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系统关键路径,系统关键路径
1.Win10系统怎么启用/禁用应用程序启动跟踪
2.如何设置PROJECT中的关键任务?
3.我的qq电脑管家,为什么在查杀木马到系统关键路径时就停止了,时间是已经查杀了3小时了,就是杀不过去?
4.关键路径怎么求?求详解。
5.计算机3级都包括那些科目?
6.我的惠普笔记本电脑重装系统后开机出现这个问题要怎么解决,急死了
7.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如何确定项目关键路径
8.2006 计算机等级考试大纲
1、如何在项目管理中使用PERT图2、PERT图/甘特图是什么?3、PERT图与甘特图的区别4、PERT图是什么?5、pert图怎么画如何在项目管理中使用PERT图
PERT是一个项目管理工具,用于计算实际完成项目所需的时间。PERT代表评估审查技术。PERT图表是用于项目内任务的工具 - 可以更轻松地安排和协调完成工作的团队成员。
PERT图表创建于20世纪50年代,旨在帮助管理美国海军的武器和防御项目的创建。虽然PERT正在海军中引入,但私营部门同时引发了一种名为“ 关键路径”的类似方法。
PERT类似于关键路径,因为它们都用于可视化时间轴和项目必须完成的工作。但是使用PERT,您可以为项目创建三个不同的时间估计值:
1. 您估计每个任务将花费的最短时间,
2. 最可能的时间量,
3. 以及如果事情没有按进行,任务可能花费的最长时间。
PERT是从固定的结束日期向后计算的,因为承包商的最后期限通常无法移动。
使用在线 PERT Chart 软件安排项目活动
PERT图表是用于安排,组织和协调项目活动的流行工具。它不仅以图形方式呈现项目活动,还呈现其开始和结束日期以及依赖关系。Visual Paradigm Online为您提供易于使用的在线PERT图表编辑器,用于项目。
想要创建自己的PERT图表?我们在下面汇总了一些PERT Chart示例,以帮助您入门。单击PERT图表进行查看,或单击编辑按钮开始编辑。
PERT图表示例:项目管理
( 单击以编辑示例 )
( 单击以编辑示例 )
PERT图/甘特图是什么?pert也被成为甘特图,是一种制定的软件,多数被用于建设工程,可以整合工程中的,劳力等方面,为工程进度服务。手写哦
PERT图与甘特图的区别gantt图又叫甘特图.
进度是按时间顺序活动的一个列表,我们称之为Gantt图,它有以下几个关键的成分:
1.横跨图顶部排列的是日历表.
2.最左边的一列包含了每项任务的标识号(ID).
3.左边第二列是要做的任务的名称.
4.在图表当中,任务条表示各项任务的开始和结束时间.
5.在表的左下方是项目名称、进度表的作者和制订此进度的原始日期.
Gantt图是展现项目中各个任务进展状况的一种有用的工具.这种图表对于协调多种活动特别有用.
PERT(评审技术)--利用项目的网络图和各活动所需时间的估计值(通过加权平均得到的)去计算项目总时间.PERT不同于CPM的主要点在于PERT利用期望值而不是最可能的活动所需时间估计(在CPM法中用的).PERT法如今很少应用,然类似PETR的估计方法常在CPM法中应用.
关键路线法(CPM)--借助网络图和各活动所需时间(估计值),计算每一活动的最早或最迟开始和结束时间.CPM法的关键是计算总时差,这样可决定哪一活动有最小时间弹性.CPM算法也在其它类型的数学分析中得到应用.
在PERT/CPM图中,一般包括以下的要素:任务 、 里程碑或开始和结束 、 任务间的依赖关系
一个PERT图显示了一个项目的图形解释,这种图是网络装的,由号码标记的节点组成,节点由带标签的带方向箭头的线段连接,展现项目中的或转折点,以及展现项目中的任务.带方向箭头的线段表示任务的先后顺序.例如,在PERT图中,在节点1,2,4,8和10之间的任务必须按顺序完成,这叫做系列任务的依存性.
PERT图是什么?PERT(Project Evaluation and Review Technique)即评审技术,简单地说,PERT是利用网络分析制定以及对予以评价的技术。它能协调整个的各道工序,合理安排人力、物力、时间、资金,加速的完成。在现代的编制和分析手段上,PERT被广泛的使用,是现代项目管理的重要手段和方法。
PERT网络是一种类似流程图的箭线图。它描绘出项目包含的各种活动的先后次序,标明每项活动的时间或相关的成本。对于PERT网络,项目管理者必须考虑要做哪些工作,确定时间之间的依赖关系,辨认出潜在的可能出问题的环节,借助PERT还可以方便地比较不同行动方案在进度和成本方面的效果。
pert图怎么画信息工程项目应用网络技术的步骤如下:①绘制网络图;②网络计算;③求关键路径;④计算完工期及其概率;⑤网络优化.
步骤1:绘制ERP项目网络图
本文主要以某公司(中小型企业)ERP项目建设为例,讲述网络技术在信息工程项目监理工作进度控制中的应用.
(1) 定义各项工作(作业)
恰当地确定各项工作范围,以使网络图复杂程度适中.
(2) 编制工作表
首先是根据实施厂商的实施方法和业主单位的实际情况,制定ERP项目工作清单(如表1所示),并确定各项工作的先行工作.在工作定义过程中,应考虑有关项目和项目目标的定义、说明以及历史资料.工作定义过程结束时,要提交的成果之一就是工作清单.工作清单必须包括本项目范围内的所有工作,应当对每项工作列出文字说明,保证项目成员准确、完整地理解该项工作.
其次进行项目描述.项目的特性通常会影响到工作排序的确定,在工作排序的确定过程中更应明确项目的特性.
再次,确定或估计各项工作时间.估算的方法在后面介绍.
最后,表明各项工作之间的逻辑关系.着重考虑的内容如下:
a. 强制性逻辑关系的确定.这是工作排序的基础.逻辑关系是工作之间所存在的内在关系,通常是不可调整的,一般主要依赖于技术方面的限制,因此确定起来较为明确,通常由技术人员同管理人员的交流就可完成.
b. 组织关系的确定.对于无逻辑关系的项目工作,由于其工作排序具有随意性,从而将直接影响到项目的总体水平.这种关系的确定,通常取决于项目管理人员的知识和经验,它的确定对于项目的成功实施是至关重要的.
c. 外部制约关系的确定.项目工作和非项目工作之间通常会存在一定的影响,因此在项目工作的安排过程中,也需要考虑到外部工作对项目工作的一些制约及影响,这样才能充分把握项目的发展.
d. 实施过程中的限制和设.为了制定良好的项目,必须考虑项目实施过程中可能受到的各种限制,同时还应考虑项目制定所依赖的设和条件.
(3)根据工作清单和工作关系绘制网络图
根据表1中各工作之间的逻辑关系,可绘制双代号网络图
步骤2: 网络计算
(1)工作时间估计
工作延续时间的估计是项目制定的一项重要的基础工作,它直接关系到各事项、各工作网络时间的计算,和完成整个项目任务所需要的总时间.若工作时间估计的太短,则会在工作中造成被动紧张的局面;相反,就会使整个工程的工期延长.
网络中所有工作的进度安排都是由工作的延续时间来推算的,因此,对延续时间的估计要做到客观正确.这就要求在对工作做出时间估计时,不应受到工作重要性及工程完成期限的影响,要把工作置于独立的正常状态下进行估计,要统盘考虑,不可顾此失彼.
估计工作时间的方法主要有:
a. 专家判断:专家判断主要依赖于历史的经验和信息,当然其时间估计的结果也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和风险.
b. 类比估计:类比估计意味着以先前的类似的实际项目的工作时间来推测估计当前项目各工作的实际时间.当项目的一些详细信息获得有限的情况下,这是一种最为常用的方法,类比估计可以说是专家判断的一种形式.
c. 单一时间估计法:估计一个最可能工作实现时间,对应于CPM网络.
d. 三个时间估计法:估计工作执行的三个时间,乐观时间a、悲观时间b、正常时间c,对应于PERT网络:期望时间t=(a+4c+b)/6.
(2)工作最早开始时间
工作最早开始时间是到指某个节点前的工作全部完成所需要的时间,它是本项工作刚刚能够开始的时间.
(3)工作最迟开始时间
工作最迟开始时间是指某项工作为保证其后续工作按时开始,它最迟必须开始的时间.
(4)时差的计算
时差是指在不影响整个任务完工期的条件下,某项工作从最早开始时间到最迟开始时间,中间可以推迟的最大延迟时间.
步骤3:求关键路径
关键路径有两种定义:
①在一条路径中,每个工作的时间之和等于工程工期,这条路径就是关键路径.
②若在一条路径中,每个工作的时差都是零,这条路径就是关键路径.
图1所示的网络图,关键路径所需时间=3+16+10+15+1+30+15=90天).
步骤4:计算完工期及其概率
设路径T的总时间(即路径T上各项目工作的时间和)为T(=∑t作业路径),标准差为σT,则在工期D内完工的概率为:
以表1和图1为例,关键路径D-F-G-I-J-K-L,T=90
步骤5:网络优化
在项目管理中,仅仅满足于编制出项目进度,并以此来进行调配和工期控制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依据各种主、客观条件,在满足工期要求的同时,合理安排时间与,力求达到消耗合理和经济效益最佳这一目的,这就是进度的优化.优化的内容包括:时间(工期)优化;缩短工期,时间(工期)-成本优化.
(1)时间优化
工期优化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网络的计算工期Tc超过要求工期Ts,必须对网络进行优化,使其计算工期满足要求工期,且保证因此而增加的费用最少;二是网络的计算工期远小于要求工期,也应对网络进行优化,使其计算工期接近于要求工期,以达到节约费用的目的.一般前者最为常见.
(2)时间(工期)-成本优化
CPM方法是解决时间—成本优化的一种较科学的方法.它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根据规定的期限,规划最低成本;二是在满足成本最低的要求下,寻求最佳工期.
