft、Intel和Compaq公司共同开发的标准,这一技术可让所有装置协同运作,包括CD-ROM、DVD-ROM、磁带、硬碟驱动器以及各种符合IEEE 1394的装置。

由于Device Bay技术能够处理型别广泛的装置,所以它可建立一种新PC:主机板将仅包括CPU,所有驱动器和装置都在外部与计算机相连,幷包括所有数字家电,例如电视和电话。

尽管Device Bay的规范已于1997年制定完毕,但由于这一技术研发经费开销过高,因此很可能会搁浅。迄今Microsoft还没有准备在未来的作业系统中,支援DeviceBay的具体计划。

图灵、冯.诺依曼,究竟谁是计算机之父?

阿兰·麦席森·图灵 Alan Mathison Turing ,6月23日生于英国伦敦。

是英国著名的数学家和逻辑学家,被称为电脑科学之父、人工智慧之父,是计算机逻辑的奠基者,提出了“图灵机”和“图灵测试”等重要概念。

人们为纪念其在计算机领域的卓越贡献而设立“图灵奖”。

约翰·冯·诺依曼( John von Neumann,1903-1957),“现代电子计算机之父”,美籍匈牙利人,物理学家、数学家、发明家,“现代电子计算机之父”即电脑(即EDVAC,它是世界上第一台现代意义的通用计算机)的发明者。

现在普遍认为的是冯·诺依曼

为什么说冯·诺依曼是计算机之父

美籍匈牙利科学家冯·诺依曼最新提出程式储存的思想,并成功将其运用在计算机的设计之中,根据这一原理制造的计算机被称为冯·诺依曼结构计算机,世界上第一台冯·诺依曼式计算机是1949年研制的EDSAC,由于他对现代计算机技术的突出贡献,因此冯·诺依曼又被称为“计算机之父”。

CUI:冯诺依曼体系机构)

说到计算机的发展,就不能不提到德国科学家冯诺依曼。从20世纪初,物理学和电子学科学家们就在争论制造可以进行数值计算的机器应该采用什么样的结构。人们被十进位制这个人类习惯的计数方法所困扰。所以,那时以研制模拟计算机的呼声更为响亮和有力。20世纪30年代中期,德国科学家冯诺依曼大胆的提出,抛弃十进位制,采用二进位制作为数字计算机的数制基础。同时,他还说预先编制计算程式,然后由计算机来按照人们事前制定的计算顺序来执行数值计算工作。

冯诺依曼理论的要点是:数字计算机的数制采用二进位制;计算机应该按照程式顺序执行。

人们把冯诺依曼的这个理论称为冯诺依曼体系结构。从ENIAC到当前最先进的计算机都采用的是冯诺依曼体系结构。所以冯诺依曼是当之无愧的数字计算机之父。

根据冯诺依曼体系结构构成的计算机,必须具有如下功能:

把需要的程式和资料送至计算机中。

必须具有长期记忆程式、资料、中间结果及最终运算结果的能力。

能够完成各种算术、逻辑运算和资料传送等资料加工处理的能力。

能够根据需要控制程式走向,并能根据指令控制机器的各部件协调操作。

能够按照要求将处理结果输出给使用者。

为了完成上述的功能,计算机必须具备五大基本组成部件,包括:

输人资料和程式的输入装置记忆程式和资料的储存器完成资料加工处理的运算器控制程式执行的控制器输出处理结果的输出装置

冯.诺依曼的储存程式计算机名叫

冯.诺依曼的储存程式计算机名叫 ENIAC。

解释:

20世纪30年代中期,德国科学家冯诺依曼大胆的提出,抛弃十进位制,采用二进位制作为数字计算机的数制基础。同时,他还说预先编制计算程式,然后由计算机来按照人们事前制定的计算顺序来执行数值计算工作。

冯诺依曼理论的要点是:数字计算机的数制采用二进位制;计算机应该按照程式顺序执行。

人们把冯诺依曼的这个理论称为冯诺依曼体系结构。从ENIAC到当前最先进的计算机都采用的是冯诺依曼体系结构。所以冯诺依曼是当之无愧的数字计算机之父。

冯.诺依曼理论的核心是储存程式和( )

冯诺依曼计算机工作原理的核心是储存程式和程式控制

什么是冯诺依曼型电脑?

