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石岐这个地方的资料

石岐这个地方的资料

任丘电脑维修-任县电脑系统维修店

石岐区位于中山市中心城区,辖区总面积26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6.13万人,非户籍人口4.2万人,是中山市最繁华的商业与文化中心。

石岐区不仅拥有国家级的民营科技园区——中山民科园,而且还有以大信新都汇、逢源商业中心、富逸装饰广场、完美物流中心、百佳假日广场、摩登汇文化娱乐中心以及孙文西路文化旅游步行街、民族路商业街、民权路电信街等为代表的大型商业网点10多个,现有标准厂房82万平方米,各类企业3000多家,年创工业总产值70亿元,年出口创汇逾12亿美元。

石岐区投资环境优越,供电、供水、通讯设施配套完善,水陆交通方便,道路网络四通八达,金融、保险、邮电、医院、学校、旅业齐备,具有天时、地利、人和的区位优势,是海内外投资者的“热土”。

石岐的红烧乳鸽很有名,许多人为了这个特地到石岐一饱口福。红烧乳鸽也成为了石岐宴会必不可少的主角。一提起石岐的红烧乳鸽,石岐人有哪个不知道?来到石岐的人,第一时间就应该去尝尝石岐的红烧乳鸽。

文化建设

石岐,是一个充满了历史文化气息的地方。穿行在街头巷尾,西山寺、古城墙、老榕树、旧牌坊……在不经意间,总能与历史撞个满怀。香山诞生最初的胎记,在这里仿佛伸手可及;这里也是香山成长最为蓬勃的标本,大信。新都汇商业圈、孙文西路步行街……现代香山商业正在茁壮成长,枝繁叶茂。而这一切的背后,就是一脉相承、源远流长的香山文化。昨日下午,“传承香山文化,构建和谐社区”专题座谈会在石岐区办事处举行,生活在这里的人们表达了他们期望构建和谐石岐的愿望和决心。

文化是一个城市的根,香山文化是中山的灵魂,也是石岐人民的精神所在,是我们创建和谐社会、和谐社区的根基。如何构建和谐社区?我们认为,必须立足于服务人民、造福人民,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把为居民群众服务作为社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要做:一、重视志愿服务在构建和谐社区中的作用。志愿服务弘扬的是“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它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爱、人与社会之间的相互融合,与香山文化所提倡的“博爱、创新、包容、和谐”相一致,与建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谐社区的本质要求相一致。二、实现居民自治,推动和谐社区的建设。先生所倡导的“民生、民族、民权”集中体现了香山文化的“以人为本”。居民自治则可最直接、最广泛地体现“人本”精神。三、消除差异,促进融合,达到和谐。香山文化所包含的兼容、和谐精神,中外多元文化并存的格局,中国文化系统内部不同地域、不同民系文化的共存,为我们今天创建和谐文化提供了历史资源和现实借鉴,与我们今天创建和谐社区所倡议的“建设共同家园”理念目标是相一致的。四、以邻居节为载体,构建和谐社区。新时期中山人精神之“博爱、和谐”表明现代中山人渴望和谐的人际关系。针对这种情况,以“以德为邻、团结互助、情暖万家、共创文明”为主题,举办“邻居节”,有利于营造和谐的社区人际关系。五、营造良好环境,努力构建和谐社区。根据石岐区的具体情况,我们确立了“营造三种环境,培育三种意识”的总体思路:即营造和谐安定的社会环境,培育居民的参与意识;营造健康有序的民主环境,培育居民的自治意识;营造文明进步的人文环境,激发居民的创造意识。