缩短工期的单位时间成本可用如下公式计算):
工期-成本优化的步骤是:
a. 求关键路径;
b. 对关键路径上的工作寻找最优化途径;
c. 对途径中K值小的工作进行优化;
d. 在优化时,要考虑坐邻右舍.
a.如果仅考虑正常工期估计
则路径A-B的工期是16,成本是130000;路径C-D的工期是18,成本是70000.因此关键路径是路径C-D,项目总工期为18,总成本是200000.
b.如果全部活动均在它们各自的应急时间内完成
则路径A-B的工期是11,成本是172000;路径C-D的工期是15,成本是87000.因此关键路径是路径C-D,项目总工期为15,总成本是259000.
c.用工期—成本平衡法压缩那些使总成本增加(斜率)最少的活动的工期,确定项目最短完成时间.
第一次压缩,由于关键路径的工期决定着项目的总工期,所以取路径C-D进行优化.计算得KA=6000,KB=10000,KC=5000,KD=6000.为了将项目的工期从18周减至17周,针对关键路径C-D.确定关键路径上哪项活动能以最低的“斜率”(成本被加速),可以看出KC=5000最小,因此将活动C的工期压缩1周.得出项目周期17周,总成本为205000.
第二次压缩,为了再缩短一个时间段,从17周缩短至16周,必须再次找出关键路径,两路径的工期分别是A-B为16周,C-D为17周,因此关键路径仍是C-D,它必须再次被减少.这时,虽然活动C比活动D的“斜率”(每周加速成本)低,但活动C已达到它的应急时间9周了.因此,仅有的选择是加速活动D的进程.将活动D的工期压缩1周,项目工期为16周,总成本为211000.
第三次压缩,再次将项目工期缩短1周,从16周降至15周.有两条关键路径.为了将项目总工期从16周减至15周,必须将每个路径都加速1周.路径A-B压缩活动A,路径C-D压缩活动D,项目周期15周,总成本223000.
第四次压缩,从15周降至14周.有两条相同的关键路径.必须将两条路径同时加速1周.路径C-D,均已达到它们的应急时间.加速路径A-B的进程会毫无意义.停止优化过程.
d.工期-成本优化结果,如表2:
项目总工期减少l周,项目总成本将增加5000元;
项目工期减少2周,项目总成本将增加l1000元;
项目工期减少3周,项目总成本将增加23000元.
在运用网络图做时,要体现一个系统分析的思想.信息工程项目实施是由多种工作按一定层次组成的复杂系统.其任务由多个部门承担,因而各项控制活动只有组成一个既明确分工,又相互协调配合、紧密衔接的有机整体,才能达到既定的风险、进度、费用控制目标.
链接
双代号网络图的五个组成部分
网络图是用来表示工作流程的有向、有序的网状图形,由箭线和节点组成.网络图有多种表示方式,最常见的有双代号网络(activity-on-arrow network, AOA)和单代号网络(activity-on-node network, AON).
双代号网络是一种用箭线表示工作、节点表示工作相互关系的网络图方法,在我国这种方法应用较多.双代号网络一般仅用结束到开始的关系表示法.如图是双代号网络图的示例.
(1)事项(、结点)
事项是工程()的始点、终点(完成点)或其各项工作的连接点(交接瞬间).在网络图中,用箭线端部的圆圈或其它形式的封闭图形表示.
(2)工作(作业、活动)
工作是指一项有具体内容的、需要人力、物力、财力、占用一定空间和时间才能完成的活动过程.例如需求分析、软件架构设计、代码编写、单元测试等.工作由节点和边组成.
(3)先行工作和后续工作
先行工作和后续工作 如果在工作A完成后才可以开始工作B,则工作A叫作工作B的先行工作,工作B叫作工作A的后续工作.
(4)平行工作
如果工作A结束后,工作B和C可以同时开始进行,则工作B和C叫作平行工作.
(5)虚拟工作
虚活动(工作)是只表示工作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衔接的关系,但不需人力、物力、空间和时间的虚设的活动,一般用虚线边表示,虚拟工作的时间为零.
Win10系统怎么启用/禁用应用程序启动跟踪
计算机四级考试大纲
基本要求
⒈具有计算机及其应用的基础知识。
⒉熟悉计算机操作系统、软件工程和数据库的原理及其应用。
⒊具有计算机体系结构、系统组成和性能评价的基础及应用知识。
⒋具有计算机网络和通信的基础知识。
⒌具有计算机应用项目开发的分析设计和组织实施的基本能力。
⒍具有计算机应用系统安全和保密性知识。
考试内容
一、计算机系统组成及工作原理
⒈计算机系统组成:⑴计算机的发展。⑵计算机的分类及应用。⑶计算机硬件结构。⑷主要部件功能。⑸计算机软件的功能与分类。⑹系统软件与应用软件。
⒉计算机工作原理:⑴计算机中数的表示。⑵运算器。⑶控制器。⑷存储器。⑸输入与输出系统。
⒊计算机的主要性能:⑴计算机系统性能指标。⑵处理机指标。⑶存储容量能力。⑷I/O总线能力。⑸系统通信能力。⑹联机事务处理能力。⑺软件支持。
二、数据结构与算法
⒈基本概念:⑴数据结构的基本概念。⑵算法的描述与分析。
⒉线性表:⑴线性表的逻辑结构。⑵线性表的顺序存储结构。⑶线性表的链式存储结构。
⒊数组:⑴数组的定义与运算。⑵数组的顺序存储结构。⑶矩阵的压缩存储。
⒋栈与队列:⑴栈的定义和运算。⑵栈的存储结构。⑶队列的定义和运算。⑷链队列与循环队列。
⒌串:⑴串及其操作。⑵串的存储结构。
⒍树和二叉树:⑴树的定义。⑵二叉树的定义及性质。⑶二叉树与树的转换。⑷二叉树的存储。⑸遍历二叉树与线索二叉树。
⒎图:⑴图及其存储结构。⑵图的遍历。⑶图的连通性。⑷有向无环图。⑸最短路径。⑹拓扑排序。
⒏查找:⑴线性表查找。⑵树形结构与查找。⑶散列查找。
⒐排序:⑴插入排序。⑵交换排序。⑶选择排序。⑷归并排序。⑸基数排序。
⒑文件组织:⑴顺序文件。⑵索引文件。⑶散列文件。
三、离散数学
⒈数理逻辑:⑴命题及其符号化。⑵命题公式及其分类。⑶命题逻辑等值演算。⑷范式。⑸命题逻辑推理理论。⑹谓词与量词。⑺谓词公式与解释。⑻谓词公式的分类。⑼谓词逻辑等值演算与前束范式。⑽谓词逻辑推理理论。
⒉集合论:⑴集合及其表示。⑵集合的运算。⑶有序对与笛卡尔积。⑷关系及其表示法。⑸关系的运算。⑹关系的性质。⑺关系的闭包。⑻复合关系与逆关系。⑼等价关系与偏序关系。⑽函数及其性质。⑾反函数与复合函数。
⒊代数系统:⑴代数运算及其性质。⑵同态与同构。⑶半群与群。⑷子群与陪集。⑸正规子群与商群。⑹循环群与置换群。⑺环与域。⑻格与布尔代数。
⒋图论:⑴无向图与有向图。⑵路、回路与图的连通性。⑶图的矩阵表示。⑷最短路径与关键路径。⑸二部图。⑹欧拉图与哈密尔顿图。⑺平面图。⑻树与生成树。⑼根树及其应用。
四、操作系统
⒈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⑴操作系统的功能。⑵操作系统的基本类型。⑶操作系统的组成。⑷操作系统的接口。
⒉进程管理:⑴进程、线程与进程管理。⑵进程控制。⑶进程调度。⑷进程通信。⑸死锁。
⒊作业管理:⑴作业与作业管理。⑵作业状态及其转换。⑶作业调度。⑷作业控制。
⒋存储管理:⑴存储与存储管理。⑵虚拟存储原理。⑶页式存储。⑷段式存储。⑸段页式存储。⑹局部性原理与工作集概念。
⒌文件管理:⑴文件与文件管理。⑵文件的分类。⑶文件结构与存取方式。⑷文件目录结构。⑸文件存储管理。⑹文件存取控制。⑺文件的使用。
⒍设备管理:⑴设备与设备分类。⑵输入输出控制方式。⑶中断技术。⑷通道技术。⑸设备分配技术与SPOOLING系统。⑹磁盘调度。⑺设备管理。
⒎一种典型操作系统(DOS/Unix/Windows)的使用:⑴DOS的特点与使用。⑵UNIX的特点与使用。⑶Windows的特点与使用。
五、软件工程
1.软件工程基本概念:⑴软件与软件危机。⑵软件生命周期与软件工程。⑶软件开发技术与软件工程管理。⑷软件开发方法与工具、环境。
2.结构化生命周期方法:⑴瀑布模型。⑵可行性研究与可行性研究报告。⑶软件与进度安排。⑷软件需求分析。⑸数据流程图(DFD)、数据字典(DD)。⑹软件需求说明书。⑺系统设计。⑻概要设计与详细设计。⑼模块结构设计与数据结构设计。⑽接口设计与安全性设计。⑾系统设计说明书。⑿程序设计。⒀程序设计语言。⒁结构化程序设计。
3.原型化方法:⑴原型化的基本原理。⑵原型化的生命周期。⑶原型化的人员与工具。⑷原型化的实施。⑸原型化的项目管理。⑹原型化方法与结构化方法的关系。
⒋软件测试:⑴软件测试基本概念。⑵软件测试方法。⑶软件测试。⑷单元测试、集成测试与系统测试。⑸测试用例设计。⑹测试分析报告。
⒌软件维护:⑴软件可维护性。⑵校正性维护。⑶适应性维护。⑷完善性维护。
⒍软件开发工具与环境:⑴软件开发工具。⑵软件开发环境。⑶计算机软件工程(CASE)。
⒎软件质量评价:⑴软件质量的度量与评价模型。⑵软件复杂性的度量。⑶软件可靠性的评价。⑷软件性能的评价。⑸软件运行评价。