冯诺依曼模型也就是指计算机的一种组成形式,一般称为冯诺依曼结构。是一种将程序指令存储器和数据存储器合并在一起的存储器结构。程序指令存储地址和数据存储地址指向同一个存储器的不同物理位置,因此程序指令和数据的宽度相同,如英特尔公司的8086中央处理器的程序指令和数据都是16位宽。

简述冯·诺依曼结构的主要思想和结构特征

冯诺依曼型电脑的五大组成部分和各部分的功能如下:

1、运算器:计算机中执行各种算术和逻辑运算操作的部件。运算器的基本操作包括加、减、乘、除四则运算,与、或、非、异或等逻辑操作,以及移位、比较和传送等操作,亦称算术逻辑部件(ALU);

2、控制器:由程序计数器、指令寄存器、指令译码器、时序产生器和操作控制器组成,它是发布命令的“决策机构”,即完成协调和指挥整个计算机系统的操作。运算器和控制器统称中央处理器,也叫做CPU。中央处理器是电脑的心脏;

3、存储器:存储器分为内存和外存。内存是电脑的记忆部件,用于存放电脑运行中的原始数据、中间结果以及指示电脑工作的程序。外存就像笔记本一样,用来存放一些需要长期保存的程序或数据,断电后也不会丢失,容量比较大,但存取速度慢。当电脑要执行外存里的程序,处理外存中的数据时,需要先把外存里的数据读入内存,然后中央处理器才能进行处理。外存储器包括硬盘、光盘和优盘;

4、输入设备:输入设备是向计算机输入数据和信息的设备。是计算机与用户或其他设备通信的桥梁。输入设备是用户和计算机系统之间进行信息交换的主要装置之一。键盘,鼠标,摄像头,扫描仪,光笔等都属于输入设备。

5、输出设备:是计算机硬件系统的终端设备,用于接收计算机数据的输出显示、打印、声音、控制外围设备操作等。也是把各种计算结果数据或信息以数字、字符、图像、声音等形式表现出来。常见的输出设备有显示器、打印机等。

扩展资料:

1945年6月,冯?诺依曼提出了在数字计算机内部的存储器中存放程序的概念(Stored Program Concept),这是所有现代电子计算机的范式,被称为“冯?诺依曼结构”,按这一结构建造的电脑称为存储程序计算机(Stored Program Computer),又称为通用计算机。冯?诺依曼计算机主要由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和输入输出设备组成,它的的特点是:程序以二进制代码的形式存放在存储器中;所有的指令都是由操作码和地址码组成;指令在其存储过程中按照执行的顺序;以运算器和控制器作为计算机结构的中心等。冯诺依曼计算机广泛应用于数据的处理和控制方面,但是存在一些局限性。

冯 诺依曼体系结构计算机的特点是什么?

冯·诺依曼的重要三条思想是:

1、计算机硬件是由5大基本部分组成: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输出设备

2、采用二进制

3、程序和数据一样存放在存储器中

冯·诺依曼结构又称作普林斯顿体系结构(Princetionarchitecture)。

1945年,冯·诺依曼首先提出了“存储程序”的概念和二进制原理,后来,人们把利用这种概念和原理设计的电子计算机系统统称为“冯.诺曼型结构”计算机。冯.诺曼结构的处理器使用同一个存储器,经由同一个总线传输。

冯.诺曼结构处理器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 必须有一个存储器;

2 必须有一个控制器;

3 必须有一个运算器,用于完成算术运算和逻辑运算;

4 必须有输入和输出设备,用于进行人机通信。

冯·诺依曼的主要贡献就是提出并实现了“存储程序”的概念。由于指令和数据都是二进制码,指令和操作数的地址又密切相关,因此,当初选择这种结构是自然的。但是,这种指令和数据共享同一总线的结构,使得信息流的传输成为限制计算机性能的瓶颈,影响了数据处理速度的提高。

在典型情况下,完成一条指令需要3个步骤,即:取指令、指令译码和执行指令。从指令流的定时关系也可看出冯·诺依曼结构与哈佛结构处理方式的差别。

举一个最简单的对存储器进行读写操作的指令,指令1至指令3均为存、取数指令,对冯.诺曼结构处理器,由于取指令和存取数据要从同一个存储空间存取,经由同一总线传输,因而它们无法重叠执行,只有一个完成后再进行下一个。

扩展资料:

使用冯·诺伊曼结构的中央处理器和微控制器有很多。除了上面提到的英特尔公司的8086,英特尔公司的其他中央处理器、ARM的ARM7、MIPS公司的MIPS处理器也采用了冯·诺依曼结构。

1945年,冯·诺依曼首先提出了“存储程序”的概念和二进制原理,后来,人们把利用这种概念和原理设计的电子计算机系统统称为“冯·诺依曼型结构”计算机。冯·诺依曼结构的处理器使用同一个存储器,经由同一个总线传输。