石岐区作为香山文化的发源地,更是处处传承香山文化,促进石岐区的和谐发展。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六个方面:一是石岐区党工委、办事处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以人为本,从而达到政通人和。二是石岐区党政领导狠抓经济,发展经济。这几年来石岐区经济发展很快,形势大好。第三产业尤其是服务行业发展卓有成效,经济效益显著。三是石岐区党政领导重视教育,区中小学教育多元化,公办教育和民办教育和谐发展,素质教育成绩显著,特色教育更为鲜明,如仙逸中学的电脑教育,培养出18岁的工程师,还有石岐职中的幼儿教育、员峰小学的蹦床等等。四是石岐区的社区建设、环保、卫生、治安、本土文化、外来文化、社区管理和社区风尚融为一体,和谐发展。五是搞好社区服务,发挥志愿者作用,尊老,扶困助学,救扶伤,关爱弱势群体等好人好事处处可见,呈现出极大的博爱性、包容性,处处体现富而后仁、富而后文、富而后教。六是石岐区把香山文化与经济建设、城市建设、社区服务管理、环境卫生、文化娱乐、体育健身、居民教育等有机结合,石岐区人民的物质生活、文化生活像芝麻开花一样节节高。我们要很好地挖掘和传承香山文化,创建和谐石岐。

经济建设

石岐区不仅拥有国家级的民营科技园区——中山民科园,而且还有以大信新都汇、逢源商业中心、富逸装饰广场、完美物流中心、百佳假日广场、摩登汇文化娱乐中心以及孙文西路文化旅游步行街、民族路商业街、民权路电信街等为代表的大型商业网点10多个,现有标准厂房82万平方米,各类企业3000多家,年创工业总产值70亿元,年出口创汇逾12亿美元。

工业

认真贯彻"工业强区"的发展战略和"立足工业求发展,立足外资民企扩总量、立足科技创新增后劲"的工作方针,切实加强资产与质量的有效管理,年内工业经济有了新的发展。全年全区完成工业总产值60.5亿元,比2001年增长44%;实现企业总收入61亿元,比2001年增长38.64%。

农业

继续加强了围内水利排灌设施建设和现代农业建设,全年完成防浪墙加固工程460米,疏河清淤2000米,新建维修排灌站5座,修建改造农路5300米,并建成了水稻、蔬菜、花卉和水产等多种养专业小区。全区全年实现纯农业收入4348万元,比2001年增长1%。

第三产业

充分发挥中心城区的人缘和地理优势,在巩固和完善七条特色商业街的基础上,以发展现代物流业为重点,通过招商新建了建筑面积达23万平方米,总投资6.5亿元,集商住、休闲于一体的大信商业广场,并引资建成了夏威夷休闲水疗中心、紫方环保商业广场、永胜数码广场、中天百货广场、好又多连锁超级市场和石岐购书中心,全辖区兴建商品房120万平方米,销售商品房54万平方米。全年第三产业(含商业、房地产)总收入达15亿元,比2001年增长30.5%;第三产业税收收入达2.8亿元,比2001年增长23%。

外经贸易

以参加市政府举办的"3·28"招商贸易洽谈会为契机,在进一步加强领导,完善"四轮招商"机制的基础上,采取"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的办法以及代理招商、以商引商、网上招商等形式,全年共引进各类项目87个,合同利用外资3288万美元,实际利用外资1074万美元,比2001年增长82.03%。全年实现出口创汇6.03亿美元,比2001年增长8.63%。

财税

继续加强税收征管,多方培植税源,确保了国家和地方税收的稳步增长。全区全年实现税收总额7.05亿元,比2001年增长19.74%。继续坚持适度从紧的地方财政政策,推行收支两条线和支出单据"领导双签"制度,年度财政收支基本平衡。全年实现财政收入1.22亿,比2001年增长15.86%。

基础建设

基础设施建设全年投资新筑道路5.88万平方米,新办征地3632亩,兴建标准工业厂房8万平方米,同时1.6万平方的民科园科技大厦主体结构已完成。到年底止,民科园东河北工业区厂房建筑面积已逾30万平方米。

人民生活

2002年,全区农民人均年纯收入5820元,比2001年增长5.8%;城市居民人均年纯收入1.32万元,比2001年增长10%。此外,人们的衣、食、住、行等生活质素也有较大改善,在城区居民消费支出中,用于食品支出的比重下降,用于教育、文化、娱乐支出的比重上升。