⒏软件管理:⑴软件管理职能。⑵软件开发组织。⑶软件管理。⑷标准化管理。⑸软件工程国家标准。⑹软件配置管理。⑺软件产权保护。
六、数据库
⒈数据库基本概念:⑴数据与数据模型。⑵数据库体系结构。⑶数据库管理系统与数据库系统。⑷数据库工程与应用。
⒉关系数据库:⑴关系数据库的基本概念。⑵关系数据模型。⑶关系定义、关系模型、关系模式与关系子模式。⑷数据操纵语言。⑸关系代数。⑹集合运算(并,差,交,笛卡尔积)与关系运算(投影,选择,连接)。⑺关系演算。⑻元组关系演算与域关系演算。⑼数据库查询语言。⑽SQL语言。
⒊关系数据库设计理论:⑴关系数据理论。⑵函数依赖。⑶关系模式分解。⑷关系模式的范式。
⒋数据库设计:⑴数据库设计目标。⑵数据库设计方法。⑶数据库的设计步骤。⑷数据库规划。⑸需求分析。⑹概念设计。⑺逻辑设计。⑻物理设计。⑼数据库的实现与维护。
⒌数据库的保护:⑴数据库恢复。⑵数据库的完整性。⑶数据库的并发控制。⑷数据库的安全性。
⒍一种数据库管理系统(FoxPro/Oracle)应用:⑴FoxProDBMS的结构、特点及应用。⑵OracleDBMS的结构、特点及应用。
七、计算机体系统结构
⒈体系结构的基本概念:⑴体系结构的定义。⑵系统的功能层次。⑶系统的分类。⑷体系结构的继承与发展。⑸系统的安全性。
⒉指令系统:⑴指令格式及其优化。⑵指令系统的复杂化。⑶RISC技术。⑷MIPS与MFLOPS。
⒊存储体系:⑴存储层次。⑵虚存工作原理。⑶Cache工作原理。
⒋通道及新型部线:⑴I/O方式的发展。⑵通道工作原理。⑶EISA与MCA。⑷局部总线:VFSA与PCI。
⒌并行处理技术:⑴流水线技术。⑵超流水线与超标量技术。⑶向量处理机。⑷多机系统。
⒍系统性能评价:⑴性能评价的概念。⑵测试程序的分类。⑶Benchmark的举例。
八、计算机网络与通信
⒈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⑴网络的定义。⑵网络的分类。⑶网络的功能。⑷网络拓扑。⑸典型计算机网络组成。
⒉数据通信技术:⑴数据通信的基本概念。⑵数据通信系统的组成。⑶传输介质的类型与特点。⑷数据传输方式。⑸数据编码方式。⑹同步方式。⑺线路复用技术。⑻数据交换方式。⑼差错控制方法。
⒊网络体系结构:⑴网络体系结构的基本概念。⑵ISO/OSIRM。⑶物理层协议。⑷数据链路层协议。⑸网络层协议与X.25网层次。⑹传输层协议。⑺高层协议。
⒋局域网技术:⑴局域网拓扑。⑵局域网传输介质。⑶IEEE802模型与标准。⑷CSMA/CD工作原理。⑸TokenBus工作原理。⑹TokenRing工作原理。⑺FDDI工作原理。⑻局部网互连与TCP/IP协议。⑼局域网操作系统。⑽避域网组网技术。⑾局域网应用系统的安全性设计。
⒌网络技术的发展:⑴高速局域网。⑵ISDN与B-ISDN。⑶城域网。⑷帧中继。⑸ATM技术。⑹智能大厦与网络综合布线技术。⑺Client/Server的应用技术。⑻ISO网络管理概念与标准。
上机测试内容
⒈计算机操作能力。
⒉C语言程序设计能力。
⒊项目开发能力。
⒋开发工具的使用能力。
上机测试说明
⒈考试形式包括课堂笔试(180分钟)和上机测试(60分钟)。
⒉试题包括选择题和论述题两种类型。
⒊笔试中的选择题用中、英两种文字命题,其中英文题约占三分之一,论述题用中文命题。
参考资料:
如何设置PROJECT中的关键任务?
在win10系统中,自带有应用程序启动跟踪功能,能够跟踪您的应用启动,以便提升您的开始和搜索结果,但是有时候为了保护隐私,许多用户并不喜欢这个功能,那么要怎么禁用应用程序启动跟踪被,下面随小编一起来看看Win10系统启用/禁用应用程序启动跟踪的具体步骤吧。
1、使用设置
导航到“设置”,然后单击“隐私”。在“常规设置”下,在页面右侧切换“允许Windows跟踪应用程序启动以改进开始和搜索结果”选项打开,以启用应用程序启动跟踪。在页面右侧切换“让Windows跟踪应用程序启动以改进开始和搜索结果”选项关闭以禁用应用程序启动跟踪。
关闭“设置”窗口。
它对您有用,请记住,如果您禁用应用启动跟踪,“显示最常用的应用”设置将在Windows10中显示为灰色或已禁用。为了解决此问题,您可能需要重新启用应用程序启动跟踪器使用上述步骤。
2、使用Windows注册表
1)打开“运行”,键入regedit,然后按Enter键以打开注册表编辑器;
2)接下来,导航到以下关键路径-HKEY_CURRENT_USER\SOFTWARE\Microsoft\Windows\CurrentVersion\Explorer\Advanced;
3)右键单击Advanced文件夹,然后单击New以创建新的32位DWORD值。将新DWORD命名为“Start_TrackProgs”;
4)将其值设置为“1”以启用应用启动跟踪。要禁用应用启动跟踪,请将值设置为“0”;
5)单击确定,然后重新启动系统;
6)值得注意的是,即使您使用的是64位Windows版本,用户也需要创建32位DWORD值。
以上给大家介绍的便是Win10系统怎么启用/禁用应用程序启动跟踪的详细内容,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按照上面的方法来进行操作。
我的qq电脑管家,为什么在查杀木马到系统关键路径时就停止了,时间是已经查杀了3小时了,就是杀不过去?
1、打开软件,并选择需要设置前置任务的文件。
2、击添加前置任务的列,如果有,就没必要添加
3、添加前置任务列后,输入后置任务的标识。标识就是表格中最前面一列的数字或者字母。
4、鼠标单击前置任务或后置任务的单元格,便可以弹出如图所示对话框
5、同样地,也可以设置前置任务或后置任务内容。
关键路径怎么求?求详解。
360、QQ管家什么的都是中看不中用的东西,无能不说,重要的是后台还很流氓,建议你不要用这个了,换个可靠点的,再说,平时习惯好,哪有那么多木马,我裸奔了一两年都没事,垃圾清理,系统优化什么的都可以自己手动解决,实在不行,下个绿色版的魔方什么的,不用的时候就关掉,经常开着这些东西,速度明显下降。
计算机3级都包括那些科目?
关键路径的算法是建立在拓扑排序的基础之上的,这个算法中用到了拓扑排序。
1. 什么是拓扑排序?
举个例子先:一个软件专业的学生学习一系列的课程,其中一些课程必须再学完它的基础的先修课程才能开始。如:在《程序设计基础》和《离散数学》学完之前就不能开始学习《数据结构》。这些先决条件定义了课程之间的领先(优先)关系。这个关系可以用有向图更清楚地表示。图中顶点表示课程,有向边表示先决条件。若课程i是课程j的先决条件,则图中有弧<i,j>。若要对这个图中的顶点所表示的课程进行拓扑排序的话,那么排序后得到的序列,必须是按照先后关系进行排序,具有领先关系的课程必然排在以它为基础的课程之前,若上例中的《程序设计基础》和《离散数学》必须排在《数据结构》之前。进行了拓扑排序之后的序列,称之为拓扑序列。
2. 如何实现拓扑排序?
很简单,两个步骤:
1. 在有向图中选一个没有前驱的顶点且输出。
2. 从图中删除该顶点和以它为尾的弧。
重复上述两步,直至全部顶点均已输出,或者当前图中不存在无前驱的顶点为止。后一种情况则说明有向图中存在环。
3. 什么是关键路径?
例子开头仍然,图1是一个想的有11项活动的A0E-网。其中有9个v1,v2......,v9,每个表示在它之前的活动一完成,在它之后的活动可以开始。如v1表示整个工程的开始,v9表示整个工程结束,v5表示a4和a5已完成,a7和a8可以开始。与每个活动相联系的数是执行该活动所需的时间。比如,活动a1需要6天,a2需要4天。
由于整个工程只有一个开始点和一个完成点,故在正常情况(无环)下,网中只有一个入度为零的点(称作源点)和一个出度为零的点(叫做汇点)。
那么该工程待研究的问题是:1.完成整项工程至少需要多少时间?2.哪些活动是影响工程进度的关键?
由于在AOE-网中有些活动可以并行进行,所以完成工程的最短时间是从开始点到完成点的最长路径的长度(这里所说的路径长度是指路径上各活动持续时间之和,不是路径上弧的数目)。路径长度最长的路径叫做关键路径(Critical path)。
设开始点是v1,从v1到vi的最长路径叫做时间vi的最早发生时间。这个时间决定了所有以vi为尾的弧所表示的活动的最早开始时间。我们用e(i)表示活动ai的最早开始时间。还可以定义一个活动开始的最迟时间l(i),这是在不推迟整个工程完成的前提下,活动ai最迟必须开始进行的时间。两者之差l(i)-e(i)意味着完成活动ai的时间余量。当这个时间余量等于0的时候,也即是l(i)=e(i)的活动,我们称其为关键活动。显然,关键路径上的所有活动都是关键活动,因此提前完成非关键活动并不能加快工程的进度。
因此,分析关键路径的目的是辨别哪些是关键活动,以便争取提高关键活动的功效,缩短整个工期。
4. 如何实现关键路径?