冯·诺曼结构处理器具有以下几个特点:必须有一个存储器;必须有一个控制器;必须有一个运算器,用于完成算术运算和逻辑运算;必须有输入和输出设备,用于进行人机通信。

两者区别

冯·诺依曼理论的要点是:数字计算机的数制采用二进制;计算机应该按照程序顺序执行。人们把冯诺依曼的这个理论称为冯诺依曼体系结构。从ENIAC到当前最先进的计算机都采用的是冯诺依曼体系结构。所以冯诺依曼是当之无愧的数字计算机之父。

根据冯诺依曼体系结构构成的计算机,必须具有如下功能:把需要的程序和数据送至计算机中;必须具有长期记忆程序、数据、中间结果及最终运算结果的能力。

能够完成各种算术、逻辑运算和数据传送等数据加工处理的能力;能够根据需要控制程序走向,并能根据指令控制机器的各部件协调操作;能够按照要求将处理结果输出给用户。

哈佛结构是为了高速数据处理而采用的,因为可以同时读取指令和数据(分开存储的)。大大提高了数据吞吐率,缺点是结构复杂。

通用微机指令和数据是混合存储的,结构上简单,成本低。假设是哈佛结构:你就得在电脑安装两块硬盘,一块装程序,一块装数据,内存装两根,一根储存指令,一根存储数据……

是什么结构要看总线结构的。51单片机虽然数据指令存储区是分开的,但总线是分时复用的,所以顶多算改进型的哈佛结构。ARM9虽然是哈佛结构,但是之前的版本也还是冯·诺依曼结构。

早期的X86能迅速占有市场,一条很重要的原因,正是靠了冯·诺依曼这种实现简单,成本低的总线结构。处理器虽然外部总线上看是诺依曼结构的,但是由于内部CACHE的存在,因此实际上内部来看已经算是改进型哈佛结构的了。

至于优缺点,哈佛结构就是复杂,对外围设备的连接与处理要求高,十分不适合外围存储器的扩展。所以早期通用CPU难以采用这种结构。而单片机,由于内部集成了所需的存储器,所以采用哈佛结构也未尝不可。处理器,依托CACHE的存在,已经很好的将二者统一起来了。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冯·诺依曼结构

冯诺依曼计算机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1、计算机处理的数据和指令一律用二进制数表示

2、计算机运行过程中,把要执行的程序和处理的数据首先存入主存储器,计算机执行程序时,将自动地并按顺序从主存储器中取出指令一条一条地执行,这一概念称作顺序执行程序。

3、计算机硬件由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五大部分组成。

美籍匈牙利数学家冯·诺伊曼于1946年提出存储程序原理,把程序本身当作数据来对待,程序和该程序处理的数据用同样的方式储存。 人们把冯·诺伊曼的这个理论称为冯·诺伊曼体系结构。

扩展资料

冯·诺伊曼体系结构计算机的发展历史:

1、60年代中期以前,是计算机体系结构发展的早期时代。在这个时期通用硬件已经相当普遍,软件却是为每个具体应用而专门编写的,大多数人认为软件开发是无需预先计划的事情。

2、从60年代中期到70年代中期,是计算机体系结构发展的第二代。在这10年中计算机技术有了很大进步。多道程序、多用户系统引入了人机交互的新概念,开创了计算机应用的新境界,使硬件和软件的配合上了一个新的层次。

3、计算机体系结构发展的第三代从20世纪70年代中期开始,并且跨越了整整10年。在这10年中计算机技术又有了很大进步。分布式系统极大地增加了计算机系统的复杂性,局域网、广域网、宽带数字通信以及对“即时”数据访问需求的增加。

4、计算机体系结构发展的第四代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这个阶段,人们感受到的是硬件和软件的综合效果。由复杂操作系统控制的强大的桌面机及局域网和广域网,与先进的应用软件相配合,已经成为当前的主流。

百度百科-冯诺依曼体系结构

1、计算机有运算器、存储器、控制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五大部件组成。

2、指令和数据以同等地位存放于存储器内。并可按地址访问。

3、指令和数据均可用二进制表示。

4、指令由操作码和地址吗组成。操作码表示操作的性质、地址码表示操作数在存储器中的位置。

5、指令在存储器中按顺序存放。通常,指令时顺序执行的。在特殊情况下,可根据运算结果或指定的条件来改变运算顺序。

6、机器以运算器为中心,输入输出设备和存储器之间的数据传送通过运算器完成。

一、冯·诺依曼计算机就是使用冯诺依曼体系机构的电子数字计算机。

二、冯·诺依曼提出了在数字计算机内部的存储器中存放程序的概念,这是所有现代电子计算机的范式,被称为"冯· 诺依曼结构",按这一结构建造的电脑称为存储程序计算机,又称为通用计算机。冯·诺依曼计算机主要由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和输入输出设备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