科技

积极实施"科技兴区"战略,狠抓了工业的技术改造、产品的更新换代以及知识产权、专利的申报注册工作,全年共有4家企业被认定为省级高新技术企业,有4个工业项目获省经贸委重点新产品财政补贴、7个项目获市科技三项经费补贴,1个产品被纳入国家火炬计划,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占全区总产值的22%。

文化·体育

成功地举办了"石岐完美杯龙舟邀请赛"、"石岐区首届男子篮球运动会"、石岐区庆祝"五一"表彰大会暨职工合唱比赛等60多场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体育活动,并获"全国城乡体育先进社区"等殊荣。

计划生育

继续坚持和完善人口与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制和党政一把手负总责制度,全面落实各项生育政策和节育措施,努力提高计生工作的整体水平,有效地确保了全区人口与计生任务的完成。全年全区四季共查环查孕14035人次,查环查孕率达98.75%,落实"四术"措施1120例。常住人口计划内出生852人,计划生育率达94.06%。

侨务

按照"结侨缘,打侨牌,聚侨心"的基本宗旨,组织举办了一系列华联联谊及商务活动,如参加了7个港澳社团的春茗活动、召开了侨委及工商企业家联席座谈会等。全年全区共接待海内外华联社团369人次,慰问困难归侨眷属48户,落实退还侨房96户119间1.66万平方米。

环境卫生

认真落实环境监理制度,对全区1900多间企业进行了日常检查监督,为588间企业补办了环境立项许可证,督促140间企业完善了环保处理设施,受理环保投诉451宗,投诉处理率达100%。全年全区共投入环卫建设管理资金1011万元,种植各类花苗、树木27814棵,清理雨篷梯间杂物14122处、余泥瓦渣杂物560吨,疏道下水道130461米,新建垃圾屋8间,处理各类违章12772宗。

社会保障

以关注社会民生,维护社会稳定为宗旨,大力推行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全年为304户675人办理了最低生活保障救济,为116名优抚对象、1300名残疾人解决了困难补助,为3.5万名职工购买了社会养老保险。

精神文明建设

继续坚持"以人为本"的基本原则,在致力于经济建设、党的建设和各项社会行政事务改革的同时,把精神文明建设放在了非常突出的位置,重点加强了广大干部职工和城乡居民的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和家庭美德教育,先后成功地组织开展了"一帮一"扶特困家庭活动,"寄家书、邮乡音、唤亲情、爱祖国"宣传教育活动;"新世纪、新女性"征文和演讲比赛活动以及"五好文明家庭"、"藏书十佳家庭"、"藏书十佳单位"评选活动。

党建工作

各级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在思想、政治和作风建设上有了新的进步,党的基层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创造力进一步增强,非公有制经济的党建工作取得了重大进展。全年共换届调整基层党委1个,新建调整党总支部11个、党支部47个,发展建党对象276人,吸收新党员122人,接收市属转制企业党员690人。全区现有基层党委6个、党总支部16个、党支部286个。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

全区各级组织和各有关部门,都能从讲政治的高度,充分认识维护社会稳定的极端重要性,做到了互相支持,密切配合,协同作战,齐抓共管。本年度重点加强了对出租屋及流动人口的管理、安全文明小区建设和?quot;严打"、扫除"黄、赌、毒"为主要内容的专项斗争,全年共立刑事案件2928宗,比2001年下降12.3%;刑事案件破案率为40.2%,比2001年提高9.1个百分点。

民主法制建设

紧紧围绕依法治区的总体目标,把常规性的法制宣传工作与普法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有计划、有步骤地组织开展了多种形式的法制教育活动。全年共举办普法培训班18期2000多人次,组织编写法制宣传资料100篇,办法制宣传栏24期,给厂企员工、学校学生上法制课8次,听课人数达10300人次,利用有线电视制作《法律知多些》专题节目50期,收到参加有奖活动的观众来信3000多封。此外,还启动了"石岐普法网",开设了"百姓律师"、"常用法律"、"以案说法"、"案件传真"、"维权问答"等栏目。