由上面的分析可知,辨别关键活动就是要找e(i)=l(i)的活动。为了求得e(i)和l(i),首先应求得的最早发生时间ve(j)和最迟发生时间vl(j)。如果活动ai由弧<j,k>表示,其持续时间记为dut(<j,k>),则有如下关系
e(i) = ve(j)
l(i) = vl(k) - dut(<j,k>)
求解ve(j)和vl(j)需分两个步进行:
1) 从ve(0)=0开始向前推进求得ve(j)
Ve(j) = Max{ve(i) + dut(<i,j>) };<i,j>属于T,j=1,2...,n-1
其中T是所有以第j个顶点为头的弧的集合。
2) 从vl(n-1) = ve(n-1)起向后推进求得vl(j)
vl(i) = Min{vl(j) - dut(<i,j>};<i,j>属于S,i=n-2,...,0
其中,S是所有以第i个顶点为尾的弧的集合。
这两个递推公式的计算必须分别在拓扑有序和逆拓扑有序的前提先进行。也就是说,ve(j-1)必须在vj的所有前驱的最早发生时间求得之后才能确定,而vl(j-1)必须在Vj的所有后继的最迟发生时间求得之后才能确定。因此可以在拓扑排序的基础上计算ve(j-1)和vl(j-1)。
具体算法描述如下:
1. 输入e条弧<j,k>,建立AOE-网的存储结构。
2. 拓扑排序,并求得ve[]。从源点V0出发,令ve[0]=0,按拓扑有序求其余各顶点的最早发生时间ve[i]。如果得到的拓扑有序序列中顶点个数小于网中顶点数n,则说明网中存在环,不能求关键路径,算法终止;否则执行步骤3。
3. 拓扑逆序,求得vl[]。从汇点Vn出发,令vl[n-1] = ve[n-1],按逆拓扑有序求其余各顶点的最迟发生时间vl[i]。
4. 求得关键路径。根据各顶点的ve和vl值,求每条弧s的最早开始时间e(s)和最迟开始时间l(s)。若某条弧满足条件e(s) = l(s),则为关键活动。
为了能按逆序拓扑有序序列的顺序计算各个顶点的vl值,需记下在拓扑排序的过程中求得的拓扑有序序列,这就需要在拓扑排序算法中,增设一个栈,以记录拓扑有序序列,则在计算求得各顶点的ve值之后,从栈顶到栈底便为逆拓扑有序序列。
package?graph;import?ja.util.*;
public?class?Grph_CriticalPath?
{
Graph_AdjList?adjList;
Stack<Integer>?T?=?new?Stack<Integer>();?
int?ve[];
int?vl[];
final?int?max?=?10000;
public?Grph_CriticalPath(Graph_AdjList?adjList)//图的存储结构是用的邻接表
{
this.adjList?=?adjList;
int?length?=?adjList.vetexValue.length;
ve?=?new?int[length];
vl?=?new?int[length];
for(int?i=0;i<length;i++)
{
ve[i]?=?0;
vl[i]?=?max;
}
}
public?void?getCriticalPath()
{
topologicalOrder();
int?t?=?T.pop();
T.push(t);
vl[t]?=?ve[t];
while(!T.isEmpty())
{
int?j?=?T.pop();
for(Graph_AdjList.ArcNode?p?=?adjList.vetex[j].firstArc;?p!=null?;p?=?p.next)
{
int?k?=?p.adjvex;
if(vl[k]-p.weight<vl[j])
{
vl[j]?=?vl[k]-p.weight;
}
}
}
for(int?i=0;i<ve.length;i++)
{
for(Graph_AdjList.ArcNode?p?=?adjList.vetex[i].firstArc;?p!=null?;p?=?p.next)
{
int?k?=?p.adjvex;
int?ee?=?ve[i];
int?el?=?vl[k]-p.weight;
if(ee==el)
{
System.out.print(i+","+k+"?");
}
}
}
}
public?void?topologicalOrder()
{
Stack<Integer>?S?=?new?Stack<Integer>();
S.push(0);
int?count?=?0;
while(!S.isEmpty())
{
int?j?=?S.pop();
T.push(j);
count++;
Graph_AdjList.ArcNode?p?=?null;
for(p?=?adjList.vetex[j].firstArc;?p!=null?;p?=?p.next)
{
int?k?=?p.adjvex;
if(--adjList.degree[k]==0)
{
S.push(k);
}
if(ve[j]+p.weight>ve[k])
{
ve[k]?=?ve[j]+p.weight;
}
}
}
if(count<adjList.vetexValue.length)
{
System.out.println("图中存在环路!");
return;
}
}
public?void?print()
{
while(!T.isEmpty())
{
System.out.print(T.pop()+"?");
}
}
public?void?printVel()
{
System.out.println();
for(int?i=0;i<ve.length;i++)
{
System.out.print(ve[i]+"");
}
System.out.println();
for(int?i=0;i<vl.length;i++)
{
System.out.print(vl[i]+"");
}
}
}
转自:://blog.csdn.net/pigli/article/details/5777048
我的惠普笔记本电脑重装系统后开机出现这个问题要怎么解决,急死了
计算机3级都包括那些科目? PC技术
网路技术
资料库技术
资讯管理技术
1994年,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由教育部考试中心推出,计算机等级考试最初分A、B类:A类考核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和计算机硬体系统开发的初步能力;B类考核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和计算机软体系统开发的初步能力。2002年考试中心对等级考试进行调整,将考试分为“PC技术”、“资讯管理技术”、“资料库技术”和“网路技术”等四个类别,相应地降低了考试难度。2013年考试中心对等级考试再一次进行调整,将考试分为“网路技术”,“资料库技术”,“软体测试技术","资讯保安技术","嵌入式系统开发技术"等五个类别,从2013年下半年开始实施2013版考试大纲,并首次实现全部科目无纸化考试。
计算机通讯包括哪些科目?公务员考试录用专业指导目录,其中计算机与资讯科学类是这样划分的:计算机与资讯科学类:电子资讯科学与技术、电子与资讯科技、资讯保安、资讯科学技术、应用电子技术、电子资讯工程、电脑科学与技术、电子科学与技术、软体工程、计算机软体技术、网路工程、网路工程技术、通讯工程、光电资讯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自动化、计算机通讯、计算数学及其应用软体、电子工程、光电资讯科学与技术、计算机及应用、计算机软体、电脑科学教育、计算机器件及装置、空间资讯与数字技术、资讯对抗技术、资讯管理、资讯管理与技术、电子资讯、资讯管理与资讯系统、电子应用、电子与资讯科技、计算机应用与维护、电子技术及微机应用、微型计算机及应用、办公自动化技术、电子工程与计算机应用、计算机与资讯管理、计算机控制、电器与电脑、计算机控制与管理、财会与计算机应用、资讯管理应用软体、资讯工程、经济资讯管理与计算机应用、资讯与电脑科学、计算机网路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多媒体与网路技术、网路技术与资讯处理、资料库应用及资讯管理、资料库管理、网路系统管理、计算机办公应用、计算机网路与通讯。很明显,你的专业属于计算机类。他们说贵州省公务员考试录用专业(学科)指导目录里面你所学专业不属于计算机专业,你问他那属于什么?再就奇怪了,事业单位和公务员考试是不一样的,怎么可以拿公务员的专业指导目录来恒定事业单位的呢还有就奇怪了,贵州省公务员专业(学科)指导目录 好像没有出台啊?如果出台有的话,他说你专业不属于计算机,你应该问问他属于什么类的?或者直接让他给你看看他说的贵州公务员考试专业(学科)指导目录。
计算机二级都有那些科目?二级C,二级VB,二级VFP、二级JAVA、二级ACCESS、二级C++。MySQL资料库程式设计、WEB程式设计、MS Office高阶应用
计算机专业基础包括哪些科目计算机专业硕士研究生国家统考科目:政治+英语+数学+计算机专业课考研大纲:(一)计算机专业课Ⅰ考查目标
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综合考试涵盖资料机构、计算机组成原理、作业系统和计算机网路等学科专业基础课程。要求考生比较系统地掌握上述专业基础课程的概念、基本原理和方法,能够运用所学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分析、判断和解决有关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
Ⅱ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
一、 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
本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二、 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三、 试卷内容结构
资料结构 45分
计算机组成原理 45分
作业系统 35分
计算机网路 25分
四、 试卷题型结构
单项选择题 80分(40小题,每小题2分)
综合应用题 70分
Ⅲ考查范围
资料结构
考查目标
1.理解资料结构的基本概念;掌握资料的逻辑结构、储存结构及其差异,以及各种基本操作的实现。
2.掌握基本的资料处理原理和方法的基础上,能够对演算法进行设计与分析。
3.能够选择合适的资料结构和方法进行问题求解。
一、线性表
(一)线性表的定义和基本操作
(二)线性表的实现
1.顺序储存结构
2.链式储存结构
3.线性表的应用
二、栈、伫列和阵列
(一)栈和伫列的基本概念
(二)栈和伫列的顺序储存结构
(三)栈和伫列的链式储存结构
(四)栈和伫列的应用
(五)特殊矩阵的压缩储存
三、树与二叉树
(一)树的概念
(二)二叉树
1.二叉树的定义及其主要特征
2.二叉树的顺序储存结构和链式储存结构
3.二叉树的遍历
4.线索二叉树的基本概念和构造
5.二叉排序树
6.平衡二叉树
(三)树、森林
1.书的储存结构
2.森林与二叉树的转换
3.树和森林的遍历
(四)树的应用
1.等价类问题
2.哈夫曼(Huffman)树和哈夫曼编码
四、 图
(一) 图的概念
(二) 图的储存及基本操作
1. 邻接矩阵法
2. 邻接表法
(三) 图的遍历
1. 深度优先搜寻
2. 广度优先搜寻
(四) 图的基本应用及其复杂度分析
1. 最小(代价)生成树
2. 最短路径
3. 拓扑排序
4. 关键路径
五、 查询
(一) 查询的基本概念
(二) 顺序查询法
(三) 折半查询法
(四) B-树
(五) 杂凑(Hash)表及其查询
(六) 查询演算法的分析及应用
六、 内部排序
(一) 排序的基本概念
(二) 插入排序
1. 直接插入排序
2. 折半插入排序
(三) 气泡排序(bubble sort)
(四) 简单选择排序
(五) 希尔排序(shell sort)
(六) 快速排序
(七) 堆排序
(八) 二路归并排序(merge sort)
(九) 基数排序
(十) 各种内部排序演算法的比较
(十一) 内部排序演算法的应用
计算机组成原理
考查目标
1. 理解单处理器计算机系统中各部件的内部工作原理、组成结构以及相互连线方式,具有完整的计算机系统的整机概念。
2. 理解计算机系统层次化结构概念,熟悉硬体与软体之间的介面,掌握指令集体系结构的基本知识和基本实现方法。
3. 能够运用计算机组成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对有关计算机硬体系统中的理论和实际问题进行计算、分析,并能对一些基本部件进行简单设计。
一、 计算机系统概述
(一) 计算机发展历程
(二) 计算机系统层次结构
1. 计算机硬体的基本组成
2. 计算机软体的分类
3. 计算机的工作过程
(三) 计算机效能指标
吞吐量、响应时间;CPU时钟周期、主频、CPI、CPU执行时间;MIPS、MFLOPS。
二、 资料的表示和运算
(一) 数制与编码
1. 进位计数制及其相互转换
2. 真值和机器数
3. BCD码
4. 字元与字串
5. 校验码
(二) 定点数的表示和运算
1. 定点数的表示
无符号数的表示;有符号数的表示。
2. 定点数的运算
定点数的位移运算;原码定点数的加/减运算;补码定点数的加/减运算;定点数的乘/除运算;溢位概念和判别方法。
(三) 浮点数的表示和运算
1. 浮点数的表示
浮点数的表示范围;IEEE754标准
2. 浮点数的加/减运算
(四) 算术逻辑单元ALU
1. 序列加法器和并行加法器
2. 算术逻辑单元ALU的功能和机构
三、 储存器层次机构
(一) 储存器的分类
(二) 储存器的层次化结构
(三) 半导体随机存取储存器
1. SRAM储存器的工作原理
2. DRAM储存器的工作原理
(四) 只读储存器
(五) 主储存器与CPU的连线
(六) 双口RAM和多模组储存器
(七) 高速缓冲储存器(Cache)
1. 程式访问的区域性
2. Cache的基本工作原理
3. Cache和主存之间的对映方式
4. Cache中主存块的替换演算法
5. Cache写策略
(八) 虚拟储存器
1. 虚拟储存器的基本概念
2. 页式虚拟储存器
3. 段式虚拟储存器
4. 段页式虚拟储存器
5. TLB(快表)
四、 指令系统
(一) 指令格式
1. 指令的基本格式
2. 定长操作码指令格式
3. 扩充套件操作码指令格式
(二) 指令的定址方式
1. 有效地址的概念
2. 资料定址和指令定址
3. 常见定址方式
(三) CISC和RISC的基本概念
五、 中央处理器(CPU)
(一) CPU的功能和基本结构
(二) 指令执行过程
(三) 资料通路的功能和基本结构
(四) 控制器的功能和工作原理
1. 硬布线控制器
2. 微程式控制器
微程式、微指令和微命令;微指令的编码方式;微地址的形式方式。
(五) 指令流水线
1. 指令流水线的基本概念
2. 超标量和动态流水线的基本概念
六、 汇流排
(一) 汇流排概述
1. 汇流排的基本概念
2. 汇流排的分类
3. 汇流排的组成及效能指标
(二) 汇流排仲裁
1. 集中仲裁方式
2. 分布仲裁方式
(三) 汇流排操作和定时
1. 同步定时方式
2. 非同步定时方式
(四) 汇流排标准
七、 输入输出(I/O)系统
(一) I/O系统基本概念
(二) 外部装置
1. 输入装置:键盘、滑鼠
2. 输出装置:显示器、印表机
3. 外储存器:硬碟储存器、磁碟阵列、光碟储存器
(三) I/O介面(I/O控制器)
1. I/O介面的功能和基本结构
2. I/O埠及其编址
(四) I/O方式
1. 程式查询方式
2. 程式中断方式
中断的基本概念;中断响应过程;中断处理过程;多重中断和中断遮蔽的概念。
3. DMA方式
DMA控制器的组成;DMA传送过程。
4. 通道方式
作业系统
考查目标
1. 了解作业系统在计算机系统中的作用、地位、发展和特点。
2. 理解作业系统的基本概念、原理,掌握作业系统设计方法与实现技术。
3. 能够运用所学的作业系统原理、方法与技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一、 作业系统概述
(一) 作业系统的概念、特征、功能和提供的服务
(二) 作业系统的发展与分类
(三) 作业系统的执行环境
二、 程序管理
(一) 程序与执行绪
1. 程序概念
2. 程序的状态与转换
3. 程序控制
4. 程序组织
5. 程序通讯
共享储存系统;讯息传递系统;管道通讯。
6.执行绪概念与多执行绪模型
(二)处理机排程
1.排程的基本概念
2.排程时机、切换与过程
3.排程的基本准则
4.排程方式
5.典型排程演算法
先来先服务排程演算法;短作业(短任务、短程序、短执行绪)优先排程演算法;时间片轮转排程演算法;优先顺序排程演算法;高响应比优先排程演算法;多级反馈伫列排程演算法。
(三)程序同步
1. 程序同步的基本概念
2. 实现临界区互斥的基本方法
软体实现方法;硬体实现方法。
3. 讯号量
4. 管程
5. 经典同步问题
生产者-消费者问题;读者-写者问题;哲学家进餐问题。
(四) 死锁
1. 死锁的概念
2. 死锁处理策略
3. 死锁预防
4. 死锁避免
系统安全状态:银行家演算法。
5. 死锁检测和解除
三、 记忆体管理
(一) 记忆体管理基础
1. 记忆体管理概念
程式装入与连结;逻辑地址与实体地址空间;记忆体保护。
2. 交换与覆盖
3. 连续分配管理方式
单一连续分配;分割槽分配。
4. 非连续分配管理方式
分页管理方式;分段管理方式;段页式管理方式。
(二) 虚拟记忆体管理
1. 虚拟记忆体基本概念
2. 请求分页管理方式
3. 页面置换演算法
最佳置换演算法(OPT);先进先出置换演算法(FIFO);最近最少使用置换演算法(LRU);时钟置换演算法(CLOCK)。
4. 页面分配策略
5. 抖动
抖动现象;工作集。
6. 请求分段管理方式
7. 请求段页式管理方式
四、 档案管理
(一) 档案系统基础
1. 档案概念
2. 档案结构
顺序档案;索引档案;索引顺序档案。
3. 目录结构
档案控制块和索引节点;单级目录结构和两级目录结构;树形目录结构;图形目录结构。
4. 档案共享
共享动机;共享方式;共享语义。
5. 档案保护
访问型别;访问控制。
(二) 档案系统实现
1. 档案系统层次结构
2. 目录实现
3. 档案实现
(三) 磁碟组织与管理
1. 磁碟的结构
2. 磁碟排程演算法
3. 磁碟的管理
五、 输入输出(I/O)管理
(一) I/O管理概述
1. I/O装置
2. I/O管理目标
3. I/O管理功能
4. I/O应用介面
5. I/O控制方式
(二) I/O核心子系统
1. I/O排程概念
2. 快取记忆体与缓冲区
3. 装置分配与回收
4. 离线技术(SPOOLing)
5. 出错处理
计算机网路
考查目标
1. 掌握计算机网路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
2. 掌握计算机网路的体系结构和典型网路协议,了解典型网路装置的组成和特点,理解典型网路装置的工作原理
3. 能够运用计算机网路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进行网路系统的分析、设计和应用
一、 计算机网路体系结构
(一) 计算机网路概述
1. 计算机网路的概念、组成与功能
2. 计算机网路的分类
3. 计算机网路与网际网路的发展历史
4. 计算机网路的标准化工作及相关组织
(二) 计算机网路体系结构与参考模型
1. 计算机网路分层结构
2. 计算机网路协议、介面、服务等概念
3. ISO/OSI参考模型和TCP/IP模型
二、 物理层
(一) 通讯基础
1. 通道、讯号、宽频、码元、波特、速率等基本概念
2. 奈奎斯特定理与夏农定理
3. 信源与信宿
4. 编码与调制
5. 电路交换、报文交换与分组交换
6. 资料报与虚电路
(二) 传输介质
1. 双绞线、同轴电缆、光纤与无线传输介质
2. 物理层介面的特性
(三) 物理层装置
1. 中继器
2. 集线器
三、 资料链路层
(一) 资料链路层的功能
(二) 组帧
(三) 差错控制
1. 检错编码
2. 纠错编码
(四) 流量控制与可靠传输机制
1. 流量控制、可靠传输与滑轮视窗机制
2. 单帧滑动视窗与停止-等待协议
3. 多帧滑动视窗与后退N帧协议(GBN)
4. 多帧滑动视窗与选择重传协议(SR)
(五) 介质访问控制
1. 通道划分介质访问控制
频分多路复用、时分多路复用、波分多路复用、码分多路复用的概念和基本原理。
2. 随即访问介质访问控制
ALOHA协议;CSMA协议;CSMA/CD协议;CSMA/CA协议。
3. 轮询访问介质访问控制:令牌传递协议
计算机程式包括那些《计算机软体保护条例》第三条规定:计算机程式,是指为了得到某种结果而可以由计算机等具有资讯处理能力的装置执行的程式码化指令序列,或者可以被自动转换成程式码化指令序列的符号化指令序列或者符号化语句序列。同一计算机程式的源程式和目标程式为同一作品。
计算机程式是由资料结构和演算法构成的。计算机程式,也称为软体,简称程式是指一组指示计算机或其他具有资讯处理能力装置执行动作或做出判断的指令,通常用某种程式设计语言编写,运行于某种目标体系结构上。打个比方,一个程式就像一个用汉语(程式设计语言)写下的红烧肉菜谱(程式),用于指导懂汉语和烹饪手法的人(体系结构)来做这个菜。
通常,计算机程式要经过编译和连结而成为一种人们不易理解而计算机理解的格式,然后执行。未经编译就可执行的程式通常称之为指令码程式。
为了一个程式执行,计算机载入程式程式码,可能还要载入资料,从而初始化成一个开始状态,然后呼叫某种启动机制。在最低层上,这些是由一个引导序列开始的。
在大多数计算机中,作业系统例如Windows等,载入并且执行很多程式。在这种情况下,一个计算机程式是指一个单独的可执行的对映,而不是当前在这个计算机上执行的全部程式。
资料可以被定义为被程式处理的资讯。当我们考虑到整个计算机系统时,有时程式和资料的区别就不是那么明显了。中央处理器有时有一组微指令控制硬体,资料可以是一个有待执行的程式(参见指令码程式语言),程式可以编写成去编写其它的程式;所有这些例子都使程式和资料的比较成为一种视角的选择。有人甚至断言程式和资料没有区别。
编写一个程式去生成另外一个程式的过程被称之为原程式设计(Metaprogramming)。它可以被应用于让程式根据给定资料生成程式码。单一一个程式可能不足以表示给定资料的所有方面。让一个程式去分析这个资料并生成新的程式去处理资料所有的方面可能会容易一些。Lisp就是一例支援这种程式设计模式的程式语言。
在神经网路里储存的权重是一种资料。正是这些权重资料,跟网路的拓扑结构一起,定义了网路的行为。人们通常很难界定这些资料到底表示什么或者它们是否可以由程式来代替。这个例子以及跟人工智慧相关的其它一些问题进一步考验程式和资料的区别。
程式包括很多种!可执行程式.exe是最熟悉的
只要是可以双击执行的都叫程式!