社区建设

按照中央、省市关于加强社区建设的意见,在制定社区改革和社区建设总体方案的基础上,采取了"以点带面,分步实施"的基本形式,在全市率先开展了"城中村"的改造和城市社区综合改革工作。全区共撤销"城中村"9个,组建地缘性和单元性社区38个,依法民主选举产生社区主任38名、副主任83名、脱产和非脱产委员148名,新增社区办公和活动用房近千平方米。

教育

教育资源整合取得新进展,校舍改造工程如期进行。投资8000万元的新中学和投资1000万元的启发中学正在施工建设,西厂小学、岐江小学的扩建改造立项和拆迁工作全面完成。教育人事制度改革不断深化。采取公开竞争的办法,成功选拔中小学中层以上行政干部74名,招聘优秀中小学教师74名。

石岐是中山市中心城区,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名校名园林立,教育基础厚实,优质教育资源丰富。教育普及程度高,教育综合实力处于中山市领先地位。

经过多年的建设与发展,辖区内形成了与区域性科技、经济、文化发展相适应的教育体系,中山市的最高学府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中山电视大学、香山专修学院以及市内的绝大多数名校名园都坐落于本区。辖区内有中学8所,小学20所,幼儿园所。其中包括2所省一级中学,2所省一级小学,3所省一级幼儿园,12所市一级中小学。

石岐区委、区办事处与时俱进,坚定不移地走"科教兴区"之路,坚持把教育摆在全局性、基础性、先导性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采取强有力的措施,逐年增加教育投入,积极推进"校舍改造"、"教育信息化"、"名优队伍建设"、"教育创新"、"现代德育体系建设"五大工程,全面提升石岐教育的竞争力和社会凝聚力,创设全民重教育,全区办教育的社会大教育氛围。我区正加快教育现代化步伐,向"文化教育优越,居民素质优秀"的现代化文明城区迈进。

校舍改造工程

石岐区从2002年起,全面启动校舍改造工程,用三年时间,投资1.5亿元,通过新建、扩建、合并异地重建等形式对本区内8所学校进行改造。其中包括新建一所42个班规模,占地53450平方米的初级中学;拆迁129户住宅,规划8640平方米土地,建西厂小学新校舍;拆迁27户住宅,增加学校用地2600平方米,扩建启发中学;拆迁住宅19户,增加学校用地3700平方米,扩建岐江小学等。校舍改造工程完成后,取消12个班以下办学规模过小的学校,使校舍占地面积和建筑面积基本适应教育教学的需要,为学校教育现代化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

教育信息化工程

以培养具有较高信息素养的新一代公民为宗旨,以全面提高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水平为核心,建立与日趋信息化的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数字化教育教学环境,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实现跨越式发展。到2002年底,全区所有中小学全部建起标准的电脑室,中小学全面开设了信息技术教育课;80%以上的中小学有多媒体电教室;30%以上学校建成计算机校园网;所有学校都实现了光纤或专线上网;全区中小学人机比达到10:1。

在信息化建设中,各中小学十分重视软件的开发和应用。广大教师充分挖掘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学优势,开发各科多媒体教学软件累计超过500课时,多媒体课件的制作水平和课堂教学水平得到了同步提高;学校网上图书馆、教育网站在教育管理和教与学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旅游资源

孙文西路文化旅游步行街

1、地理位置

孙文西路位于中山市城区石岐铁城西门外,西连津渡(石岐河)南绕烟墩山,东达仁山(即现在纪念堂),构成"山、水、城"的格局,也成为石岐商业、文化、交通中心。

2、历史概况

孙文西路古称迎恩街,从隋唐时期开始到1925年间逐渐拓展,形成今天的格局,与铁城形成中山市八百年历史,1925年先生逝世后为纪念先生改称孙文路。孙文西路一带凝聚了中山市60多万海外侨胞的乡情,他们祖祖辈辈回家乡建了不少住宅、食肆、酒店等楼宇,使孙文西路日益繁华,期间先后建成的有"十八间"、"天妃庙"、"泰东戏院"、"思豪大酒店"、"先施公司"、"汇丰公司"、"福寿堂药房"等历史遗迹以及众多的茶楼、食肆,这些建筑物大部分建于清代至解放前年间,具有较高的文化品位和艺术含量。