也是程式!
希望我的回答可以帮到您哦
计算机包括那些?哪个好学?“PC 技术”证书,表明持有人具有计算机应用的基础知识,掌握Pentium微处理器及PC计算机的工作原理,熟悉PC机常用外部装置的功能与结构,了解WINDOWS作业系统的基本原理,能使用汇编语言进行程式设计,具备从事机关、企事业单位PC机使用、管理、维护、和应用开发的能力。“资讯管理技术”证书,表明持有人具有计算机应用的基础知识,掌握软体工程、资料库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熟悉计算机资讯系统专案的开发方法和技术,具备从事管理资讯系统专案和办公自动化系统专案开发和维护的基本能力。“资料库技术”证书,表明持有人具有计算机应用的基础知识,掌握资料结构、作业系统的基本原理和技术,和资料库应用系统专案开发的方法,具备从事资料库应用系统专案开发和维护的基本能力。“网路技术”证书,表明持有人具有计算机网路通讯的基础知识,熟悉区域网、广域网的原理以及安全维护方法,掌握以及开展资讯网路化的能力。
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如何确定项目关键路径
请尝试以下操作:
1、开机过程中按F2键,进入BIOS界面按F9恢复默认值,F10保存退出。
2、开机过程中按F2进入BIOS。- 选择"Boot"菜单→ 选择‘Secure Boot’设置为‘Disabled’.- 选择‘OS Mode Selection’ 设置为 UEFI and CSM OS- 按F10键保存退出。
3、开机过程中按F4键恢复出厂自带系统。
4、如自带系统删除或损坏,请安装纯净版或安装版系统。
英特尔最新推出了第六代酷睿产品,用全新一代的架构,14纳米制程工艺和第二代3-D晶体管技术,拥有强大的性能,飞快的处理速度,您也可以看看。
2006 计算机等级考试大纲
1、首先,画出网络图
2、其次,看看图中有多少条路径,并算出每条路径需要的时间:
1)ABEH,?5+3+8+9=25
2)? ACEH,?5+6+8+9=28
3)? ACFH,?5+6+5+9=25
4)? ADFH,?5+4+5+9=23
5)? ADGH.?5+4+6+9=24
由上述计算可以看出,关键路径为ACEH;
3、最后,计算自由浮动时间;
1)先由前向后推算,这是每个活动的最早开始时间和最早完成时间见下图
2)?再由后向前推算,计算每个活动的最晚开始时间和最晚完成时间,如下图
3)自由浮动时间=后一个活动的最早开始时间-前一个活动的最早完成时间:
?因此,关键路径ACEH上的自由浮动时间为0;
?各个非关键路径的自由活动时间为:BE,?3天;FH,?3天;GH,?4天;DF,2天;
2005年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一级winB考试大纲
基本要求
1.具有计算机的基础知识。
2.了解微型计算机系统的基本组成。
3.了解操作系统的基本功能,掌握Windows的使用方法。
4.了解文字处理的基本知识,能够使用windows环境下的字表处理软件word,熟练掌握一种汉字输入方法。
5.了解数据库系统的基本功能:掌握Windows环境下的数据库系统FoxPro的基本操作。
6.了解计算机网络及因特网(Internet)的初步知识。
7.了解计算机的防治常识。
考试内容
1、基础知识、计算机的概念、类型及其应用领域;计算机系统的配置及主要技术指标。
2.数制及不同数制间数据的转换;二进制数的算术运算和逻辑运算。
3.计算机的数据与编码:计算机中数据的表示、数据的存储单位;字符、汉字及编码。
4.微型计算机的指令系统和系统组成的初步知识,CPU、存储器以及输入输出设备的功能和使用方法。
5、计算机中机器语言、汇编语言、高级语言和数据库语言的概念。
6、计算机的安全操作,的概念及其防治。
7.多媒体计算机的初步知识。
二、操作系统的功能和使用
1.操作系统的功能和分类。
2.操作系统的组成、文件、目录、盘符和路径、常用命令。
3.Windows 95使用初步:
(1)Windows 95的特点、功能、配置、运行环境。
(2)windOws 95“开始”按钮、“任务栏”、图标等的使用。
(3)应用程序的运行和退出、浏览。
(4)文件和文件夹的创建、移动、删除、复制、更名及设置属性等操作。
(5)中文输入法的安装、卸除、选用和屏幕显示,中文DOS方式的使用。
4.操作系统对汉字的支持。
三、字表处理软件的功能和使用
1. 中文WORD for windows 95的基本功能,word的运行环境和启动,Word工作窗口。
2.文档的创建、打开与编辑,文档的查找与替换,多窗口编辑。
3.文档的保存、拷贝、复制、删除、显示、打印。
4.文档字符格式的设置、段落格式和页面格式的编排。
5.word的图形功能,wOrd的图形编辑器及使用。
6.Word的表格制作,表格中数据的填写,数据的排序和计算。
四、数据库系统的基本概念和使用
1.数据库的基本知识。
2.FoxPro for windows 95系统的运行环境;系统的启动及退出。
3.数据库文件的建立、显示、修改、拷贝、排序与索引,数据库的打开及关闭。
4.数据记录的定位、插入、删除、拷贝、检索,基本计算和基本函数。
5.数据库间的关联与连接。
6.数据库系统的应用。
五、计算机网络的初步知识
1.计算机网络的概念和分类。
2.计算机通信的简单概念:Modem、网卡等。
3.计算机局域网的特点。
4.因特网(Internet)的基本概念和简单应用:拨号接入、电子函件(E一mail)、万维网(WWW)等。
六、上机操作
1.Windows 95的基本操作。
2.汉字录入。
3.字表处理软件的使用。
4.数据库系统的操作。
说明:
①上机考试时间为45分钟
②上机操作的1、2、3、4部分均为必考
2005年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一级MS Office考试大纲
基本要求
1.具有使用微型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包括计算机的防治常识)。
2.了解微型计算机系统的组成和各组成部分的功能。
3.了解操作系统的基本功能和作用,掌握Windows的基本操作和应用。
4.了解文字处理的基本知识,掌握Word输入方法,熟练掌握一种汉字(键盘)的基本操作和应用。
5.了解电子表格软件基本知识,掌握Excel的基本操作和应用。
6.了解演示文稿的基本知识,掌握PowerPoint的基本操作和应用。
7.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和因特网(Internet)的初步知识,掌握因特网(Internet)的简单运用。
考试内容
一、基础知识
1.计算机的概念、类型及其应用领域;计算机系统的配置及主要技术指标。
2.数制的概念,二进制整数与十进制整数之间的转换。
3.计算机的数据与编码。数据的存储单位(位、字节、字);西文字符与ASCII码;汉字及其编码(国标码)的基本概念。
4.计算机的安全操作, 的概念及其防治。
二、微型计算机系统的组成
1.计算机硬件系统的组成和功能:CPU、存储器(ROM、RAM)以及常用的输入输出设备的功能。
2.计算机软件系统的组成和功能: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 ,程序设计语言(机器语言、汇编语言、高级语言)的概念。
3.多媒体计算机系统的初步知识。
三、操作系统的功能和使用
1.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功能、组成和分类(DOS、Windows、Unix、Linux)。
2.Windows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和常用术语,文件、文件名、目录(文件夹)、目录(文件夹)树和路径等。
3.Windows操作系统的基本操作和应用。
(1)Windows概述、特点和功能、配置和运行环境。
(2)Windows“开始”按钮、“任务栏”、“菜单”、“ 图标”等的使用。
(3)应用程序的运行和退出。
(4)掌握管理系统“我的电脑”或“管理器”的操作与应用。文件和文件夹的创建、移动、复制、删除、更名、查找、打印和属性设置。
(5)软盘格式化和整盘复制,磁盘属性的查看等操作。
(6)中文输入法的安装、删除和选用。
(7)在Windows环境下,使用中文DOS方式。
(8)快捷方式的设置和使用。
四、字表处理软件的功能和使用
1.字表处理软件的基本概念,中文Word的基本功能、运行环境、启动和退出。
2.文档的创建,打开和基本编辑操作,文本的查找与替换,多窗口和多文档的编辑。
3.文档的保存、保护、复制、删除、插入和打印。
4.字体格式、段落格式和页面格式等文档编排的基本操作,页面设置和打印预览。
5.Word的图形功能,图形编辑器及其使用。
6.Word的表格制作功能:表格的创建,表格中数据的输入与编辑,数据的排序和计算。
五、电子表格软件的功能和使用
1.电子表格的基本概念,中文Excel的功能、运行环境、启动和退出。
2.工作簿和工作表的基本概念,工作表的创建、数据输入、编辑和排版。
3.工作表的插入、复制、移动、更名、保存和保护等基本操作。
4.单元格的绝对地址和相对地址的概念,工作表中公式的输入与常用函数的使用。
5.数据清单的概念,记 录单的使用,记录的排序、筛选、查找和分类汇总。
6.图表的创建和格式设置。
六、电子演示文稿制作软件的功能和使用
1.中文PowerPoint的功能、运行环境、启动和退出。
2.演示文稿的创建、打开和保存。
3.演示文稿视图的使用,幻灯片的制作、文字编排、和图表插入及模板的选用。
4.幻灯片的手稿和删除,演示顺序的,多媒体对象的插入,演示文稿的打包和改变,幻灯片格式的设置,幻灯片放映效果的设置打印。
考试方式
1.笔试:90分钟。
2.上机操作:60分钟。
在指定时间内,使用微机完成下列各项操作:
1.汉字录入能力测试(录入120个汉字,限时10分钟)。
2.Windows的使用。
3.Word操作。
4.Excel操作。
5.PowerPoint操作。
6.Internet的拨号连接、浏览器(IE)的简单使用和电子邮件(E_mail)收发。
2005年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二级C考试大纲
基本要求
1.具有计算机的基础知识。
2.了解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掌握常用操作系统的使用。
3.掌握基本数据结构和常用算法,熟悉算法描述工具――流程图的使用。
4.能熟练地使用一种高级语言或数据库语言编写程序、调试程序。
考试内容
一、基础知识与基本操作
(一)基础知识
1.计算机系统的主要技术指标与系统配置。
2.计算机系统、硬件、软件及其相互关系。
3.微机硬件系统的基本组成。包括:中央处理器(运算器与控制器),内存储器(RAM与ROM),外存储器(硬盘、软盘与光盘),输入设备(键盘与鼠标)输出设备(显示器与打印机)。
4.软件系统的缀成,系统软件与应用软件;软件舶蒸丰概念,文档;程序设计语言与语言处理程序(汇编程序、编译程序、解释程序)。
5.计算机的常用数制(二进制、十六进制及其与十进制之间的转换);数据基本单位(位、字节、字)。
6.计算机的安全操作;计算机的防治。
7.计算机网络的一般知识。
8.多媒体技术的一般知识。
(二)DOS的基本操作
l.操作系统的基本功能与分类。
2.DOS操作系统的基本组成。
3.文件、目录、路径的基本概念。
4.常用DOS操作,包括:
初始化与启动:
文件操作(TYPE,COPY,DEL,REN,XCOPY,ATTRⅠB);
目录操作(DⅠR,MD,CD,RD,TREE,PATH);
磁盘操作(FORMAT,DⅠSKCOPY,CHKDSK);
功能操作(ⅤER,DATE,TⅠME,CLS,PROMPT,HELp);
批处理(批处理文件的建立与执行,自动批处理文件);
输入输出改向。
(三)Windows的基本操作
1.Windows的特点、基本构成及其运行环境。
2.Windows用户界面的基本元素。包括:窗口、图标、菜单、对话框、按钮、光标等。
3.Windowo基本操作。包括:启动与退出,鼠标操作,窗口操作,图标操作、菜单操作,对话框操作。
二、程序设计
1.能运用结构化程序设计方法编写程序。
2.掌握基本数据结构和常用算法。
3.能熟练使用一种高级语言或一种数据库语言(共有QBASIC、FORTRAN、C以及FoxBASE+等四种语言,考生任选其中一种。各种语言的考试内容附后)。
三、上机操作
在指定的时间内使用微机完成下述操作:
1.完成指定的计算机基本操作(包括机器启动和操作命令的使用)。
2.按给定要求编写和运行程序。
3.调试程序,包括对给出的不完善的程序进行修改和补充,使之能得到正确的结果。
C语言程序设计
(一)C语言的结构
1.程序的构成,main函数和其它函数。
2.头文件、数据说明、函数的开始和结束标志。
3.源程序的书写格式。
4.C语言的风格。
(二)数据类型及其运算
1.C的数据类型(基本类型、构造类型、指针类型、空类型)及其定义方法
2.C运算符的种类、运算优先级、结合性。
3.不同类型数据间的转换与运算。
4.C表达式类型(赋值表达式、算术表达式、关系表达式、逻辑表达式、条件表达式、逗号表达式)和求值规则。
(三)基本语句
1.表达式语句,空语句,复合语句
2.数据的输入与输出,输入输出函数的调用。
3.复合语句。
4.go to 语句和语句标号的使用。
(四)选择结构程序设计
1.有if语句实现选择结构。
2.用switch语句实现多分支选择结构。
3.选择结构的嵌套。
(五)循环结构程序设计
1.for 循环结构。
2.while和do while循环结构。
3.continue语句、break语句。
4.循环的嵌套。
(六)数组的定义和引用
1.一维数组和多维数组的定义、初始化和引用。
2.字符串与字符数组。
(七)函数
1.库函数的正确调用。
2.函数的定义方法。
3.函数的类型和返回值。
4.形式参数与实在参数,参数值的传递。
5.函数的正确调用,嵌套调用,递归调用。
6.局部变量和全局变量。
7.变量的存储类别(自动、静态、寄存器、外部),变量的作用域和生存期。
8.内部函数与外部函数。
(八)编译预处理
1.宏定义:不带参数的宏定义;带参数的宏定义。
2.“文件包含”处理。
(九)指针
1.指针与指针变量的概念,指针与地址运算符。
2.变量、数组、字符串、函数、结构体的指针以及指向变量、数组、字符串、函数、结构体的指针变量。通过指针引用以上各类型数据。
3.用指针作函数参数。
4.返回指针值的指针函数。
5.指针数组,指向指针的指针,main函数的命令行参数。
(十)结构体(即“结构”)与共用体(即“联合”)
1.结构体和共用体类型数据的定义方法和引用方法。
2.用指针和结构体构成链表,单向链表的建立、输出、删除与插入。
(十一)位运算
1.位运算符的含义及使用。
2.简单的位运算。
(十二)文件操作
只要求缓冲文件系统(即高级磁盘I/O系统),对非标准缓冲文件系统(即低级磁盘I/O系统)不要求。
1.文件类型指针(FILE类型指针)。
2.文件的打开与关闭(fopen,fclose)。
3.文件的读写(fputc,fgetc,fputs,fgets,fread,frwite,fprintf,fscanf函数),文件的定位(rewind,fseek函数)。
2005年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PC技术考试大纲
基本要求
1.具有计算机及其应用的基础知识。
2.熟悉80X86微处理器的结构、原理及其宏汇编语言程序设计。
3.掌握个人计算机的工作原理及逻辑组成和物理结构。
4.掌握Windows操作系统的主要功能、原理、配置及其维护管理。
5.熟悉个人计算机常用的外部设备的性能、原理及结构。
考试内容
一、计算机应用的基础知识
1.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计算机信息处理的特点,计算机分类,PC机的组成与性能评测。
2.数值信息在计算机内的表示:整数的表示和运算,实数(浮点数)的表示和运算。
3.文字信息与文本在计算机内的表示:西文字符编码字符集(Unicode)。
4.多媒体技术基础:数字声音的类型,波形声音与合成声音,图像、图形的特点与区别,图像、图形和信息在计算机内的表示
5.计算机网络的基础知识:计算机网络的功能、分类和组成。数据通信的基本原理,网络体系结构与TCP/IP协议,因特网与IP地址,计算机局域网初步。
二、微处理器与汇编语言程序设计
1.微处理器的一般结构:寄存器组,寄存器管理,总线时序,工作模式以及类型提供配置。
2.Pentium微处理器的功能与结构:内部结构及工作原理,寄存器组,工作模式及存储器管理,中断管理,总线时序。
3.80X86系列微处理器指令系统:指令格式与编码,寻址方式,指令系统。
4.80X86宏汇编语言的数据、表达式和伪指令语句。
5.80X86宏汇编语言的程序设计:顺序、分支及循环程序设计,子程序设计,ROBBIOS中断调用和DOS提供功能调用。
三、PC机组成原理与接口技术
1.PC机的逻辑组成与物理结构:主板与芯片组,超级I/O芯片,主板BIOS等。
2.系统总线的功能与工作原理,ISA总线和PCI局部总线。
3.主存储器的组成与工作原理:ROM和RAM,内存条与主存储器工作原理,Cache存储器。
4.输入输出控制:I/O寻址方式与I/O端口地址,程序控制I/O方式,中断控制I/O方式。DMAI/O控制方式。