3、改造情况

1995年初,市政府立项、规划设计"孙文西路文化旅游步行街",1997

年开始对其进行修建。修建进程中以保护恢复为主,改造开发为辅,以城市文脉为主线,积极发展文化旅游的功能,在历史、建筑、饮食、习俗、文化等多项层面上体现城市历史文化内涵。孙西步行街东起悦来路口中山百货大楼处,西至中山商业大厦,全长约529米,路宽15米,占地200亩,先后分一、二期工程建设,总建筑面积约14万平方米,共有商铺137家,全部工程于98年9月19日竣工。

4、建筑风貌

孙西步行街两侧的低层建筑风格是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欧式殖民地风格建筑与岭南骑楼建筑的混和,建筑学上称为"南洋风格建筑",是欧亚混杂的"南洋"文化的重要表现。"南洋骑楼"极具历史文化欣赏价值,又有不可估量的经济价值,无论刮风、下雨、日晒,游人顾客均不受天气的影响。骑楼建筑往往几座或十余座毗连一起,形成参差错落的连续界面效果,外观统一。建筑均以2-3层为主,少量4层(如中国银行钟楼、思豪大酒店等),从地面至女儿墙平均高度在16米左右,街道宽度为12米,与建筑的平均度成3:4的空间比例关系,在正常视角内,形成了舒适宜人的外部空间尺度和步行街形象。

5、步行街历史简介

孙文西路古称迎恩街,1925年先生逝世后,为纪念先生改称为孙文路。从隋唐时期到1925年间逐渐拓展,形成今天格局。马路两旁是经历数十年、上百年,甚至数百年的历史建筑物体,至今仍然保留着古建筑艺术色彩。从民国时期开始接受西方建筑造型,又融合了西方古典建筑造型,至今还幸存着精湛木雕、灰塑等中西合璧建筑物体,弯曲自然的商业街,舒适怡人的外部空间尺度,南洋风格的骑楼,整个街区外部空间与功能有机结合,这一切记载着石岐城区的形成和各个发展阶段,更凝聚着中山市60多万海外侨胞的乡情,既颇具历史文化欣赏价值,又有纪念和爱国教育意义。

由于房屋年久风化,墙体立面严重剥落,杉木楼板受腐蚀,柱头出现裂缝等建筑质量问题,既使南洋骑楼失去了原有的风格,又与现在的城市建筑形式及现状风貌不协调。为了保护这一历史建筑群同重塑孙文西路悠久繁华的容貌,中山市政府结合旧城改造,于1997年8月20日开始分两期对孙文西路进行施工改造,至1998年9月19日全面竣工,历时一年多时间,将孙文西路更名为孙文西路文化旅游步行街。修缮后的孙文西路文化旅游步行街,再现迷人的风韵和焕发着蓬勃生机。街道上花团锦簇,昔日灰色的建筑物披上了粉红色、米**……的盛装,街道两旁增加了长椅供游人休憩。昔日档次不高的商铺也焕然一新,带给人们一个亮丽的视点,新旧文化在这里完善地对接,传统和现代有机地揉合一体,这相容不悖的融汇令百年老街飘逸着一片迷人的文化气息,成为中山市精神文明建设的窗口,为外来游人提供一个风格独特的旅游景象,也为本地市民提供一个集休闲、购物、娱乐为一体的好去处,给人们一派繁华兴旺之景。

昔日孙文西路的百年老店

福寿堂--始于清同治元年(1862年),址在今石岐孙文西路154号,创设者为石岐南下(三仙庙)李某。第三代负责人为李瑞文,1923年曾任中山县商会"路工董事会"会长,领导修筑马路。第四代负责人李鸿标曾任县商会常委,有石岐"商界才子"美誉,30年代兼任石岐商团大队长,1946年至1950年期间任中山纪念图书馆长。50年代经理为李鸿标庶祖母刘月清,后赴港定居。该店规模较大,曾有员工30人。自制膏丹丸散和加工鲜明熟药,在邑境四方皆有名气。1956年参加全行业公私合营后,仍沿用福寿堂老字号,知名度颇高,已有130年历史。