5.外设接口:串行接口,并行接口,SCSI接口和IEEE-1394。
四、Windows操作系统的功能与原理
1.操作系统的功能,类型和Windows98体系结构,Windows API与DLL的基本概念。
2.Windows的处理机管理:Windows虚拟机,Windows虚拟机管理程序,Windows的进程调度技术。
3.Windows的存储管理:Windows的内存结构与管理,Windows的虚拟内寻。
4.Windows的文件管理:Windows的文件系统结构,磁盘的存储结构,FAT16与FAT32。
5.Windows的设备管理:虚拟设备驱动程序,通用驱动程序与小型驱动程序,即插即用与配置管理,电源管理,打印子系统等。
6.Windows的网络通信功能:Windows的网络组件,远程网络通信,分布式组件对象模型DCOM,Windows中的Internet组件。
7.Windows的多媒体功能:Windows对多媒体文件与设备的支持,Windows的多媒体组件,Windows的媒体播放器。
8.Windows的配置、管理与维护:安装与启动,注册表,系统配置与管理,系统性能监视和优化,故障诊断。
9.PC机的安全与防范:计算机安全的一般概念,PC机及其防范。
五、PC机的常用设备
1.输入设备:键盘、鼠标器、笔输入设备、扫描仪、数码相机,声音输入设备及MIDI输入设备。
2.输出设备:CRT显示其、液晶显示器与显示控制卡,针式打印机、激光印字机与喷墨打印机;绘图仪;MIDI音乐合成、3D环绕声生成与音箱;输出设备。
3.外存储器:软盘存储器;硬盘存储器的组成、原理与性能指标,活动硬盘,磁盘阵列;磁带存储器;光盘存储器的原理与分类,CD-ROM、CD-R、CD-RW、DVD光盘存储器。
4.PC机连网设备:Modem,ISDN与PC机的接入,ADSL接入,有线电视网与Cable Modem,局域网组网设备(以太网卡与集线器),无线接入技术。
六、上机操作
1.掌握计算机基本操作。
2.熟练掌握80X86宏汇编语言程序设计的基本技术、编程和调试。
3.掌握与考试内容相关的上机应用。
考试方式
一、笔试:120分钟
二、上机考试:60分钟 2005年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信息管理技术考试大纲
基本要求
⒈具有计算机及其应用的基础知识。
⒉熟悉计算机操作系统、软件工程和数据库的原理及其应用。
⒊具有计算机体系结构、系统组成和性能评价的基础及应用知识。
⒋具有计算机网络和通信的基础知识。
⒌具有计算机应用项目开发的分析、设计和组织实施的基本能力。
⒍具有计算机应用系统安全和保密性知识。
考试内容
一、计算机系统组成及工作原理
⒈计算机系统组成:
⑴计算机的发展。
⑵计算机的分类及应用。
⑶计算机硬件结构。
⑷主要部件功能。
⑸计算机软件的功能与分类。
⑹系统软件与应用软件。
⒉计算机工作原理:
⑴计算机中数的表示。
⑵运算器。
⑶控制器。
⑷存储器。
⑸输入与输出系统。
⒊计算机的主要性能:
⑴计算机系统性能指标。
⑵处理机指标。
⑶存储容量能力。
⑷I/O总线能力。
⑸系统通信能力。
⑹联机事务处理能力。
⑺软件支持。
二、数据结构与算法
⒈基本概念:
⑴数据结构的基本概念。
⑵算法的描述与分析。
⒉线性表:
⑴线性表的逻辑结构。
⑵线性表的顺序存储结构。
⑶线性表的链式存储结构。
⒊数组:
⑴数组的定义与运算。
⑵数组的顺序存储结构。
⑶矩阵的压缩存储。
⒋栈与队列:
⑴栈的定义和运算。
⑵栈的存储结构。
⑶队列的定义和运算。
⑷链队列与循环队列。
⒌串:
⑴串及其操作。
⑵串的存储结构。
⒍树和二叉树:
⑴树的定义。
⑵二叉树的定义及性质。
⑶二叉树与树的转换。
⑷二叉树的存储。
⑸遍历二叉树与线索二叉树。
⒎图:
⑴图及其存储结构。
⑵图的遍历。
⑶图的连通性。
⑷有向无环图。
⑸最短路径。
⑹拓扑排序。
⒏查找:
⑴线性表查找。
⑵树形结构与查找。
⑶散列查找。
⒐排序:
⑴插入排序。
⑵交换排序。
⑶选择排序。
⑷归并排序。
⑸基数排序。
10.组织:
⑴顺序文件。
⑵索引文件。
⑶散列文件。
三、离散数学
⒈数理逻辑:
⑴命题及其符号化。
⑵命题公式及其分类。
⑶命题逻辑等值演算。
⑷范式。
⑸命题逻辑推理理论。
⑹谓词与量词。
⑺谓词公式与解释。
⑻谓词公式的分类。
⑼谓词逻辑等值演算与前束范式。
(10)谓词逻辑推理理论。
⒉集合论:
⑴集合及其表示。
⑵集合的运算。
⑶有序对与笛卡尔积。
⑷关系及其表示法。
⑸关系的运算。
⑹关系的性质。
⑺关系的闭包。
⑻复合关系与逆关系。
⑼等价关系与偏序关系。
(10)函数及其性质。
(11)反函数与复合函数。
⒊代数系统:
⑴代数运算及其性质。
⑵同态与同构。
⑶半群与群。
⑷子群与陪集。
⑸正规子群与商群。
⑹循环群与置换群。
⑺环与域。
⑻格与布尔代数。
⒋图论:
⑴无向图与有向图。
⑵路、回路与图的连通性。
⑶图的矩阵表示。
⑷最短路径与关键路径。
⑸二部图。
⑹欧拉图与哈密尔顿图。
⑺平面图。
⑻树与生成树。
⑼根树及其应用。
四、操作系统
⒈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
⑴操作系统的功能。
⑵操作系统的基本类型。
⑶操作系统的组成。
⑷操作系统的接口。
⒉进程管理:
⑴进程、线程与进程管理。
⑵进程控制。
⑶进程调度。
⑷进程通信。
⑸死锁。
⒊作业管理:
⑴作业与作业管理。
⑵作业状态及其转换。
⑶作业调度。
⑷作业控制。
⒋存储管理:
⑴存储与存储管理。
⑵虚拟存储原理。
⑶页式存储。
⑷段式存储。
⑸段页式存储。
⑹局部性原理与工作集概念。
⒌文件管理:
⑴文件与文件管理。
⑵文件的分类。
⑶文件结构与存取方式。
⑷文件目录结构。
⑸文件存储管理。
⑹文件存取控制。
⑺文件的使用。
⒍设备管理:
⑴设备与设备分类。
⑵输入输出控制方式。
⑶中断技术。
⑷通道技术。
(5)缓冲技术.
⑹设备分配技术与SPOOLING系统。
⑺磁盘调度。
⑻设备管理。
⒎一种典型操作系统(DOS/Unix/Windows)的使用:
⑴DOS的特点与使用。
⑵UNIX的特点与使用。
⑶Windows的特点与使用。
五、软件工程
1.软件工程基本概念:
⑴软件与软件危机。
⑵软件生命周期与软件工程。
⑶软件开发技术与软件工程管理。
⑷软件开发方法与工具、环境。
2.结构化生命周期方法:
⑴瀑布模型。
⑵可行性研究与可行性研究报告。
⑶软件与进度安排。
⑷软件需求分析。
⑸数据流程图(DFD)、数据字典(DD)。
⑹软件需求说明书。
⑺系统设计。
⑻概要设计与详细设计。
⑼模块结构设计与数据结构设计。
(10)接口设计与安全性设计。
(11)统设计说明书。
(12)程序设计。
(13)程序设计语言。
(14)结构化程序设计。
3.原型化方法:
⑴原型化的基本原理。
⑵原型化的生命周期。
⑶原型化的人员与工具。
⑷原型化的实施。
⑸原型化的项目管理。
⑹原型化方法与结构化方法的关系。
⒋软件测试:
⑴软件测试基本概念。
⑵软件测试方法。
⑶软件测试。
⑷单元测试、集成测试与系统测试。
⑸测试用例设计。
⑹测试分析报告。
⒌软件维护:
⑴软件可维护性。
⑵校正性维护。
⑶适应性维护。
⑷完善性维护。
⒍软件开发工具与环境:
⑴软件开发工具。
⑵软件开发环境。
⑶计算机软件工程(CASE)。
⒎软件质量评价:
⑴软件质量的度量与评价模型。
⑵软件复杂性的度量。
⑶软件可靠性的评价。
⑷软件性能的评价。
⑸软件运行评价。
⒏软件管理:
⑴软件管理职能。
⑵软件开发组织。
⑶软件管理。
⑷标准化管理。
⑸软件工程国家标准。
⑹软件配置管理。
⑺软件产权保护。
六、数据库
⒈数据库基本概念:
⑴数据与数据模型。
⑵数据库体系结构。
⑶数据库管理系统与数据库系统。
⑷数据库工程与应用。
⒉关系数据库:
⑴关系数据库的基本概念。
⑵关系数据模型。
⑶关系定义、关系模型、关系模式与关系子模式。
⑷数据操纵语言。
⑸关系代数。
⑹集合运算(并,差,交,笛卡尔积)与关系运算(投影,选择,连接)。
⑺关系演算。
⑻元组关系演算与域关系演算。
⑼数据库查询语言。
(10)SQL语言。
⒊关系数据库设计理论:
⑴关系数据理论。
⑵函数依赖。
⑶关系模式分解。
⑷关系模式的范式。
⒋数据库设计:
⑴数据库设计目标。
⑵数据库设计方法。
⑶数据库的设计步骤。
⑷数据库规划。
⑸需求分析。
⑹概念设计。
⑺逻辑设计。
⑻物理设计。
⑼数据库的实现与维护。
⒌数据库的保护:
⑴数据库恢复。
⑵数据库的完整性。
⑶数据库的并发控制。
⑷数据库的安全性。
⒍一种数据库管理系统(FoxPro/Oracle)应用:
⑴FoxProDBMS的结构、特点及应用。
⑵OracleDBMS的结构、特点及应用。
七、计算机系统结构
⒈体系结构的基本概念:
⑴体系结构的定义。
⑵系统的功能层次。
⑶系统的分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