汇丰公司--清末开业(一说辛亥革命时正式开张),址在今石岐孙文西路邮政营业部。是一间规模较大,有四层楼四铺面的侨资公司。主营百货,分设服装、毡帽、钟表、眼镜、玩具、罐头、烟酒、糖果饼、床上用品等专柜。为了招徕生意,公司在四楼开设茶楼,并在天台设茶座,兼演粤剧。为保存该企业,20年代筑建马路时,政府只好取曲道。战前,该公司生意兴隆,成为县内商业零售额最多的单位。中山解决后,50年代曾用作工会工人俱乐部,后又改作县邮电局。

永安侨批局--始于民初。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欧美物资短缺,金币比兑低于我国银圆。交战国家青年纷纷入伍打仗,华工工价较高,侨汇猛增。中山竹秀园村华侨郭泉、郭乐、郭顺,先在沪港开设永安公司。获悉家乡侨汇增多后,迅即分资入主石岐十八间的汇源银号,将其改组为中山永安侨批局。并将楼房改建为钢筋水泥水磨青砖结构,楼高五层半(址在今中国银行孙西分理处),由郭灿英出任司理,主要业务办理侨汇兼营找换、储蓄、按揭、"燕梳"(即保险)。因郭氏信誉甚佳,故永安侨批局在乡邑侨汇业务中,占了75%至80%。1949年8月,因政权更迭而断汇,1950年1月重新工商登记,恢复侨汇,由国家管汇,不搞公私合营,继任司理郭彦文。

公益纸料店--1921年,县长吴铁城倡导石岐拆城筑马路时,黄栋初即从明代开设的金玉楼纸料店辞工出来,集资2500两白银在十八间开设公益纸料店,并自任司理,1931年,黄森继任司理。经营纸料类、各种文具、爆竹、冥镪、年宵玩具等,在邑内同业中执牛耳。新址在孙文西路158号,门面为子子 铺,156号后座为加工场。1952年12月22日登记资金100586.42元,员工30人,资金和购销额在百户同业中仍居傍首。1956年加入全行公私合营,公方代表吴周帜,经理黄森(后曾任石岐市商业局副局长、石岐市第三届工商联主委、石岐市首届政协副主席)。

思豪酒店--址在石岐孙文西路,原商会东侧。该址于民国13年(1924年)间,曾由澳洲归侨郭泗泉在此处开办私营香山银行。但昙花一现,两三载就结束业务,后由其他商号租用。抗战期间,遭受敌机轰炸而成颓墙瓦砾。抗日战争后,县商会会长李德联回邑复员,先购此地,迅即兴建五层楼宇作豪华酒店,时称设备一流、新颖。实际上,大部分家具是香港思豪酒店更新替换出来的。商会会长李德联有禾田、米机、电厂、酒店旅店等股份,1950年全部被没收充公。该酒店现名为石岐旅店。

昔日孙文西路的旅店

昔古,传递各级政府文书的快马(包括人和马)中途休息之所,称"驿"。快马到驿后,凭官府牌子验明,人粮马草由驿供给(但京城招待外国来宾或不同畛域之官员住所,档次较高,称为"驿馆")。而民间商业性质、代客存放货物和留住客商之所,称为"栈"。辛亥革命后,我国企业界人士,仿效西方逐步开设旅店、酒店、饭店、宾馆、别墅、山庄、寓所等。

中山毗邻港澳,经营此业者,由前清沿袭至民国时期,俱称为旅店。

1946-1949年期间,孙文西路规模较大的旅店石岐镇总商会东侧的思豪旅店和大庙下8号的金城旅店。解放前的旅店,设备简陋,仅设有六床大房、双床中房、独床单房、雅洁厢房(内配置大床、麻将台各一张,几椅若干)四类房。所有家具是木器。客商入住先到帐房登记。入到房中,首先看到" 携来杂物贵客自理"字样。这时,服务员(茶房)见客人来到,立即泡上一壶茶,并向客人说明厕所、浴室在何处,还介绍饮食饭店,车般交通班次时间等。